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1992:另類音樂 Part 2
雖然這一篇是關於另類音樂(alternative music)的文章,但也算是排行榜音樂,歌曲有上美國熱門單曲榜(US Billboard Hot 100)或英國流行單曲榜(UK Official Singles Chart),要不然也有上現代搖滾歌曲榜(Modern Rock Tracks,也就是另類音樂榜),由此可見,國外對音樂產業很重視,連排行榜都還有依照音樂類型做區分(不是用語言做區分喔!),在國外,不同語言的歌曲在同一個排行榜都可以公平競爭,不會像我們臺灣還分華語歌曲榜、日語歌曲榜、韓語歌曲榜、西洋歌曲榜...,以臺灣目前瘋K-pop的狀況來說,合理推測,搞不好韓語歌曲榜的冠軍歌曲比華語歌曲榜的冠軍歌曲還受歡迎,這也是很有可能,只是由於臺灣用語言分類,沒有放在同一份榜單做比較,因此我們無法得知華語和韓語到底哪一首才是真正的冠軍。
講到排行榜,我們臺灣到現在竟然還沒有一個整合各方數據的公信榜,只有各家音樂串流平台各自公布自己站內的排行統計,像是A平台的冠軍和B平台的冠軍,哪一首才是在臺灣最受歡迎的歌曲,我們並無從比較,因為各家平台的數據並沒有彙整在一起,所以並不能完全代表臺灣整體的排行樣貌,頂多只能說明每一家音樂串流平台使用者的偏好,而國外有公信力的排行榜則是統計各方不同的數據,包含實體唱片銷售、數位下載和各家音樂串流平台的歌曲聆聽次數,然後將這些資料加總在一起,哪些歌是這一個禮拜在這一個國家最受歡迎,各家的數據彙整之後,攤開來就知道了,大家也不需要費心猜測。
Carter the Unstoppable Sex Machine是英國另類舞曲(alternative dance)樂團,音樂風格混合搖滾和電子節拍、合成器聲響,由於團名有點長,所以媒體習慣簡單稱之為Carter USM,在1992年他們從原本的獨立廠牌Rough Trade轉到比較主流一點的唱片公司Chrysalis,發行了第三張專輯1992 - The Love Album,在英國專輯榜拿到冠軍,而且樂評也給予高度評價,當時我們臺灣的科藝百代有代理發行,我自己也買來聽了好多遍,裡面有一首歌The Only Living Boy in New Cross(這是在向Simon & Garfunkel的歌曲The Only Living Boy in New York致敬嗎?)則是這張專輯的第一首主打單曲。
Carter the Unstoppable Sex Machine - The Only Living Boy in New Cross (UK #7, US Modern Rock Tracks #26)
來自愛爾蘭的超級搖滾樂團U2是許多五、六年級生聽西洋音樂的回憶,1991年發行了Achtung Baby,已是他們的第7張錄音室專輯,開始走向另類搖滾(alternative rock)的風格,Even Better than the Real Thing則是從這張專輯裡挑出來的第4首單曲,於1992年發行,一開始的吉他聲音就非常抓耳,MV則是由英國導演Kevin Godley執導,在同一年贏得MTV音樂錄影帶大獎(MTV Video Music Awards)二個獎項。這首歌曲反映了樂團當時所身處的時代,人們不再尋求真實,都在找立即的滿足感。其實這個問題在不同的時代一直都存在著,只是媒介不同而已,尤其是社群媒體時代,很多人上傳的照片柔焦開到最大,也有多種特效可以讓自己的膚質看起來更加白皙柔潤,修圖軟體也很方便,甚至比真實存在的更好(even better than the real thing),至於什麼是真的已經不重要了。
U2 - Even Better than the Real Thing (Ireland #3, UK #12, US #32)
在臺灣聽的西洋音樂絕大多數都是來自於英語系國家,所以來自於北歐五國的樂團總是讓人感到很新奇,而Sugarcubes就是來自於北歐五國之一的冰島,或許很多人對Sugarcubes這個樂團很陌生,但提到女主唱Björk碧玉小姐可能或多或少有印象,尤其是王菲的歌迷應該都知道她。
1992年Sugarcubes發行了Stick Around for Joy,是樂團的第三張而且也是最後一張錄音室專輯,而Hit是專輯的第一首主打單曲,放客(funk)味頗重,這MV在那時的MTV亞洲台(和好幾年後才開台的MTV中文台是不同頻道)常常播放,各位還有印象嗎?
