宗鏡錄大鋼筆記~48...(卷四)
宋.永明延壽大師 原作
清.雍 正 摘錄
民國.陳立中 筆記
卷四
【問答章】
又東林問云。眾生為迷。諸佛為悟。體雖是一。約用有差。若以眾生通佛。佛亦合迷。若以佛通眾生。眾生合悟。答。恒以非眾生為眾生。亦以非佛為佛。不礙存而恒奪。不妨壞而常成。隨緣且立眾生之名。豈有眾生可得。約體權施法身之號。寧有諸佛可求。莫不妄徹真原。居一相而恒有。真該妄末。入五道而常空。情談則二界難通。智說乃一如易就。然後雙非雙是。即互壞互成。見諸佛於眾生身。觀眾生於諸佛體。故云六道之道。離善之惡。離惡之善。二乘之道。離漏之無漏。菩薩之道。離邊之中。諸佛之道。無離無至。何以故。一切諸法即是佛道故。所以先德云。夫大道唯心。即心是佛。只依一心而修。即是根本之智。亦是無分別智。即能分別無窮。自具一切智故。不同起心徧計。故知凡有心者。悉皆成佛。以不信故。決定為凡。以明了故。舊來成佛。
問。六祖云。善惡都莫思量。自然得入心體。洞山和尚云。學得佛邊事。猶是錯用心。今何廣論成佛之旨。答。今宗鏡錄。正論斯義。以心冥性佛。理合真空。豈於心外妄求。隨他勝境。如華嚴記云。若達真空。尚不造善。豈況惡乎。若邪說空。謂豁達無物。或言無礙。不妨造惡。若真知空。善順於理。恐生動亂。尚不起心慕善。惡背於理。以順妄情。豈當可造。若云無礙不礙造惡。何不無礙不礙修善而斷惡耶。厭修善法。尚恐有著心。恣情造惡。何不懼著。明知邪見惡眾生也。乃至入理觀佛。猶恐起心。更造惡思。特違至理。
記:問,眾生是迷。諸佛是悟。眾生與佛。皆同一體。是否可以說。眾生通佛。佛亦迷。佛通眾生。眾生亦悟。
答,非眾生為眾生(本無有眾生,隨染緣而名眾生),非佛為佛(本無有佛,因有眾生而名佛)。相有而體空,體空不礙相有(雖有佛與眾生之名相,而名相性空,雖是性空,不礙名相之存在)。故說,不礙存而恒奪,不妨壞而常成(相有而體空,體空不礙相有)。真心中,無有佛與眾生。
一心隨緣而變,稱之為眾生,本無眾生可得(生是緣生,滅是緣滅,本無眾生)。一心之體(本來具有),稱之為法身,悟之且稱諸佛,本來亦無諸佛可求(佛與眾生,皆是名相,相待而有)。
妄徹真原(真心隨緣而變),顯現不同之相,而恒有(相有)。真該妄末(妄相之體,本來是真),故說雖入五道(三界)而常空(五道之體,本來常空)。故說,情談(迷)則二界(眾生與佛)難通,智說(悟)乃一如(一體)易就(眾生與佛,本是一體)。
故又說,雙非雙是(可以說,眾生與佛都不存在,亦可以說,眾生與佛都是存在)。體空相有,相有體空。
故說,六道之道,二乘之道。菩薩之道。諸佛之道。其本體皆同。唯是一心。見諸佛於眾生身。觀眾生於諸佛體。
所以古大德作如是結論,大道唯心,即心是佛,只依一心而修,即是根本之智,亦是無分別智,即能分別無窮,自具一切智故。不信此一理,決言是凡。明了此理,決定成佛。
問,六祖慧能說,善惡莫思量(不思差,不思惡),自然得入心體。洞山和尚說,學得佛邊事(心中執著有佛事可學),猶是錯用心。兩者之說,作何解讀。答,真心無念。思善是念,思惡是念,想學佛事,亦是念,皆錯用心。
宗鏡錄一心法門,講求的是心冥性佛,理合真空(與真心無二),非是心外求法,法外有心。
同時又說,不執著善事、惡事,並不表示可以胡作非為,可以造惡。
因此之故,華嚴記云,若達真空(若了達真實之理),尚不造善,豈況惡乎(善事尚且不執著要作,何況惡事)。
所謂厭修善法,恐有著心(作善若著相,得有漏福報,非學佛之宗旨),恣情造惡,何不懼著(何況造惡,必得惡報)。若說不妨造惡,是大邪見。
乃至入理觀佛,猶恐起心(一心觀佛,猶恐落於能觀,所觀),何況造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