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8-20 11:10:06加恩教會

基督徒面對疾病



基督徒面對疾病(詩篇103:1-5)

  基督徒會生病嗎?你我都會回答:「當然會!」那麼生病了,只靠禱告就會好嗎?生病了去看醫生是不是就是沒信心?為什麼有些人禱告的很迫切,病卻不會好呢?

  這些問題時常出現在耳際,卻一直得不到標準答案,人都渴望神蹟,但是神的旨意以及信心的標準卻因人而異,基督徒該如何正確地看待「神蹟與醫療的關係」、「尋求醫療協助」、「未蒙醫治呢」?

 

一.神蹟與醫療的關係

1.醫療裡沒有神蹟

  醫學是狹隘的,醫學是一門科學,科學重視證據。醫學教科書裡所列出的治療方法中,絕對不會把「神蹟」列入其中一項,但是醫療人員相信宗教會帶給病人心靈上的轉變(平安、盼望、轉移注意力、寬恕、快樂……等等),而這些轉變是正面的,可以提高病人對痛苦的忍受度,並且也承認臨床上有一些科學難以解釋的現象。

2.神蹟裡可以有醫療

  神蹟是神的作為,神常藉著人的力量來完成祂的工作。耶穌不反對醫療,祂曾說:「健康的人用不著醫生,有病的人才用得著。」(馬太福音:9:12b),但是神不喜悅人只靠醫療而不倚靠神,「亞撒作王三十九年,他腳上有病,而且甚重。病的時候沒有求耶和華,只求醫生。他作王四十一年而死,與他列祖同睡。」(歷代志下16:12-13),基督徒可以同時尋求醫療幫助並倚靠神,兩者並不違背。

3.耶穌醫病的模式

 (1)醫療環境

  在耶穌傳道的年代,醫療落後而且不普及,人一旦生病了,有可能因地理、經濟……等種種因素而無法求醫,就算請的到醫生,也沒辦法得到確切的診斷和有效的治療。倘若主耶穌留下一個病只好一半的病人,在當時的醫療無法提供妥善的後續治療與照顧下,對這個病人和他的家庭而言,等於沒有解決問題。

  今天,大多數人可得到有效、便利又便宜的醫療,因此很多疾病是可靠著當代的醫療,但是仍然有些國家經濟落後,醫療資源極度缺乏,先天的限制使這些地區的人民無法取得醫療資源,神蹟便是他們得醫治的唯一管道。

(2)信仰背景

  當時的以色列民對道理認識不深,聖靈也尚未降臨,以色列民對耶穌的身分仍不清楚,大多數人認為祂是先知中的一位或是要來當王的,就連使徒們也是懵懵懂懂的。「宣道」是主耶穌當時工作的重點,神蹟也是為了宣道,耶穌宣道的內容是宣告祂是基督,是神的兒子,而神蹟是用來見證祂自己的方式。耶穌傳道的時間僅有短短三年,選擇用明顯的神蹟見證自己,的確是最事半功倍的作法。

  在宣道方面,教會有多種發達又先進的方法可以傳講耶穌,宣道的對象除了病人,還有心靈欠安、生活陷入困境、心靈空虛……等各式各樣的人,醫病的神蹟已經不是宣道的主力,事實上,最令慕道者感動的往往是生命的見證,像是個人生命的轉變或是靠主度過苦難的經歷。

(3)醫療的過程

  今天,主耶穌較少違反醫學的常理與自然的規律,多循著一般的常態,主耶穌似乎從聚光燈下退到幕後,從主角變為導演,扮演了規劃、引導、賜機會,提供幫助的資源與穿針引線的角色。神的榮耀不僅表現在病得醫治上,也隱藏於醫療過程中的細節、教會兄姐的關懷、家庭成員的互動,以及病人面對疾病的態度和靈性的增長。

 

二.對醫療的看法

(1)有信心也要有智慧

倚靠神是正確的,但是要視情況調整做法。舉出兩個例子:

  您在公園裡被毒蛇咬了,醫院就在旁邊,您會怎麼做?另一種情況,您在深山迷路,又被毒蛇咬傷,眼見方圓百里沒有人煙,您會怎麼做?在第一種情況:先記住毒蛇的外型特徵、然後直奔醫院急診,並心中默禱。

