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包種茶
照片-石碇包種茶園-[網摘]。
照片-熱鬧採茶忙-[網摘]。
照片-包種茶嫩芽-[網摘]。
照片-包種茶葉-[網摘]。
照片-烏龍茶湯-[網摘]。
『認識包種茶』
一位居住新北市文山區的山友陳伯,此人精通茶經與茶道。日據時代聽說還到日本,學過更深層的茶道之事。然而他從未在人面前擺出專家的態勢。每次我們前去他家打秋風之時,他家那片青青的茶山十分嗆眼。我們時常陪著陳伯在他家茶園裏轉悠,看看風景聊聊天倒也非常的愜意。平時不懂茶道又不喜歡喝茶的我,到了他家奉茶時不得不也跟著大家附庸風雅一番。
陳伯從小就與茶山結緣,認真學習巨細靡遺,故爾對於茗茶認識極深,舉凡茶道茶情透徹瞭解。每每談起茶經茶道,他的興緻高昂口才滔滔不絕。偏偏我對茶道外行,陳伯的高論一句也聽不入耳。雖是如此,我卻渴望知道一些台灣茶類之常識。幸好陳伯不吝賜教,許多台灣茶類相關之常識,源源不斷的輸入我的腦海裡。陳伯一再的強調,自己茶山所栽植的茶類,正是台灣著名的包種茶。
在我印象中,台灣的茶類茶種十分繁雜,之所以會有如此繁多雜亂,皆因它們的來源不同。我所熟悉的品類有龍井茶、鐵觀音、烏龍茶、龍肚茶等等,族繁不及備載。包種茶在當時是首次之聽聞,故爾對它的背景內涵更加好奇。於是開口要求陳博說個仔細明白。陳伯說:「台灣茶分兩種,它是發酵過的紅茶,以及未發酵過的綠茶。不過,包種茶是屬於部份發酵之茶類。」
文山區之包種茶大致分佈在坪林、深坑石碇、新店、木柵一帶。因為它的茶相非常特殊,所以深受內行茶客之喜愛。它的製作過程並不簡單,自茶葉採摘回來之後,經過採菁、曝曬、室內萎凋、炒青、揉捻、解塊、乾燥、焙水等繁雜之手續,方能製作出芳香宜人的包種茶。在其繁雜過程之中,以「焙水」最為重要。所謂的「焙水」過程,它的意思就是焙乾茶葉所含之水份。
製作茶葉一旦機器啟動,人員就得跟著機器之運轉忙碌不休。菲到所有製茶程序完成,人員是不准離開崗位太久,以免遺誤製作之契機。尤其是茶葉進入焙水之時,人員更是得不到空閒休息的。很多人在製茶期間睡眠不足,站立在茶葉工具旁或茶葉堆旁,機器聲轟隆人聲嚷嚷,他照樣可以睡得香甜不會驚醒或跌到。因此,有人開著玩笑說:「被人抬走都不曉得咧!」
焙水主要用意是幫茶葉去澀除菁臭,使茶葉能夠留下它特有之香氣。使用之工具有竹製焙籠,或者電熱乾燥機器。凡是焙水過的茶葉稱作「熟茶」,未經焙水處理的茶葉葉則吃之為「清茶」。由於我對飲茶沒有興趣,每與誘人聚會總是牛飲鬧出笑話。尤其對於慢條斯理的老人茶,我更因不耐其煩而避之唯恐不及。陳伯家的包種茶沖泡之時,香氣瀰漫週遭行家大為讚嘆不已。
某次,我帶領日本友人澤渡君與鈴木君,一起前去陳伯家訪茶聚會。他二人是日本茶道協會之成員,對於茶葉之好壞頗有研究。當天陳伯泡出老茶待客,兩個阿本仔受到茶香之誘惑,一口氣各買十斤帶回日本。經過茶道諸友之推讚,遂介紹許多友人向陳伯買茶。陳伯雖然只是日本公學校之畢業生,他那道地且又流利的日本話,也是他推銷成功之靠山。直到陳伯過世之後,依然還有日本茶友向他家購買茶葉咧。 【完】
我從很小就亂喝茶,什麼茶都好,不過也因為這樣,練就了茶香(笑)
帶著查鄉的肉丸子~
滋味肯定不錯的啦~
假日愉快~
^_^ 2013-12-08 11:21:40
.
慕松大哥,
喝茶,徐徐入口可以喝到醉;
但牛飲,其實是一種暢快耶,
我倒覺得可以建議嘲笑牛飲的朋友們
試試牛飲。
包種,在我們南部,接受度很低,
不過我個人很喜歡,
可惜陳伯不在了,
不然也要請大哥引介哪!
牛飲或許養成習慣~
到現在年紀一大把猶然牛飲如故~
或許我將喝茶設定在解渴罷了~
謝謝過來分享故事~
週一愉快~
^_^ 2013-12-09 05:5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