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6-05 09:25:11maybe
所得差距87年32倍 92年增為51倍 一縣市兩世界 貧富差距惡化
所得差距87年32倍 92年增為51倍 一縣市兩世界 貧富差距惡化
中國時報 2007.06.05
台灣的所得分配惡化速度驚人。中央研究院院士朱敬一指出,依財政部的綜合所得稅資料統計,若把全國分為二十等分,金字塔頂端五%的所得,與最底端五%的所得相比,這項差距在八十七年為三十二倍,到了九十二年增加為五十一倍,顯示台灣貧富不均的情況日益嚴重。
人口被迫回鄉 落得靠家養活
此外,島內各地區間貧富差距也拉大,甚至出現「一縣市,兩個世界」的差距;貧窮地區不但所得減少,且原來外流找工作的人口,因在外地找不到工作而回鄉,但最後都落得「靠家養」。
依主計處家庭收支調查報告,家庭所得以五分位計,最高二十%所得組是最低二十%所得組的六.○四倍。顯然,主計處的五等分位計,無法真正呈現台灣所得分配惡化的現實。
朱敬一指出,財政部的資料是以納稅人申報的所得統計而來,全國約有五百多萬戶;主計處家庭收支調查是採抽樣方式,每年樣本數約一萬三千個家庭,兩者性質不同。依財政部綜合所得稅資料,所得最高五%與最低五%的這個貧富差距,短短五年間由三十二倍擴大為五十一倍,惡化的速度非常驚人。可以想見,這幾年貧富差距不斷擴大是很明顯的趨勢。
進一步分析全國廿三縣市的所得分配,可看出縣市間、甚至同縣市內部差距也在拉大中。
竹科一戶所得 高過二三十戶
拿當紅科技業群聚的新竹市來看,就能看出端倪。九十四年,新竹市五等分位的家戶可支配所得差距是六.六九倍,九十三年更高達九.八五倍,遠高於全台平均數。新竹科學園區附近的幾個里,例如科園里、仙水里,「一戶的所得,經常是同個里中二、三十戶家庭所得的總和。」
新竹市九十四年家庭可支配所得為一○九萬二四二七元,比起九○年減少一個百分點,但同期的新竹縣卻大幅增加十四%,目前水準已逼近新竹市,原因是高科技新貴搬來住了。
隸屬新竹縣的竹北市,是近年新興都市,和新竹市不過隔了一座頭前溪橋,開車十分鐘就可以到,由於竹北市原本多是大片荒地,可以做整體新開發案,因此成為科技新貴聚集的住宅區。目前街道就像台北市的仁愛路、信義路區域一樣,規畫寬闊現代,大型的餐飲服務業林立,最熱鬧的地方可見四、五十家時髦店家一整排排開。
窮鄉愈來愈窮 台東尤其明顯
新竹市的家庭可支配所得,在全台排名第二,是個因科學園區而富裕的地方。新竹市主計室課長朱宜寧分析,在新竹縣,貧富差距就很大,因為新竹縣是個農業縣,傳統農家很多,科技新貴只集中在新竹縣的特定地方,對照落差更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