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9-20 07:22:17人間遊子

宗鏡錄大網筆記~18 ... (卷一)

宋.永明延壽大師 原作

清.雍  正 摘錄

民國.陳立中 筆記

 

【問答章】

善男子。以是義故。我佛法中。有真實諦。非於外道。夫真實諦者。宗鏡所歸。未聞悟時。不信解者。所有說法。及自修行。皆成生滅折伏之門。不入無生究竟之道。如菴提遮女經云。若不見生性。雖因調伏。少得安處。其不安之相。常為對治。若能見生性者。雖在不安之處。而安相常現前。若不如是知者。雖有種種勝辯。談說甚深典籍。而即是生滅心。說彼實相密要之言。如盲辯色。因他語故。說得青黃赤白黑。而不能自見色之正相。當知大德。空者亦不自得空。故說有空義也。故知能了萬法無生之性。是為得道。

是以不了唯心之旨。未入宗鏡之人。向無生中。起貪癡之垢。於真空內。著境界之緣。以為對治。成其輪轉。若能返照。心境俱寂。如諸法無行經云。若菩薩見貪欲際。即是真際。見瞋恚際。即是真際。見愚癡際。即是真際。則能畢滅業障之罪。

不思議佛境界經云。爾時世尊復語文殊師利菩薩言。童子。汝能了知如來所住平等法否。文殊師利菩薩言。世尊。我已了知。佛言童子。何者是如來所住平等法。文殊師利菩薩言。世尊。一切凡夫。起貪瞋癡處。是如來所住平等法。佛言童子。云何一切凡夫。起貪瞋癡處。是如來所住平等法。文殊師利菩薩言。世尊。一切凡夫。於空無相無願法中。起貪瞋癡。是故一切凡夫。起貪瞋癡處。即是如來所住平等法。佛言童子。空豈是有法。而言於中。有貪瞋癡。文殊師利菩薩言。世尊。空是有。是故貪瞋癡。亦是有。佛言童子。空云何有。貪瞋癡。復云何有。文殊師利菩薩言。世尊。空以言說故有。貪瞋癡。亦以言說故有。如佛說比丘有無生無起。無作無為。非諸行法。此無生無起。無作無為。非諸行法。非不有。若不有者。則於生起作為諸行之法。應無出離。以有。故言出離耳。此亦如是。若無有空。則於貪瞋癡。無有出離。以有。故說離貪等諸煩惱耳。中觀論偈云。從法不生法。亦不生非法。從非法不生。法及於非法。直釋偈意。法即是有。如色心等。非法是無。如兔角等。若從法生法。如母生子。法生非法。如人生石女兒。從非法生法。如兔角生人。從非法生非法。如龜毛生兔角。故般若假名論云復有念言。若如來但證無所得者。佛法即一。非是無邊。是故經言。如來說一切法。皆是佛法。佛法謂何。即無所得。未曾一法。有可得性。是故一切法。無非佛法。云何一切皆無所得。經云。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云何非耶。無生性故。若無生即無性。云何名一切法。於無性中。假言說故。一切法無有性者。即是眾生如來藏性。故知諸法從意成形。千途因心有像。一念澄寂。萬境曠然。元同不二之門。盡入無生之旨。

:善男子,我佛法中,有真實諦(真實之法)……未聞悟時,不信解者,所有說法,及自修行,皆成生滅折伏之門(徒勞無功)。

接著永明大師又引用菴提遮女經云,若能見生性者(能夠見到生之性,即是無生之性者),雖在不安之處,而安相常現前,若不如是知者(生即是無生),雖有種種勝辯,談說甚深典籍,而即是生滅心,(皆是生滅心說法),……故知,能了萬法無生之性,是為得道。

又,凡夫之人,不了無生之意,於無生中,起貪瞋癡,於真空中,生各種境界,若能返照,了真心本來無生,則心境俱寂。

諸法無所經云(若了真心本來無生),則菩薩見貪欲際(本來無生),即是真際,見瞋惡際(本來無生),即是真際,見愚癡際,即是真際,則能畢滅業障之罪。

可見貪瞋癡皆是妄心,皆是妄相,本無所有,即妄即空,而見真。

文殊菩薩言,一切凡夫,起貪瞋癡處,是如來所住平等法。一切凡夫,於空無相無願法(無生法)中,起貪瞋癡。是故一切凡夫,起貪瞋癡處,即是如來所住平等法。

可知,貪瞋癡,是妄心所生,是妄想所生,是不覺。不覺本無(本來不生),不覺消除,即現本覺,本覺即是如來所住平等法。

又,貪瞋癡本來無有,而能即妄即覺。能夠即妄即了無生,故言可以出離貪瞋癡。不但貪瞋癡,本來無有,進而言之,一切法亦本來無生,亦本無所有。

又,經云,如來說一切法,皆是佛法。未曾一法,有可得性(一切法本來無生),是故一切法,無非佛法。

經云,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即是說,一切法之理體本來無生,本來無性。云何名一切法,於無性中,假言說故(一切法本來無生,言說故,而名一切法)。

又說,一切法無生性者,即是眾生如來藏性(真心之性)。心生所以法生,心寂所以法寂。千途因心有像,一念澄寂,萬境曠然,盡入無生之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