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1-02 07:23:15人間遊子

宗鏡錄大綱筆記~25...(卷二)

宋.永明延壽大師 原作

清.雍  正 摘錄

民國.陳立中 筆記

 

卷二

【問答章】

問。若言有真有妄。是法相宗。若言無真無妄。是破相宗。今論法性宗。云何立真立妄。又說非真非妄。答。今宗鏡所論。非是法相立有。亦非破相歸空。但約性宗圓教。以明正理。即以真如不變。不礙隨緣。是其圓義。若法相宗。一向說有真有妄。若破相宗。一向說非真非妄。此二門各著一邊。俱可思議。今此圓宗。前空有二門俱存。又不違礙。此乃不可思議。若定說有無二門。皆可思議。今以不染而染。則不變隨緣。染而不染。則隨緣不變。實不可以有無思。亦不可為真妄惑。斯乃不思議之宗趣。非情識之所知。今假設文義對治。只為破其邪執。若情虛則智絶。病差則藥消。能窮始末之由。方洞圓常之旨。唯亡言絶想。可會斯玄。於隨緣門。初即迷真起妄。後乃悟妄即真。於迷悟中。似分終始。約不變門。妄自本空。誰論前後。真俗無性。凡聖但名。譬如繩作蛇。疑杌為鬼。真諦非有。世諦非無。二諦相成。不墮邪見。是以俗諦不得不有。有常自空。真諦不得不空。空恒徹有。今時學者。多迷空有二門。盡成偏見。唯尚一切不立。拂跡歸空。於相違差別義中。全無智眼。既不辯惑。何以釋疑。故云涅槃心易得。差別智難明。若能空有門中。雙遮雙照。真俗諦內。不即不離。方可弘法為人。紹隆覺位。

:問,有真有妄是法相宗,無真無妄是破相宗,今宗鏡錄(法性宗),對真與妄,又如何解說。

答:永明大師將大乘佛法分為三宗。一、法相宗。又稱唯識宗。稱萬法唯識,隨染緣則生染法,隨淨緣則生淨法,有染有淨,有真有妄。二、破相宗。一切染淨法皆是緣生,緣生無性是空,染法淨法有法空法,悉皆是空,故說無真無妄。三、法性宗。所謂真如不變,不礙隨緣。有(緣生)是幻有,空(法生)是不空。

宗鏡錄所說,既非是有妄之法相宗。亦非是真與妄皆空之破相宗。所謂真如(心)不變,不礙隨緣,不變中有隨緣,隨緣中是不變(真心),不落有,不落空,是空有二門俱存,又不相礙,而不可思議。立有立空,則可思議。

所謂不變隨緣,是不染而染,所謂隨緣不變,是染而不染。不能說是有真有妄,亦不能說是無真無妄。非情識之所知。是不染而染,染而不染。

故說若定說有無二門(說有或說無)皆可思議(落有落空則可思議)不變隨緣隨緣不變是空有俱存不可思議(不落有不落空則不可思議)

故說,非情識所知,唯亡言絶想,可會此意。

又,隨緣不變(隨緣門),是指起初迷真起妄,後來而悟妄即真,於迷悟之理,似有前後。不變隨緣(不變門),知妄本來是空,無有前後,真俗、凡聖,但一真心。

故說,真諦非有,世諦非無,不執真諦俗諦,是有或是空。而是二諦俱存。俗諦之有,是有而常空,真諦之空,是空而常有。

又說,若是唯尚一切不立,一切歸空,於相違差別中(不同事物之差別),全無智眼(不能辨別),既不知惑,何以解疑。故又說,根本智(真心)易得,差別智難明。

故說,真俗諦內,不即不離,方可弘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