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2-16 21:48:00formosan

談上海地鐵 (1)

到克麗詩汀餅屋的人們

"您好,歡迎搭乘二號線。下一站龍陽路,可轉乘磁懸浮列車。要到克麗詩汀餅屋的乘客,請準備。"

"您好,歡迎搭乘二號線。下一站世紀大道,可轉乘四號線。要到克麗詩汀餅屋的乘客,請準備。"

如果你是上海市地鐵二號線的常客,大概會對車上的廣播詞感到耳熟能詳,對沿途的商家、景點也多有個概念。

例如一聽到科技館,就想到搬到那裡的襄陽市場(上海的贗品市場被拆遷之後,商家大多搬到科技館站的地下街)。

聽到世紀大道、陸家嘴一帶,就想到上海逐漸成型的金融中心。那裡有88層樓高的金茂大廈,有上海市的地標建築物東方明珠塔,還有正在興建,將來要比101更高的建築。另外,從那裡走十來分鐘路程,即可到濱江大道。那裡與外灘隔江相對,是晚間看燈火的絕佳去處。

此外,再下去的南京東路,有到上海觀光必定去的商業步行街,可以直直通達人民廣場。

想起來,每一站都有可以逛,可以玩的地方。但對於不熟悉上海市的人來說,若是仔細地聽廣播,一定會很好奇,這個克麗詩汀餅屋到底是什麼有名的商家,他賣的又是什麼餅?竟然會沿途不斷地聽到她的名號。

嘿,不告訴你,等你自己去尋找。我只能私底下解釋道,大概在上海的高樓大廈都沒有升起之前,她就是最吸引人的商鋪。可見得上海市發展之快,只是將這點小細節忽略掉。又或者,不僅僅只有這一點?

先上後下的文化

先下後上,我總以為這是在人性裡既有的東西,只要給一點時間,就能學到。所以剛到上海時,總是以寬容的心對待先上後下的情形。但睽違一年半載之後再度重逢,卻發現先上後下,同上同下的情形還是常太,不禁要懷疑究竟什麼是學習來的,什麼又是與生俱來的。

那天還看到令我難忘的一幕。當列車靠站時,我轉頭望向窗外,看到一堵人牆已圍住車門。外邊站著一個高頭大馬的外國男士。只見車門開啟,站台上的人們正要往裡頭擠進去之時,那位外國人突然滿臉怒容,一把抓住一個男生的胳膊。被抓住人抬頭瞪大眼看著他,臉上的表情不是生氣,只是驚懼和無盡的疑惑。

灑名片的男孩

他們總是像荒野中的鏢客突然出現,然後啪啪啪一路往乘客身上射出名片。名片上寫的是旅行社及訂票的號碼。中標的人早習以為常,好似每天都要來這麼一遭,便輕輕將名片彈到地上,留下一地的白色紙片。所以無論何時上車,總能發現散在椅上,落了滿地的名片,也算是蔚為奇觀。

倒是有一次,我身旁坐了一位讀書人,他被丟了一張名片之後,突然十分憤恨的抓起名片,卻有點阿Q式的往男孩的背影奮力振出,可惜名片太輕,而人已遠去。
蓝岛 2008-05-14 14:15:22

克麗詩汀餅屋
------------
这是广告语,谁付费买单就给你顺带便广播一下.
天下没有免费的晚餐.

formosan 2007-11-27 23:13:51

可以的, 請註明出處.

Lupin 2007-10-25 03:52:48

能轉載嗎?哈哈!這事在內地是正常的!看過一群人追火車嗎?哈哈!去上海站吧!天天演出!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