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5-17 09:49:53(砂子)

亭上看海

 
 
 
走過一道橋,我們來到一座兩層高的亭,這兒離海岸線只二、三十公尺,海濤澎湃,遠處,海平線上有一艘漁船,正在波浪中辛勤討海。亭子已十分老舊,頂層的木板脫落,樓板被遊客烤肉烤出許多破洞,但無礙海風徐徐迎面帶來的快意。

 亭子裡已有一位男子獨坐其中,對我們視而不見,我們也回報相同的表情,彼此視對方如空氣。

 這兒好凉啊。妳說。怕熱的妳,一路走來,十分辛苦,這兒總算讓妳露出了笑容。

 為了陪我這老愛東逛逛,西逛逛的傢伙,常常強忍著身體的不舒服,這也老是令我感到感激又抱歉。可是,我愛這兒走走那兒看看,明明是自己的愛好,偏偏又不喜歡一個人走走逛逛,看到自以為精彩的,沒有人即時分享,真是痛苦的事,於是妳只好被我綁架著跟我走了。



 就這樣在亭子裡倚著欄杆看海,雨後的天空,大塊的黑灰裡透出一些蔚藍的部位,藍和灰交織成了海天的色調,五月天,下雨時凉冷,一放晴立刻悶熱起來,而今天正是驟雨乍晴,冷熱交夾,我們在亭裡吹著海風,這蠻慡意的。我想,此時如果亭子裡能掛張吊床,我一定三分鐘內就沉沉睡著。

 整個海岸都看得到「建設」,新的步道,新的亭子,新的景觀,每次來都可以有新的發現。但是,建完了之後就任其殘破荒廢,破的大船造型的兒童遊樂場、破的水車模型,破的亭子,破的步道,破的彫塑,於是海岸就這樣新舊夾雜,殘破和嶄新並存。

 為何他們只建不修呢?妳問。

 因為,工程一件接一件去建,官家可以一件接一件發包啊。建好,還可以表功列政績咧。至於建好以後好不好用,有沒有維護,那會有人有閒心情去管呢?

 是不是在這兒做生意的攤販們該組織起來做維護的工作,好歹盡點兒責任?

 妳想太多了,也太天真啦。

 我把話題引開了,畢竟,至少海看起來是澄碧無瑕,看海,何必聊不乾淨的人間事?



 走到出海口附近,有人在那兒張網咧,用的是一種大大的,直接墜進水底的四方型兜網,在網裡撒些餌,再猛的一提,便可兜起魚來。

 以前在東南亞看到了這樣的捕魚方式,後來在日月潭也曾看到有人用這樣的方法兜捕明潭特產奇力魚,沒想到這兒也有人使用這種網了。以前常來,倒一直都沒見過。

 有這樣的網,是一個好現象。我忍不住多看網一眼:魚族是可憐,但大方向來看,水面有多少漁船,水裡必有多少魚;有很多人垂釣,表示有很多魚,以前沒人在這兒兜魚而現在有,可見魚多了。環境變好了,魚才變多了。

 真是這樣嗎?妳似乎覺得這樣的理論似是而非。但,可不是嗎?殺頭的生意有人做,賠本的生意沒人做,討海捕魚也是同樣的,一次下網沒魚,兩次、三次、回回出海都空網而歸,看還有人肯出海?河裡垂釣、下網也是一樣的道理。

 不想聽我的道理,妳想到了剛才的亭子,亭子裡的人。

 那個人似乎在執筆寫信呢。

 是嗎?現在還寫信的人不多了。我沒看清楚,他是一位外勞嗎?

 不是,看來是本地人啦,但臉上沒有任何的表情。

 有些人總是不喜歡和人打招呼的啦,說不定在他眼中看來,我們倆也是面無表情呢。

 如果,他是倪敏然呢?我是說,倪敏然一個人去到頭城時,是不是也是這樣孑然一身,孤寂行走人間;倘若有人勸他兩句,甚至只是和他攀談兩句,說不定他就回頭來了。

 妳又想太多啦。我說。但是,沒說出口的是:這下也使我想了更多了。

直到現在,從亭裡下來,至少十個小時了,那看了一眼的男子的神情,竟然還鮮活著。

但願我們是真的都想太多了。

下次再遇著這樣的亭中人時,我想,我一定會給他一句快樂的嗨!你好!

上一篇:花事三帖

下一篇:不寂寞的先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