  但是在後面的狀況,筆者則建議:記住毒蛇的外型特徵、禱告,然後要盡力求救,不是等著天使拿解毒血清和地圖來,領著您下山,我們不是下了監的彼得和約翰,不要奢望天使服務到家!第一種情況下,有效又便宜的醫療資源隨手可得,直接尋求醫療的幫助是當務之急,而不是直奔教會做長時間的禱告,在求診的過程仍要求神保守,使得解毒血清能發揮效用,並祈求不要發生過敏性休克。

  在第二種狀況下無法立即取得醫療的救助,禱告求神憐憫是唯一的生路,但是仍要盡本分地記下毒蛇的外型特徵,作為之後治療的參考,禱告完不是就沒事了,還是要求救。

  同一種狀況有著不同的應變之道,禱告的先後順序也有所不同,但是倚靠神的心卻是不變,我們一方面存著信心,另一方面要懂得即時運用現有的資源來解決問題。「不要行義過分,也不要過於自逞智慧,何必自取敗亡呢?」(傳道書7:16),有信心也要有智慧,更要有常識!

 

(2)信仰與醫學專業會有衝突嗎?

  在台灣目前的醫療環境,主內醫生絕大部分不會建議與支持病人捨醫療,只靠禱告來得醫治,是他們沒信心嗎?不是的,因為醫生除了要背負「道義責任」,還比主內信徒多背負了「法律責任」!如果這位醫生直接負責照顧這位信徒,那麼責任更加重大。

  要是病人因宗教因素拒絕接受某種治療,即使同樣是基督徒,醫生一樣要把後果解釋清楚,然後請病人簽署「拒絕治療同意書」。

  一位「耶和華見證會」的信徒因癌症末期住進本院安寧病房,筆者正好是照顧她的住院醫師,因病情需要必須輸血,否則有生命危險,但是教規規定,信徒不可輸血,所以病人與家屬堅定地拒絕輸血,基於職責所在,筆者向他們解釋不輸血的後果,並請家屬簽署拒絕輸血同意書,最後,病人離世了!不知他們會不會把醫生當成是誘惑他們犯罪、動搖他們信心的壞人呢?這位病人雖然不是為福音殉道,卻用自己的生命表明了她對信仰的堅持!

  以上是一個較極端的例子。在大部分的情況下,一個基督徒雖然抱持著病能得醫治的希望,但是遵從醫囑,祈求神賜下心靈的慰藉,使治療能發揮最大的功效,並祈求痛苦能減輕,信仰與醫學專業不僅不發生衝突,反能相輔相成,大部分的主內醫療人員都能同時扮演好「基督徒」與「醫療人員」的雙重身分。

  但是,要是病人因宗教的因素而不遵從醫囑,造成醫療團隊的困擾,那麼,信仰與醫學專業的確會產生衝突。以一個醫生的身分而言,信仰的光環太過刺眼,以一個基督徒的身分而言,醫事責任的擔子也太過沉重,當信仰與專業無法兩全,無法得到自由的發揮,那麼就讓信仰的歸信仰,醫療的歸醫療吧!

  適時地將信徒的靈性關懷轉介給傳道,專一地用醫學專業來照顧他,憑著愛心,誠實地解釋病情和後果。倘若可行,退出這個醫療團隊,將醫療的部分轉介給其他可自由發揮專業的醫師,這也是一個選擇。

(3)神的醫治沒有公式

  同一種病,神的旨意卻大不相同,神藉著神蹟醫治了這一位,卻召另一位回天家安息,神的旨意因人而異,無公式可循,事實上,即使是在同一個人身上,神的旨意也不一定每次都一樣。

  某位弟兄曾罹患僵直性脊椎炎,蒙神的恩典不藥而癒,但是幾年之後,他的腳感染了蜂窩性組織炎,相較於僵直性脊椎炎,這是一種較單純、輕微,只要吃抗生素即可痊癒的病,但是神這一次的旨意卻是要藉由服用藥物來得到醫治,是神的膀臂縮減了?還是神的慈愛收回了?都不是,而是神要我們學習另一種截然不同的屬靈功課。

