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1991:曼徹斯特瘋潮
講到曼徹斯特(Manchester)這座英國城市,運動迷應該會直接聯想到足球,畢竟曼城在這個領域確實是世界知名,但對樂迷而言,就會直接想到這個大城市的音樂影響力,尤其是獨立音樂(indie music)和另類音樂(alternative music)。
曼徹斯特在英國的音樂界具有很特殊的地位,因為有不少具有影響力的樂團都是在這個城市崛起,像是70年代的Buzzcocks、Joy Division,80年代的New Order、The Smiths,或是比較近期的Elbow、Everything Everything,臺灣人最為熟悉的Oasis綠洲樂團也是來自於曼城,當然還包括了在「曼徹斯特瘋潮」(Madchester)所興起的樂團。
眼尖的人可能已注意到「曼徹斯特瘋潮」(Madchester)這個音樂名詞的英文拼法好像有點不一樣,原來這是把曼徹斯特(Manchester)這個地名的英文字母'n'改為'd',於是前面三個字母就變成'Mad'「瘋」的意思,巧妙地說明這股浪潮來得又瘋又猛。「曼徹斯特瘋潮」是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的音樂文化現象,師承60年代的流行樂和迷幻樂(psychedelic music),並結合了當時所盛行的acid house和瑞舞(rave)文化所衍生的音樂風格,這種音樂往往有獨立搖滾(indie rock)的氣息,又有舞曲的律動感,所以很能夠滿足喜歡聽獨立搖滾但也不排斥舞曲的人,我就是其中一位。
這股音樂熱潮在曼徹斯特爆發,很快地拓展至全英國,其它地方的樂團也開始玩起這樣的樂風,這個時候地域界線已被打破,因此媒體用另一個名詞說明這音樂現象,那就是baggy。
在那個年代想要聽到這樣的歌曲不太容易,因為臺灣絕大多數的媒體都是把美國熱門榜Top 40當成佛經一直放、一直放、一直放,聽到都麻痺了,除非是有心人願意介紹比較不一樣的,所以這些歌曲有部分是我當時收聽中廣青春網得知的,他/她們很願意介紹這股音樂風潮,另外,MTV亞洲台在1991年開始試播(和好幾年後才開台的MTV中文台是不同頻道),多了一個汲取資訊的管道,所以這些歌曲有部分則是收看MTV亞洲台才得以一窺究竟。
James剛出道那幾年並沒有得到廣大的迴響,直到轉投另一家唱片公司Fontana才開始走運,很好奇他們以前的老東家是不是都沒有認真做宣傳。James是英國曼徹斯特樂團,1990年Gold Mother專輯大獲好評,接連幾首單曲都有不錯的成績之後,於1991年再度推出Sit Down這首歌,是重新錄製的版本,排行成績比當時原始錄製的版本好太多了,英國流行單曲榜連續三個星期亞軍,所以這首歌當年在英國很紅,而且也成功打入美國市場,爽朗的旋律相信許多James的樂迷都不陌生。
James - Sit Down (UK #2, US Modern Rock Tracks #9)
Electronic是由Johnny Marr和Bernard Sumner合組的樂團,前者是The Smiths的吉他手,後者是New Order的主唱兼吉他手,都是80年代英國獨立天團,所以Electronic的出現免不了引起不小的騷動,而且這兩個團都來自曼徹斯特(Manchester),在曼徹斯特瘋潮(Madchester)仍在蔓延之際,自然會受到許多樂迷的關注。Get the Message是樂團的第二首單曲,巧妙地揉合New Order式的電子合成之聲和The Smiths般的吉他演奏,獲得很大的成功,以前常在中廣青春網聽到。
Electronic - Get the Message (UK #8, US Modern Rock Tracks #1)
總覺得Inspiral Carpets在90年代初很密集地推出作品,當時MTV亞洲台仍在試播階段放了Caravan這首歌的MV,心想他們去年才發專輯,怎麼那麼快又有新歌,該不會有新專輯要推出,果不其然,新專輯The Beast Inside在1991年發行,Caravan是專輯的首波主打,很喜歡這MV的戶外取景。
Inspiral Carpets - Caravan (UK #30, US Modern Rock Tracks #15)
