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12-18 11:26:06gaga

藍海策略-策略篇(下)

文章選自天下文化http://www.bookzone.com.tw/event/cb316/p03_01.asp

價值創新:藍色海洋策略的基石

 創造藍色海洋的成敗,完全取決於對策略的做法。陷於紅色海洋的公司只會延續傳統做法,亟於在現有企業領域裡建立可以自保的地位(注一)。藍色海洋的創造者卻不把競爭當做標竿(注二)。相反的,他們遵循不同的策略理念,追求我們所謂的價值創新(value innovation),這也是藍色海洋策略的基石。我們稱之為價值創新,因為這種策略不汲汲於打敗競爭對手,卻致力於為顧客和公司創造價值躍進,並因此開啟無人與之競爭的市場空間,把競爭變得無關緊要。(注一:杜拉克Peter Dracker[1985]發現,公司企業經常根據競爭對手的作為彼此競爭。)(注二:本書作者[1997]早已指出,專注於衡量和擊敗競爭會導致模仿,而非創新,經常造成價格壓力和進一步商品化。他們主張公司應該努力向顧客提供價值躍進,把競爭變得無關緊要。Gary Hamel[1998]辯稱,不論新舊公司,成功的關鍵都在於避免競爭,以及改造現有企業模式的能耐。他進一步強調[2000],成功的模式不是擺好架式準備應付競爭,而是設法繞過競爭。)

 在價值創新本身,「價值」和「創新」的分量同樣重要。沒有創新的價值,容易專注於漸進式的創造價值(value creation)。這種做法雖然可以改善價值,卻不足以在市場脫穎而出(注一)。沒有價值的創新,通常是由科技推動、屬於市場先驅或未來,經常超過顧客能夠接受和願意花錢購買的程度(注二)。因此,價值創新必須有別於科技創新和市場先驅。我們的研究顯示,創造藍色海洋的成敗關鍵,並非尖端科技,也不是「進入市場的時機」。有時這些因素確實存在,不過大多數並非如此。只有創新與實用功效、價格和成本配合得恰到好處,才能達到價值創新。如果未能用這種方式把創新與價值緊密結合,科技創新者和市場先驅經常淪為為他人作嫁,白白便宜別人。(注一:把創造價值作為一種策略概念過於廣泛空洞,因為沒有對應該如何創造價值界定範圍。例如,公司只要把成本降低百分之二,就可以創造價值。雖然這確實是創造價值,卻很難成為開啟新市場空間所需的價值創新。只要用更好的方法做類似的事情,就可以創造價值,可是如不摒棄舊事物、採用新事物,或用全新方法做類似事情,就無法創造價值創新。我們的研究顯示,為了追求創造價值的策略目標,公司經常專注於漸進式的改善營利。漸進式的創造價值確能創造一些價值,可是不足以使公司在擁擠的市場脫穎而出,並達到高效能業務。)(注二:Gerard J. Tellis和Peter N. Golder[2002]經過十年研究,發現只有不到百分之十的市場先驅成為企業贏家,百分之九十以上都在商場敗下陣來。)

 價值創新是對執行策略的一種新思考方式,而這種策略能夠創造藍色海洋和脫離競爭。重要的是,價值創新可以不理會競爭本位策略最通行的教條:價值─成本交換(the value-cost trade-off)。傳統思維認為公司可以用較高的成本,為顧客創造更大的價值,或用較低的成本,創造合理的價值。這種策略讓人必須在追求差異化或低成本之間做選擇。相形之下,企圖創造藍色海洋的人是同時追求差異化和低成本。

 現在回到太陽馬戲團這個例子。它創造的娛樂經驗,根本核心就在於同時追求差異化和低成本。它創辦之初,其他馬戲團只顧互相別苗頭,並藉著對傳統表演做一些變化,在日益縮小的市場儘量擴大占有率。它們的作為包括試圖爭取最出名的小丑和馴獸師,導致開支增加,卻未能對觀賞馬戲團的經驗造成實質改變。結果經營成本提高,營收卻沒有隨之增加,消費者對馬戲團的整體需求也不斷下降。