  我們常一股腦兒的把願望告訴神,卻不聽神說什麼或其他人說什麼,只接受某一種特定的結局,人意太強,容易把身邊發生的大小事解釋為來自神的訊息,因而「誤解」神的旨意。當我們祈求了,就該敏感的觀察事情的變化,謹慎的對照聖經的真理,客觀的思考世間的常理,參考兄姐禱告中的感動(領受的是同一個聖靈,得到的感動也會一致),隨時修正禱告的內容,「但要凡事察驗」(帖前五21)。

 

(4.)教會與醫療團隊

  教會常常有機會探訪生病住院的兄姐,也常成為重要的照顧者或陪伴者,面對醫療決定時,病人也會求助於有醫護背景的兄姐,甚至病人面對疾病的態度也受到教會的影響,教會與病人的互動因而影響了病人與醫療團隊的互動,教會甚至有機會與醫療團隊坐下來開會,依照全人照顧的理念,教會與醫療團隊是照顧病人的「同工」,所以,教會在與醫療團隊互動的過程當中,應當了解醫療團隊對教會的期待:

1.醫療團隊希望教會做的事

  醫療團隊向來歡迎宗教團體共同關心病人,因為宗教組織的力量可帶給醫療團隊相當大的助力,教會令醫療團隊最感動、印象最深刻的不是醫病的神蹟,而是病人和家屬面對疾病的態度和教會對病人的關懷,以下幾點是醫療團隊對教會的期待:

(1)提供心靈的慰藉

  心靈的關懷一直是工作忙碌的醫護人員無法兼顧的層面,教會給予病人的安慰與陪伴,可以安撫病人負面的情緒,進而引導病人正向思考,不僅如此,醫療團隊也歡迎教會關懷其他的病人,將歡樂與平安帶給整個病房。

(2)提供實際上的幫助

  有些兄姊因為某些因素,以致於住院當中乏人照顧,這對醫院有限的人力而言是一項負擔,如果教會能基於愛心提供看護的人力,協助照顧生病的兄姐,這是醫療團隊樂於見到的。筆者曾照顧過一位其他教會的癌末病患,因為某些家庭因素,她的家屬鮮少來醫院陪伴,這間教會就結合會眾的力量,大家輪流排班來照顧這位病患,這正是她最需要的幫助,這項愛心的實際行動讓醫療團隊欽佩不已。

  「你們當中有弟兄或姊妹沒得穿,沒得吃,你們卻對他說:「平安!平安!願你們穿得暖,吃得飽!」而不供給他們所需要的,那有甚麼用呢?同樣,信心沒有行為就是死的。」(雅各書2:15-17)

 

2.醫療團隊不希望教會做的事

 (1)不要給病人違背醫囑的建議

   教會可以鼓勵病人多禱告,倚靠神,但是不要建議病人捨醫療,單靠禱告,或者其他有違醫囑的建議,否則病人拒絕接受治療或者作醫療上認為不必要的要求,會帶給醫療團隊相當大的困擾,即使兄姐當中有醫護背景,也請尊重醫療團隊的醫療決策,勿給予質疑或批評。

(2)不要超越了教會的角色

  除非是家屬委託,否則教會不適合參與醫療決策的討論,更不適合替病人做醫療方面的決定,因為教會畢竟不是家屬,不能取代家屬的地位,教會主動介入太多,有可能招來家屬的不諒解和醫療團隊的困擾。

  病不是「罪」,更非「天譴」,而是生命的自然過程,即使疾病有時也成為神手中管教的杖,但是讓我們將審判的權柄交給神,關懷的工作交給自己吧!神蹟與醫療,相容而共存,並行而不悖,一個有信心也有智慧的基督徒,不僅懂得善用醫療資源,更懂得隨時倚靠神;一間為鹽為光的教會,懂得調和病人與醫院的關係,成為病人的心靈導師以及醫療團隊的好助手,不知不覺,基督的愛與平安已經洋溢在醫院的每個角落!

 

三.未蒙醫治

  有些基督徒面對疾病可能沒有恢復過原有的健康,這樣我們怎麼能說「因耶穌受的鞭傷,我們得醫治」呢? 

