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28 08:58:55路痕

人生的長度和高度

很多人不明白,為什麼有那麼多傻子要折磨自己?沒事在那邊汗流浹背、氣喘吁吁...然後去挑戰一場馬拉松,要死要活地才終於完成了「壯舉」,跑那42公里?(把自己丟進沙發吹冷氣,一邊吃零嘴、追劇不好嗎?)

其實一場馬拉松就像人過的一生一樣。

一開始你只是個在地上爬行學走路的嬰兒,然後你終於可以危顛顛的去平衡靠自己雙腳支撐起身體,然後移動行走,然後加快速度,然後跑起來。

當你能跑起來之後,你的能力其實就可以用距離來度量。

一般人沒練過通常跑個五千公尺就覺得全身虛脫了。但如果你願意?便可以藉由訓練提升自己的肌力。五公里、十公里、以至半馬(21公里)。

訓練到能跑半馬時,並不表示你已經成功了。因為,那只是說你具備了長距跑者的基本條件。其實能跑半馬不一定能跑全馬(42.195公里),因為人類的正常體能大約是在32公里時會達到極限,所以前半馬的能力是靠平時的訓練養成,剩下最後的十公里則還要靠「意志力」來支撐。這就是馬拉松的成就感和迷人之處。

OK,你已經能跑完一場42.195公里的全馬了,接下來你可能會愛上馬拉松,想要挑戰十馬、二十馬、百馬或超馬?這個階段是把跑步變成生活的一部份,最大的挑戰已經不是體能的問題,而是花費在跑步的時間。

你如果沒有一個願意接納你這種為了跑步總是不見人影,回到家已經疲累到只能洗洗睡...的家庭,你還是不會變成一生的馬拉松跑者。因為你會退化,只是比別人慢;會受傷,那會讓你停止向自己的極限挑戰。但是你可以改換選手跑道成為把跑步習慣融入日常生活的健康人。

如果你能,你可以不用像那些沒有在運動的人一樣─面臨膝關節退化不良於行的老年,你甚至可以少了很多病痛的癯患,三高,心臟病,骨刺,失智...

這是人生的長度。如果人可以活八十歲,你願意的話,後面幾年你可以有機會帶著水果,去探望和你同齡的那些坐在輪椅或躺在病床,不愛運動的朋友。

我在跑了十多場全馬和兩場超馬之後,因為受傷退出了選手的行列。成為一個為了健康而慢跑的跑者。

昨天在跑步時,接到某詩刊社長的電話,說他們經過討論,一致認為我資歷和能力是適當的人選,想要找我任詩刊的總編輯。這是我寫詩這麼多年最大的一個肯定。我想也是因為我近兩年為這個詩刊寫「詩談」有關?但是我還是婉拒了。

詩的路也是人生的路,走得夠久、夠遠,自然會達到某一個高度。因為追求名利已經不是我人生的目標了,也不想在這時候去肩負一個詩刊的編輯和成敗責任,我想把時間花在做自己想做的事。沒有壓力的生活是現在過日子的原則...

還有很多山可以去爬,看看自己還有體力打幾年的籃球?自在和健康是我覺得最重要的要素,我想把時間花在有樂趣且有成就感的事物上...。如果跑不動了,我也可以去旅遊,安靜地坐著彈彈琴,畫畫,或在這裡寫寫貼文發發牢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