Happy Mondays是曼徹斯特瘋潮非常知名的團體,也是那個時候Factory獨立廠牌旗下的紅團,1990年第三張專輯Pills 'n' Thrills and Bellyaches佳評如潮,音樂事業如日中天,而這張專輯的製作人是Paul Oakenfold和Steve Osborne,聽電音的人應該會比較知道Paul Oakenfold這號人物,原來他和獨立樂界也有著某種程度的關連。步入到1991年,Happy Mondays繼續從這張專輯推出另一首單曲Loose Fit,相較於之前的Step On和Kinky Afro二首單曲,Loose Fit顯得沉穩許多。
Happy Mondays - Loose Fit (UK #17)
Charlatans雖然不是曼徹斯特樂團,卻在這一波音樂瘋潮佔有一席之地,他們來自於英國西米德蘭茲郡(West Midlands),在首張專輯Some Friendly大獲全勝之後,於1991年另推出單曲Over Rising,沒有收在專輯裡,第一次聽到這首歌是在MTV亞洲台還在試播階段時,看到MV實在很開心,也很有新鮮感,因為臺灣不太會播像這樣樂團的MV。
Charlatans - Over Rising (UK #15)
第一次聽到The High的歌就是Box Set Go,當時MTV亞洲台仍在試播有介紹,很喜歡這一首歌,也很喜歡MV的拍攝手法,簡單卻美麗,這首歌1990年就有了,但在1991年再度發行,總算獲得比較大的迴響。
The High - Box Set Go (UK #28)
差一點忘掉這首歌,有人還記得嗎?The Dylans的Godlike,他們是來自英國雪菲爾(Sheffield)的樂團,也搭上了這一波音樂浪潮,雖然這首歌在英國流行單曲榜名次實在不怎麼高,但在英國獨立榜登上第5名。
The Dylans - Godlike (UK #98)
台灣人知道Blur應該都是從1994年Parklife專輯開始,其實他們很早就出道,雖然來自英國倫敦(London),還是和當時盛行的baggy風潮搭上邊,像這首There's No Other Way,和後來他們走的Britpop路線完全不同,Blur的首張專輯Leisure我記得我們臺灣的科藝百代有代理發行,可能沒有太多人注意到,這首There's No Other Way是Blur少數打入美國市場的歌曲之一,在臺灣卻很少有人提起,反倒是後來在英國很紅沒打入美國市場的歌卻常被提到。
Blur - There's No Other Way (UK #8, US #82)
英國吹起一股曼徹斯特瘋潮之時,The Farm也改變他們的樂風,雖然是利物浦(Liverpool)樂團,也被視為此音樂浪潮的一份子,看來這改變對他們而言是值得的,繼1990年的單曲Groovy Train一炮而紅之後,於該年年底推出另一首單曲All Together Now,歌曲的製作人是Suggs,也就是80年代非常知名的新浪潮(new wave)樂團Madness主唱,這首歌在英國流行單曲榜的表現非常好,從1990年年底跨越至1991年年初,其中有六個星期都停留在前10名,以當時英國榜排行名次活蹦亂跳的生態,可見唱片買氣是很旺的。
The Farm - All Together Now (UK #4, US Modern Rock Tracks #7)
The Stone Roses石玫瑰是曼徹斯特瘋潮的指標性樂團,首張專輯就爆紅,可惜命途多舛,因為只出了一張專輯就和唱片公司陷入合約糾紛,隔了好些年才出了第二張專輯,雖然還是受到很大的矚目,也賣得相當好,但最終還是解散,儘管如此,他們的首張同名專輯The Stone Roses實在太受歡迎了,以致於這張唱片每隔一段時間就會重回英國專輯榜,是一張長賣型的經典專輯,所以光靠這一張就足以讓他們的版稅賺飽飽。
I Wanna Be Adored是The Stone Roses石玫瑰1989年首張專輯The Stone Roses的歌曲之一,放在第一首,在1989年作單曲發行,不過只有在美國,直到1991年才在英國、德國、日本發行單曲。很久以前第一次聽到這首歌還以為是在唱'I wanna be a dog.',有不少人也誤以為是在唱「我想要成為一隻狗」,網路上也有人拿這首歌滑稽模仿(parody),這麼一首帶點憂愁傷感的歌曲沒想到竟然會帶來有趣的「笑」果。
The Stone Roses - I Wanna Be Adored (UK #20, US Modern Rock Tracks #18)
下一篇:我的1991:另類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