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2-13 21:44:44(砂子)

牽罟撒網



本文刊登於2016年12月號文化桃園

牽罟撒網 
體驗古早捕魚樂
           
 一面長達好幾十公尺的大網,掛在防風林下,一大早第一批工作人員到場看了一下,未免皺起了眉,這網似乎太完整了!
 漁網當然越完整越好,網破了,魚兒就溜了,維護一面完整的網是漁家最重要的岸上工作。但今天千百位遊客要來這兒,第一個就是要體驗一下漁家「補破網」的辛苦,漁網太完整教遊客從何下手去修補呢?於是有人偷偷把網上的小破洞撕大些,順便多弄幾個更大的洞。果真遊客報到之後,拿起補網的梭,亢奮起來,網破越大,補起來越有成就感。
 有誰先哼起了那首名叫補破網的古老的歌,歌中情境,忽然教人起了莫名的辛酸。
 補破網體驗,只算是今天精彩活動的前菜,今天大家要玩的是牽罟。「牽罟」,傳承「千古」的海濱大戲,馬上就要上場了。

竹筒和海螺的共鳴
 不嗚~~
 悠揚螺聲響起。
 人潮馬上聚向聲響起處,吹螺的人竟是鄭文燦市長,大大出乎遊客們意外,意外的是居然這螺他也吹得響。
 碩大的海螺今已難覓,因而成為擁有者不輕易示人的傳家之寶,古早年代討海人家幾乎家家戶戶都有幾把,這是重要的海的信物。船家出海吹起船螺,宣示啟航,也央求海之神福佑出門平安捕得大魚歸;船家返航,海螺再響,喚得妻兒家小趕往港邊歡喜相迎。而牽罟也不能缺了海螺,牽罟得集眾人之力方得以完成,每一組牽罟組合,頭人必擁有一支螺。每支螺的聲頻高低不同,當決定集合牽罟時辰已到,頭人鼓起力氣用力吹起他的螺,聲音可達及全村,散居各聚落的村人側耳分辨,辨出是自己這一組的頭人在呼喚了,立刻聚攏而去。
 海螺吹得出聲音得有相當技巧,鄭市長一拿就上手未免教人嚇了一跳。稍早有人預錄一段海螺聲音,準備必要時播放幫他作個弊,是多虞了。
 海螺只一個,遊客那麼多,人人都想體驗又該怎麼辦呢?聰明的工作人員砍了一截截竹筒供大家使用,竹筒吹起來居然也有幾分海螺的聲音。一時之間你吹海螺,我吹竹筒,防風林下一場熱鬧的大合奏,宣佈2016年桃園地景藝術節的高潮戲「牽罟撒網體驗古早捕魚樂」就要展開!

鹹魚加蘿蔔乾,情牽牽罟飯
 古早人家牽罟的集合地點不在海灘,而在他們的罟寮。每一組牽罟團隊都有一座罟寮,罟寮是牽罟漁家最重要的基地,裡頭存置一艘小船,和長達一千多公尺的網。網在每一次使用後得仔細清理,撿除纏雜在上頭的枯枝腐木、垃圾雜物,細細補好一切破漏處,然後用一種非常高明的方法抬回來:長長的網規律的繞在竹竿上,繞了一大段之後繼續繞第二根竹竿、第三根竹竿…,起程時壯漢們兩人一組抬起竹竿,一組一組緊跟而行,依次前往海灘。如果網子收得亂,下一次使用就麻煩大了。
 抬船、抬網,直達熟悉的海灘。
 每一組牽罟人都有自己的作業海域,長時期的默契,絕不會相互侵擾。
 小船下了水,進入海的懷抱,載著網,破著浪,繞出一個大大的弧。
 但此時並不急於下網,牽罟不是為了好玩,牽罟是討海人辛苦的捕魚作業,船家必須依照風向、海流、季節、漲退潮判斷適合出海的時間,來到海上則集中眼力觀察海中漁訊,一直等待到有魚群出現了才即時下網,胡亂下網會做白工的。
 等待的時間久暫不定,等個兩三個、三四個小時是常有的事,因此才有牽罟飯這一味。參加牽罟的人家自有家人在用餐時間拎了飯菜前來,免教牽罟人餓了肚子。餓肚子那有力氣拉網?現代人牽罟不可能久候,管他有魚沒魚,二十分鐘便得返航拉網,因此也不會有餓肚子的問題。現代人吃牽罟飯吃的是一種趣味,一種懷舊的體驗,古早漁村人家牽罟飯那可能有什麼好料?鹹魚一片,蘿蔔乾煎蛋一塊,炒個長豆什麼的便是,餓肚子時吃起來自有滋味。現代版的牽罟飯未免太豪奢。
 正統的牽罟,罟網左右粗網目的各約七百公尺長,中央一段細網目的約五十公尺長。漁船見了魚來,徐徐下了網,待到網的兩頭傳交到岸上參與者手上,所有參加者早已分成兩大隊,左右各執網頭的一端,嘿喲嘿喲齊心合力朝岸上拉。這力道要能協調,不能有一股人馬拉得快而另一股落後了。慢慢的,網形成的半圓形越聚越攏,網住的魚無處可逃,竄進了中央段的網袋,落網了,這是一日辛苦最重要的時刻。網中之魚有時多到所有參加者都分不完,提來的大桶小簍裝不下,甚至有些人乾脆脫了上衣、長褲當網,兜上一大袋走,但也有時運氣不佳,魚獲不多,人人分得三尾五尾,也算歡喜。無論如何,大海和魚網是漁家人永遠的希望。台灣有一句俗諺:火燒罟寮全無網。罟寮被燒,當然網也沒了,而台語網與希望的望同音,無網就是無望,這也是辛酸事。

牽罟好玩嗎?牽罟不是來玩的
 喲喝聲陣陣,這天海灘上參與牽罟的人好多,或許有一千人吧,依著秩序分成兩股隊伍,網頭一被遞上來,大伙兒立刻七手八腳猛拉。沒有經驗,且似乎多是城裡來的細皮嫩肉一族,拉網拉得一條網有如歪歪扭扭的蛇,也忘了發出節奏感的吆喝來陣力,這邊搖旗,那邊吶喊,手忙腳亂,終於最後還是把網拉上了岸。
 有魚嗎?有魚喲!
 圍攏而上檢視今日成果,居然還頗有一些,大魚小魚,叫不出名的各種魚由漁家細細解說,有幾隻螃蟹,還有一隻蠕動掙扎的烏賊…。回頭找市長,可惜他太忙趕行程去了,只參與了撒網拉網,收獲就留給大家分享啦。
 牽罟好玩嗎?
 牽罟不是玩的,是討海人謀生的辛苦事。
 但是,你來參加牽罟,究竟好玩不好玩呢?花那麼大力氣,或許一個人只分得到一碗小魚湯,海灘上所有參與者臉龐上洋溢的笑容卻寫盡此行之滿足。只問耕耘不問收獲或許用在此時不太貼切,海邊或許也抓不到什麼神奇寶物,至少,閤家老少,聚在海灘,踩踩沙,踢踢浪,曬曬太陽,是多麼健康,多麼陽光的事。
 牽罟,還是很好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