 太陽馬戲團使這些作為全部變得無關緊要。它既不是一般馬戲團,也不是傳統劇團,根本不在乎競爭對手怎麼做。馬戲團面對的根本問題,就是必須創造愈來愈刺激有趣的馬戲表演,這一行的競爭,基本上就是設法更巧妙地應付這種挑戰,以壓倒競爭對手。太陽馬戲團卻不理會這種傳統想法,試圖讓顧客同時享受到馬戲表演的驚險刺激有趣,以及劇場表演的精巧智識性和豐富藝術性。因此,它重新界定了問題本身(注)。藉著打破劇場和馬戲團的市場壁壘,太陽馬戲團不僅對馬戲團顧客,也對原來不看馬戲團的顧客群有了新的瞭解。這個新顧客群就是成年劇場觀眾。(注:我們的研究顯示,價值創新主要是為了重新界定某個行業最重要的問題,而不是對現有問題尋找解決辦法。)

 這種態度導致全新的經營概念,打破價值─成本交換,並創造出新市場空間形成的藍色海洋。不妨想想箇中差異。其他馬戲團只顧提供動物表演、招攬明星演員、劃出三個場子同時表演不同節目讓觀眾看得目不暇給、拚命在觀眾席兜售零食和紀念品增加收入。太陽馬戲團卻完全排除這些因素。傳統馬戲團長久以來把這些做法視為理所當然,從不質疑這樣做是否合乎時宜。但是,社會大眾對役使動物表演日益不以為然。此外,動物表演已成為馬戲團最大的開銷之一,不僅購買和飼養動物要花錢,還得負擔訓練、醫療照顧、圈養、保險和運輸費用。

 同樣的,馬戲團業拚命吹捧自己的明星,可是在大眾心裡,與電影明星相比,馬戲班子的明星實在不夠看。雇用這些明星的成本不小,對觀眾的號召力卻非常有限。同時設立三個場子,分別上演不同節目的做法也已落伍。這種安排不僅讓觀眾眼睛轉來轉去,不知道應該看哪裡才好,需要的表演人員也大為增加,成本相對提高。在觀眾席賣東西雖然看起來是增加收入的好辦法,可是這些東西的價格貴得讓觀眾不敢領教,即使勉強掏腰包也覺得當了冤大頭。

傳統馬戲團歷久不衰的魅力,只剩下三個重要成分:帳篷、小丑和傳統雜耍表演。因此,太陽馬戲團保留小丑,可是把他們的演出方式從胡鬧耍寶,變得更細膩和引人入勝。在許多馬戲團開始放棄帳篷,寧可租借演出場地之時,它卻採用更精美華麗的帳篷。太陽馬戲團知道帳篷的獨特風格,早已成為馬戲團魅力的象徵,因此它精心設計這種傳統馬戲團標幟,外表鮮艷奪目,裡面布置得舒適宜人,讓人回想起令人神往的大馬戲團時代。帳篷裡看不到以前的木屑和硬板凳。雜耍和其他驚險刺激表演也保留下來,可是分量減少,而且增加藝術氣息和智識品味,顯得更為典雅。

 太陽馬戲團更超越市場界限,向劇場表演尋求靈感,增加馬戲團之外的新成分,例如為節目編排出一套故事,同時加上豐富的智識性、充滿藝術氣息的音樂和舞蹈,以及製作好幾套節目。這些馬戲團業的空前創舉,都是借自另一種由真人表演的娛樂行業:劇場。

 例如,傳統馬戲團表演呈現的是一連串彼此毫不相干的節目,太陽馬戲團製作的每一套節目卻都有主題和故事,有點類似劇場表演。雖然這些主題故意弄得含含糊糊,卻為節目帶來和諧和智識性,又不致使表演潛能受到限制。太陽馬戲團也向百老匯舞台取經。例如,製作好幾套節目,而不只靠一套節目走天下。它也像百老匯演出一樣,每一場表演都有原創音樂和各種配樂,利用音樂推動視覺表演、燈光和動作,而不是反其道而行。這些節目也借用劇場和芭蕾舞的特色,充滿抽象活潑的舞蹈。藉著引進這些新成分,太陽馬戲團創造了更精緻的表演。

 此外,製作好幾套節目輪流演出,讓觀眾願意一再登門觀賞,也使得市場需求急劇增加。

 簡而言之,太陽馬戲團同時提供馬戲團和劇場精華,淘汰或減少其餘一切。它提供了空前功效,並創造出藍色海洋,也發明了一種新的真人娛樂表演形式,而這種表演與傳統馬戲團和劇場都有顯著不同。在此同時,藉著取消馬戲團許多最花錢的做法,它的作業成本大為降低,同時達到差異化和低成本的目標。太陽馬戲團更巧妙地根據劇場票價訂定門票價格,把馬戲團業的票價提高幾倍,可是價位仍能吸引習慣了劇場票價的大批成人觀眾。
 圖表1-2呈現支撐價值創新的差異化─低成本的強大效應。