Sugarcubes - Hit (UK #17, US Modern Rock Tracks #1)
Mick Jones原本是英國著名叛客(punk)樂團The Clash的吉他手,後來另組Big Audio Dynamite,玩的卻是有節奏性的搖滾,而且也闖出一番名堂。1991年樂團發行了The Globe專輯而有新的陣容,於是在團名後面加了一個字II代表第二代,這張專輯除了Rush這首歌之外,另一首和專輯同名的歌曲The Globe很久以前也常在中廣青春網聽到,所以也是我對這個樂團最為熟悉的歌之一,The Globe這首單曲於1991年年底發行,取樣了The Clash於1982年的歌曲Should I Stay or Should I Go,我想The Clash的樂迷聽了The Globe應該聽得出來那一小段被取樣的叫聲Whoa!
Big Audio Dynamite II - The Globe (US #72)
We Hate It when Our Friends Become Successful「我們不喜歡朋友成功」,當時從MTV亞洲台引進的另類音樂節目120 Minutes看到這首歌的MV,我和我的一位朋友都覺得這歌名很有意思,於是就討論起來了。為什麼Morrissey會寫出這樣的歌呢?根據他的說法,以前他的一位好友Simon Topping(英國樂團A Certain Ratio的團員)上了英國權威音樂雜誌New Musical Express(簡稱NME)的封面,Morrissey看了之後五味雜陳,之後就把這段往事寫成一首歌(詞是Morrissey寫的,曲則是由Alain Whyte所譜),Morrissey很大膽把人性黑暗的那一面寫了出來,不過他是以比較詼諧的口吻呈現。Morrissey是英國80年代獨立天團The Smiths的主唱,樂團解散之後以個人姿態發行了許多的作品,是一位相當成功的藝人,Morrissey在The Smiths樂團和他自己個人的音樂成就後來都超越他那位朋友,很顯然地,他那時將朋友的成功轉化為激勵自我的動力,所以他應該是以健康的心態來面對這件事。
Morrissey - We Hate It when Our Friends Become Successful (UK #17, US Modern Rock Tracks #2)
這首歌的歌名很有趣,就叫做Uh Huh Oh Yeh,是英國歌手Paul Weller的歌曲,我第一次聽到他個人的歌曲是Wild Wood,很久以前MTV亞洲台的節目Alternative Nation播過好幾次Wild Wood的歌曲MV,後來這個節目才另外補播了這首比較早發行的Uh Huh Oh Yeh的歌曲MV,我才知道有這一首歌曲。
Paul Weller在英國是一位相當有名望的音樂人,他過去是70年代末、80年代初叛客搖滾(punk rock)、新浪潮(new wave)樂團The Jam的主唱,後來解散另組Style Council,皆相當成功,個人作品也不少,可是Paul Weller卻始終打不進美國市場,唯一一首全美Top 40是他在Style Council時期的My Ever Changing Moods,不曉得他是不是很少上美國的廣播電台做宣傳,還是說也許他沒有美國人的觀眾緣吧。
Paul Weller - Uh Huh Oh Yeh (UK #18)
如果你/妳聽過王靖雯(王菲)的翻唱歌曲〈冷戰〉應該對美國唱作女歌手Tori Amos會有點印象,原曲就是她的Silent All These Years,她在經歷一段內省期寫了Silent All These Years,所以這首歌是她的生命故事,這單曲於1991年在英國先發行,隔年1992年美國跟著發行,然後在這一年英國又再次發行,到了1997年為「防止強暴、虐待與亂倫全國網」(The Rape, Abuse & Incest National Network)募款而在美國又重新發行了這首單曲,促使人們了解這一個非營利的反性侵機構,而Tori Amos則是這個機構的第一位發言人。
