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住等
「食住等」,是香港人最常出的難題。
四人飯聚,一人遲到,在集合地方突然收到電話短訊說「會遲一點,食住等」。
問題一,會遲多久﹖
試過在旺角等一位遲到的朋友,朋友在電話連聲說對不起,說地鐵已抵太子,很快很快云云,結果我在旺角Body Shop等那龜速的地鐵,用四十分鐘由太子爬往旺角。如果四十分鐘是「很快很快」,「遲一點」可以是兩小時,甚至爽約(遲一輩子)。
遲到的人,多不誠實。
四人飯聚,準時的三人只好先到餐廳。幸好,不是三人遲到,否則要一個人佔據四人的桌子,好不尷尬。見過有人在茶樓一人佔據十多人的大圓桌,一個人,十張空椅,很慘,因為遲來的人都不是劉曉波。
三人坐下,還未看餐牌,就會先競猜,究竟那人會遲多久。十分鐘、半小時、一小時,親疏真的有別。
問題二,應否真的「食住等」﹖
也許遲到的朋友不知道,「食住等」與「遲一點」有明顯的矛盾-如果真的只是遲一點點,我們大可以等等他,一起點菜。要我們「食住等」,即是那不是一般的小遲到。可是,我們無法確定他會遲多少,也不好意思「食住等」,結果侍應見我們拿着餐牌面面相覷,三度詢問是否可以點菜,顯得不耐煩。
我打電話給他,確認他的位置。打不通,可能是因為是iPhone 4吧,接收不良。不愧是Smartphone,天線可以在最需要接收不良的時間自動退化。
結果,被叫「食住等」的反而不敢點菜,大家都只能不安地不斷往餐廳入口瞧,希望朋友可以快點趕到,打破困局。
最後朋友的在三十分鐘後到達,像英雄般打救在餐廳變成化石的我們,因此我們沒有怪責那遲來的英雄,連忙完成點菜程序,侍應仍是顯得不滿。
遲到的沒有被責難,等待的因為一句「食住等」痛上加痛,對錯顛倒,罪人反客為主,真悲哀!
可是,就算多悲哀,那頓飯還是繼續,因為我們一早已經習慣了那種悲哀,在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