 正如圖表1-2所顯示,創造藍色海洋是為了降低成本,同時為顧客提高產品價值。這是同時為公司和顧客製造價值躍進的方法。由於顧客得到的價值,來自公司向他們提供的產品功效和價格,而公司得到的價值來自產品價格及成本結構,因此,只有在產品的功效、價格和成本活動形成的整個體系適當搭配下,才能達到價值創新。這種顧及整個體系的做法(whole-system approach),使創造藍色海洋可以成為持久策略。也就是說,藍色海洋策略統合了公司各種功能性和作業性質活動。

 相形之下,像產品創新之類的創新活動,可以在次級系統階層(subsystem level)做到,而不影響公司的全面策略。例如,改革生產程序或許能夠降低公司的成本結構,加強現有成本主導策略,可是並不能改變產品的功效。雖然這種創新可能有助於穩固甚至提升公司在現有市場空間的地位,可是這種次級系統做法鮮少能夠創造新市場空間形成的藍色海洋。

 因此,價值創新不只是「創新」。這關乎涵蓋公司整個作業體系的策略(注一)。要達到價值創新,公司必須把整個作業體系定位於為顧客和公司達到價值「躍進」。如果沒有這種統合性的做法,創新仍將與策略核心脫離(注二)。圖表1-3概括呈現定義紅色和藍色海洋策略的重要特色。(注一:波特Michael Porter[1996]曾討論哪些策略屬於價值創新的做法,哪些不是。他宣稱雖然策略應該涵蓋公司整個作業體系,可是在次級系統階層仍可能出現作業改進。)(注二:波特指出,在次級系統階層出現的創新並非策略活動。)

 競爭本位的紅色海洋策略,認定企業的結構情況是固定的,公司必須在這個結構裡面從事競爭。這種想法根源於學術界所謂的「結構主義」(structuralist)觀點,或「環境決定論」(environmental determinism)。相形之下,價值創新基本上認為市場疆界和企業結構並非固定的,而企業角色的作為和想法能夠改造這種結構。我們稱之為「改造主義」(reconstructionist)觀點。在紅色海洋,從事差異化必須付出代價,因為各公司都秉持相同的「最佳做法」(best-practice)法則從事競爭。在這種情況下,公司的策略選擇只有追求差異化或低成本。但是,在改造主義世界,策略目標是打破現有的價值─成本交換模式,創造新的最佳做法法則,並因而創造藍色海洋。(有關這方面的進一步討論,請參考附錄B「價值創新:策略的改造主義觀點」。)

 太陽馬戲團打破馬戲團業的最佳做法法則,藉著跨越現有企業疆界並改造傳統做法,同時達到差異化和低成本。在經過這些消除、減少、提升和創造之後,太陽馬戲團還算是馬戲團嗎?還是應該稱之為劇團?如果它算是劇團,那麼它算是哪一種劇團:百老匯舞台劇、歌劇,還是芭蕾舞劇?這一點實在搞不清楚。太陽馬戲團進行的改造,對這些不同演出方式兼容並蓄,最後吸收了每一種表演形式的一些成分,可是又沒有完全採納其中任何一種形式。它創造出一個沒有競爭對手的藍色海洋,而這個新市場空間還沒有各方同意的行業名稱。

擬定和執行藍色海洋策略

 雖然經濟情況顯示建立藍色海洋日益迫切,可是一般認為公司一旦逾越現有企業空間,成功的可能性會降低(注)。這個問題關乎如何在藍色海洋獲得成功。公司在擬定和執行藍色海洋策略時,要怎樣才能有系統地盡可能擴大機會,同時盡可能減少風險?創造和掌握藍色海洋,是由儘量擴大機會和縮小風險的原則推動的,如對這種原則缺乏瞭解,藍色海洋計畫會更為窒礙難行。(注:雖然各方說法不同,一般認為進入新領域是危險的做法。例如,Steven P. Schnaars[1994]指出,與模仿者相比,市場先驅處境比較不利。Chris Zook[2004]也認為,脫離公司的核心業務從事多元經營很冒險,成功的可能性很低。)

 當然,任何策略都不可能毫無風險。機會和風險永遠隨著策略而來,不論是紅色海洋策略或藍色海洋策略都一樣。但是,目前企業環境很不平衡,嚴重偏向在紅色海洋求取成功的工具和分析架構。這種情況一日不改,紅色海洋勢必繼續控制公司策略計畫,雖然創造藍色海洋的必要性正益發迫切。一些有識之士一再敦促業者努力超越現有企業空間,業者卻置若罔聞,原因可能就在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