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6-09 17:46:48

偶憶有感

我懵懂一生就是這樣糊里糊塗走過來的..

民國十八年(十七歲):投考討逆軍第十五路軍事政治教導團第二期接受軍事教育。
民國二十年(十九歲):教導團畢業初任排長。
民國廿二年(廿一歲):任陸軍騎兵第十三旅參謀兼學兵隊區隊長。
民國廿三年(廿二歲):返鄉探親,參加山東省鄉村建設,地方自治任鉅野縣龍堌集鄉區鄉農學校任軍事主任。
民國廿六年(廿五歲):七七事變,被徵調參加抗日遊擊隊任連長,同年十二月改編為第三集團補充旅副營長。
民國廿七年(廿六歲):改編為直屬軍政部獨立第三十二旅仍任副營長。
民國廿九年(廿八歲):升任營長。
民國卅一年(三十歲):升任副團長。
民國卅五年(卅四歲):改編為軍政部監護總隊,改任大隊長。
民國卅六年(卅五歲):轉任聯勤第十兵站總監部軍械處科長。
民國卅八年(卅七歲):調任聯勤總部軍眷管理處科長。
民國卅九年(卅八歲):調任國防部第一廳參謀。
民國四三年(四二歲):調任陸軍總部通信署人事室主任。
民國四六年(四五歲):軍職志願退役,轉任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接受輔導就業,任台北砂礦長場長。
民國五二年(五一歲):調台北榮民總醫院任輔導組長。
民國六七年(六五歲):限齡退休。

四十年從軍從政生涯,軍階遞升至陸軍上校;文職亦榮受簡任九級待遇,其間雖無何特殊勳蹟可述,然所任職務均能達成使命,洵非自為貼金之語,其次是值得一提的說不上奇蹟的奇蹟,乃是服膺軍職期中幾經戰役,進出槍林彈雨,未曾留有槍傷刀痕,全身而退;又在任職台北砂礦場場長期間,一次颱風之夜,曾為搶救放置在海邊的洗沙機具時,險被巨浪所吞噬,均能逢凶化吉,而今仍得享天年,這都歸於祖德深厚;暗中庇佑,抑或前生積有善業,今生得此福報,應該說都不是迷信?

人生道路上,歷經艱險,惟一遺憾難填的就是對家庭無助,對慈母孝道有虧!當然此實亦為時勢所迫使然,只有抱有終天,其又奈何?

我已臻至耄耋之年,垂垂老矣,看透世事應無所求,如說仍有些許貪心的話,那也僅是希望大限來臨之日,能得無疾而終免受病痛之苦的一項小小願望了。


上一篇:簡歷概述--蔣子韞

下一篇:雜 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