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6-10 14:31:14加恩教會

關心與被關心的練習




關心與被關心的練習

「船長發現約拿在船艙裏,就對他說:『你怎麼還在這裏沉睡呢?起來,向你的神明求救吧!說不定他會可憐我們,救我們的命。』」(約拿書1:6)

在舊約聖經中有兩本經書,篇幅很少,但卻都是大家喜愛的,除了約拿書外,另一本就是路得記。這兩本經書都有一個共同的特色,就是對外國人讚譽有加,對自己以色列同胞雖然沒有嚴詞批判,但從經文記載的內容讀起來,卻可聞出一股濃濃的批判味道。

  約拿是神所呼召的先知,但他的靈性看來軟弱、後退、失敗。他清楚明白神的旨意,但他想悖逆神。當海浪翻騰危險臨到的時候,他毫無膽怯,有必死的決心,當抽籤抽到自己時,他也毫不避諱的告訴大家,是自己惹的禍,寧願揀選死以挽救全船人的生命安全。

  約拿為何違背神命不肯奉差遣去尼尼微傳道,而想躲避逃往他施去呢?其主要的原因,他是一個愛國的先知(約拿書4:12)。他深知尼尼微是亞述帝國的首都,亞述為當時一等強國,是曾經入侵以色列的仇敵它若不滅亡怕它的國勢會強盛好幾年,祖國有被滅亡之慮。為此,他寧願看見神因尼尼微城人的罪而立施審判,以致毀滅,好除去這些強暴之民,(約拿書3:8)。不願看見他們因悔改而蒙神恩待赦免,讓世界處於危險他置生死於度外,不肯順服神命去那裡傳道,做了逃跑的先知。

  但他為何最後都降伏於神呢?因為看見神的慈愛不論在自己身上或是在別人身上,神不讓我們死,也不讓別人死,是因為祂的慈愛「..不願有一人沉淪,乃願人人都悔改。」(彼得後書3:9)

  在我們情緒低潮時,在我們抱怨神的帶領與旨意時,反而是那些不信主的外邦人質疑我們怎敢違背神意,也許我們被神寵慣了,也許我們只能允許神給我們祝福好讓我們願意跟隨祂,這些軟弱都讓我們變得弱不經風,變得不堪一擊,變得軟弱無能。甚至我們把自己內在的憤怒,發洩在我們身邊疼我們的人身上。

  在傷害或是在苦毒裡,人是看不見別人的需要,彷彿全世界都虧欠他。佛教會要求弟子們去修行,好除去所有業障,修得福報。所以面對許多的難事,他們會去承受,並在逆境中學習堅忍與接受。但基督徒不是這樣,在困境中神要我們學習緊緊抓住祂,讓祂帶領我們走出風暴,而不是怨懟。「船長發現約拿在船艙裏,就對他說:『你怎麼還在這裏沉睡呢?起來,向你的神明求救吧!說不定他會可憐我們,救我們的命。』」(約拿書1:6),這是從一個異邦人口裏說出的!

  船長的確不像約拿那樣的認識神,因沒有誰能比約拿更能認識神的榮耀與真實性,「我知道你是慈悲憐憫的上帝。你不輕易發怒,滿有仁慈,常改變心意不懲罰人。」(約拿書4:2b)再後我們又聽見到另一外邦人和他們的尼尼微王「尼尼微城的人相信上帝的話。所以他們決定要禁食;城裏所有的人,無論大小,都披上麻布表示痛悔。尼尼微王一聽見這消息,就離開寶座,脫下王袍,披上麻布,坐在灰中。」(約拿書3:5-6)到底是信主的人心軟還是外邦人呢?為什麼他們比我們對”神”更懂得敬畏呢?

  有一件很希奇的事,就是在尼尼微有一種很古老的傳說,說有一個奇異的使者,因著某幾種的原因從海中諸神處來到。這故事中的使者或者就是大袞偶像的由來(撒母耳記上5:4)。這大袞像的上半是人形,下半是魚形。希伯來話「大袞」是一條魚的意思。雖然這偶像是為非利士人所敬拜,其起原很可能是從亞述傳來的。尼尼微乃是亞述的京城。很可能的,神容許有這個傳說,叫尼尼微百姓的心會傾聽出於非常姿態從海上來的先知的話。

  當神沒有毀滅尼尼威「對於這件事,約拿很不高興,非常生氣。」(約拿書4:1)不悅與發怒當然不能有甚麼好聽的禱告,在他的禱告中眼光完全是在他自己身上,這次和我們第一次聽到約拿在大魚腹中向神所發的禱告是何等的不同!「救恩出於耶和華。」(約拿書2:9b)在那時他的眼睛是仰望著神的聖山,他是從自己身上轉向到神;但現在他是從神轉向到自己。我們恐怕也常帶同樣的心情來到神面前,我們到神面前來抱怨或控告,卻不是祈求,我們覺得自己發怒有理上帝虧欠我們不守信用。