Silent All These Years也收錄在Tori Amos於1992年的首張個人專輯Little Earthquakes,以前MTV亞洲台常播這首歌的MV,也是我認識Tori Amos的第一首歌,後來MTV亞洲台又陸續播放她的其它歌曲,像是Crucify、China、Winter,都是Little Earthquakes專輯裡的歌。
Tori Amos給我的感覺仙氣頗重,尤其是在首張專輯的形象,難怪王靖雯(王菲)會翻唱她的歌曲,附帶一提,除了王靖雯(王菲)之外,孫燕姿在好幾年後也翻唱了Silent All These Years,王靖雯(王菲)先後分別用粵語和華語翻唱過,歌名叫做〈冷戰〉,而孫燕姿則是翻唱英語原曲,歌名一樣叫做Silent All These Years,所以Tori Amos的這首歌曲對臺灣人應該不陌生。
Tori Amos - Silent All These Years (1992 US Modern Rock Tracks #27, UK #26; 1997 US #65)
成立於英國倫敦(London)的House of Love於1992年推出第三張專輯Babe Rainbow,原來的主吉他手Terry Bickers已離團由他人取代,這張專輯裡比較常被提到的歌曲是You Don't Understand,但在我聽完整張專輯後發現另一首歌Feel更迷人,而且也更耐聽。
House of Love - Feel (UK #45)
加拿大唱作人Leonard Cohen的歌曲有不少人喜歡翻唱,包括Ian McCulloch,他原本是英國搖滾樂團Echo & the Bunnymen的主唱,離團單飛之後在1992年發行了他第二張個人專輯Mysterio,我們臺灣的飛碟唱片在推「新音樂系列」時曾代理發行,這張專輯裡的Lover, Lover, Lover便是翻唱Leonard Cohen於1974年的歌曲,我自己很喜歡Ian McCulloch的詮釋,編曲翻新,唱出屬於他自己的風格。
Ian McCulloch - Lover, Lover, Lover (UK #47, US Modern Rock Tracks #9)
在英國曼徹斯特瘋潮(Madchester)逐漸消退之際,James改變樂風,於1992年推出第四張錄音室專輯Seven,捨棄前一張專輯Gold Mother的節拍取向,轉而更為強調吉他的表現,專輯的開場曲Born of Frustration是這一張唱片推出的第二首單曲,以前MTV亞洲台引進的另類音樂節目120 Minutes有一段時間播過這首歌的MV,不過我覺得主唱Tim Booth的嗓音在這首歌聽起來有點像U2的主唱Bono。
James - Born of Frustration (UK #13, US Modern Rock Tracks #5)
英國樂團The Cure雖然不走流行樂風,卻一直都有很堅定的粉絲群在追隨,主唱Robert Smith那一頭蜘蛛網似的招牌髮型是一大特色,80年代末漸漸褪去後叛客(post-punk)陰暗的色彩,到了1992年的專輯Wish則褪得更為徹底,樂風轉為明亮,High則是這張專輯的首波主打,以前MTV亞洲台引進的另類音樂節目120 Minutes有一段時間播過這首歌的MV。
The Cure - High (UK #8, US #42)
謝謝介紹,我都沒有聽過,哈哈,孤陋寡聞,不好意思,但是還蠻喜歡那首Feel的節奏曲調。我比較熟悉U2的The Joshua Tree,記得有買過專輯。
很多人大概也是從The Joshua Tree開始認識U2,畢竟是他們的顛峰之作,尤其是專輯裡面的With or Without You和I Still Haven't Found What I'm Looking for紅遍全球,以前廣播、電視時常介紹這二首歌,特別是With or Without You,我記得以前還滿多人喜歡點播這首歌,大概是那個年代臺灣年輕人普遍上喜歡抒情的曲風,所以這首歌有對到他/她們的喜好吧。
Feel那首歌真的很好聽,如果你喜歡House of Love的歌,他們在這之前還有二首歌Christine和Shine On也很棒,建議你不妨找來聽聽看。
謝謝你過來這裡逛。 2024-02-17 22:4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