  「你們要注意這一件奧祕的事:我們並不是都要死,而是在一剎那、一眨眼間,最後的號角響的時候,都要改變。最後的號角一響,死人要復活而成為不朽壞的;我們也要改變。」(哥林多前書15:52-53)

「接著,我看見一個新天新地。那先前的天和地不見了,海也消失了。我又看見聖城,就是新耶路撒冷,由上帝那裏,從天上降下來,像打扮好了的新娘來迎接她的丈夫。我聽見有大聲音從寶座上發出,說:「上帝的家在人間了!他要和人住在一起,而他們要作他的子民。上帝要親自與他們同在,要作他們的上帝。他要擦乾他們每一滴眼淚;不再有死亡,也沒有悲傷、哭泣,或痛苦。以往的事都已經過去了。」(啟示錄21:1-4)

  所以,當我們生病的時候,或許有一天會被上帝直接神蹟般的醫治,或許上帝會透過醫生及藥物來醫治我們,無論是哪一種醫治,我們都感謝神。然而,也很有可能,我們身體的疾病現在不會完全得到醫治。但即使如此,我們仍然可以活的有盼望,因為我們相信:在將來上帝必然會完全的醫治我們,有一天我們必然會經歷到完全健康的身體,不再有悲哀疼痛、不再有疾病死亡。

   許多基督徒以為都是醫生和藥物在醫治他們的疾病,與耶穌沒有太大關係;還有許多基督徒會抱怨上帝都沒有醫治他們的疾病,而對信仰感到失望;這些想法都是被魔鬼欺騙。魔鬼總是引誘我們去看重那短暫的病痛,而不是那永恆的福樂;就好像牠總是引誘我們去為今生而勞碌,卻忽略為永生而勞碌。

  基督教所傳揚的是那位受羞辱的耶穌,而不是那位榮耀尊貴的耶穌。為了這個緣故,第一世紀羅馬帝國的人們在那裡嘲笑基督徒,說基督徒怎麼會信奉一位被鞭打、被羞辱、且死在十字架上的小人物;而他們羅馬人所敬拜的神都是那些英俊高貴、威風凜凜、充滿能力、大有智慧的神。

  在世界眾多宗教中,只有基督教會宣稱自己所信的神,是那位被脫光衣服在眾人面前受鞭打、祂的臉被人家吐口水、祂卻毫無能力去反抗、只能在那裡被人羞辱的神。許多人在那裡嘲笑基督徒竟然會去信這種軟弱無能的神。但是他們不知道,當他們還在那裡嘲笑羞辱這位神時,這位被他們羞辱的耶穌,卻仍願意替他們而受鞭打、受刑罰、並為他們死在十字架上。

  正是這樣的犧牲的愛,才真正吸引我們來到耶穌的面前尊稱祂為主,願意跟隨祂,並將我們的一切奉獻給祂;因為祂為我們付出極大的代價,所以我們才有健康、平安及永恆的福樂。也正是在祂為我們所受的羞辱及痛苦之中,我們看到耶穌愛我們的記號,我們找到我們將來不會再受苦的確據,我們也才真正體會到主的愛是何等長闊高深。

  耶穌不是用祂的大能來拯救我們、醫治我們,而是用祂的「受苦」。上帝透過耶穌的受苦來拯救我們、醫治我們,雖然這在人看來卻是愚拙與無能,但卻是上帝的智慧與大能。此外,正是在耶穌的受苦中,我們看到祂不是高高在上的主,而是一位卑微的主;祂愛我們,所以願意為我們受苦。也因為祂曾經受過苦難,所以祂能體會我們受苦時的痛苦,所以祂會在我們受苦時安慰我們。

  因此在耶穌的受苦中,我們總是能找到安慰與力量,使我們能去面對我們現在的疾病與苦難。讓我們定睛在主的身上,不是僅僅擔憂著我們的疾病。讓我們在疾病中,乃是更加的思念主的受難、數算主的恩典與慈愛、牢記主的應許與盼望。

 

上一篇:2015 客家宣教策略

下一篇:農曆七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