  「所以他祈禱說:『上主啊,在我離開家鄉以前,我不是說你一定會這樣做嗎?』」(約拿書4:2b)這是一種質問,不是一個禱告,他向神質問,為的是解釋他背逆神的合法。路加福音第十五章的長子,「大兒子非常生氣,不肯進去;他父親出來勸他。」(路加福音15:28)和誰生氣?是和他父親生氣。為甚麼這樣和父親生氣;因為他父親既然赦免了他的兄弟,沒有說一句責備的話,更遑論是刑罰他,反而施恩惠慈愛給他,所以他就生氣不肯進去。他的意思是拒絕接受他的兄弟,反抗與埋怨他的父親。

我們再將約拿的禱告看下去:「所以,上主啊,讓我死吧!我死了比活著還好!」(約拿書4:3)這是在約拿禱告中唯一的要求,要求讓他死。為甚麼他求死?因為他不能行他自己的道路。自私與埋怨讓他捨棄作神的先知和僕人,不願意把神傳給那些他厭惡的外邦人,而以一死來殉他的失意這個態度是不是和我們很像。如果我們有了一個頑梗自作主張的孩子,堅持著他自己的惡脾氣與惱怒,我們恐怕要很快的給他一記耳光,可是神那奇妙的恩典,仍然向他幼稚又頑梗不化的僕人忍耐著,還耐心向我們解釋。

  「上主回答:『你憑甚麼這樣生氣呢?』」(約拿書4:4)神在祂用以對付約拿的各種大自然事物中,再加上蓖麻樹(一種葉子很大的植物,四6)。這個供約拿遮蔭的地方使他大大喜樂。但神安排一條蟲子摧毀了這蓖麻樹(約拿書4:7)。神再安排炎熱的東風使空氣變得乾燥,溫度升高,令約拿愈加痛苦(約拿書4:8)。

「但是上帝對他說:『你憑甚麼為這棵蓖麻樹這樣生氣呢?』 約拿回答:『我怎麼不可以!我氣得要死了!』」(約拿書4:9)恩典不是神給我們的嗎?家庭和家人也不是神建立的嗎? 約伯喪失兒女和一切財產後「說:『我空手出生,也要空手回去;上主賞賜的,上主又收回。上主的名應當受稱頌!』」(約伯記1:21)所以神說約伯是義人。

約拿自憐地哀悼那給他遮蔭的蓖麻樹在烈日下枯萎了。神把約拿對小樹的憐惜,跟祂對數以萬計尼尼微人之關懷,作出強烈的對比今天神也如同問約拿的問我們:「你的心裡是不是只有你自己?你有沒有顧念我所顧念的?」我們所信的神是很奇妙的神許多我們心裡的疑問會在我們對那些匱乏者伸出援手中回應我們。此外「你們若單愛那愛你們的人,有甚麼賞賜呢?就是稅吏不也是這樣行嗎?」(馬太福音5:46)

 

約拿曾預言耶羅波安二世將收復亞蘭王哈薛所搶去的土地。 耶羅波安不但收復失地,北國在此時得到空前未有的版圖,  經濟繁榮。約拿的信息廣受以色列人歡迎。神卻在這時差遣約拿去敵國亞述的首都尼尼微,傳講審判的信息(755 BC)。亞述人的殘暴,是以色列人共知的。約拿 的不願順服,也是可以理解的。 然而,神對外邦人的大愛,更在這件事上顯明。

在列王紀下十四章二十五節:「他收回以色列邊界之地,從哈馬口直到亞拉巴海,正如耶和華以色列的神藉他僕人迦特希弗人亞米太的兒子先知約拿所說的。」讀過約拿書的信徒,相信皆認為尼尼微人的悔改實在是不可思議。因為約拿先知走了三分一的路程,祇輕描淡寫的傳禍音不傳福音,尼尼微竟然全城悔改,實在是人類歷史中一場最偉大的悔改,場面之偉大及人數之多,可謂空前。

 

約拿書結語:

律法(贖罪祭) vs. 恩典(白白的救恩) (2)

神的性情 vs. 法則 (4:2)

救恩 vs. 成聖 (當學神的樣式) (4)

你的愛惜(憐憫) vs. 神的愛惜(憐憫) (4:11) => 成為神恩典的管道  => 成為神的器皿

救恩出于耶和華 (2:9) vs. 死于罪惡過犯

 

上一篇:簡樸生活

下一篇:心事有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