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5-04 23:42:05棲雲
{旅行感覺}龍舌蘭科的南島另一章,瓊麻
瓊麻,也曾是從恆春半島抽絲剝繭出的強韌力道。
來自中美洲的瓊麻,隨美國領事達文西的引進,於1901年登陸台灣;1902年,日本技師將瓊麻移植到恆春半島進行試驗,成效良好(瓊麻適合生長地:北緯25~26,年均溫攝氏22度以上,年雨量不超過1500公釐,喜向陽與通風之生育地);因此日本株式會社在1912年於恆春鎮龍水里草潭路設置了恆春麻場,就在我們現在來到的地方,開工後帶動了瓊麻工業的發展。
麻場用以採纖製纜的來源,主要是龍舌蘭科的綠葉種瓊麻,這種多年生草本纖維作物的肉質劍形葉片,更富含不吸水性的纖維,故背廣泛應用在製作船隻纜繩、漁網等處,當年生產除本省自用外,亦可外銷日本與東南亞等國。
因恆春半島為珊瑚礁半島,土壤貧瘠,故灌溉便利之地多用作種植西瓜、洋蔥及水稻等作物,丘陵地區才廣植瓊麻,而瓊麻旺盛的生命力恰可與多颱多風的半島互相較勁,因此風雨中儘管瓊麻的劍形葉片或有折損,但往地上草叢間仔細一找,說不定就可看見那些葉初生、貌如筍的小瓊麻們!而此地產製的麻質堅韌優良,更與恆春半島風勢強烈且多晴天的氣候息息相關,此後將近五十年的時間,恆春成了全台瓊麻工業的重鎮地,並與1912年從日本引進且在車城一帶試植成功的洋蔥、港口茶,譽為「恆春三寶」。
直到人造纖維問世,尼龍繩快速取代麻繩,麻業日趨式微;1995年恆春麻場正式更名為瓊麻工業歷史展示館。
說的雖然是瓊麻的歷史,但在瓊麻工業歷史展示館園區所見,卻是各式各樣的龍舌蘭科植物。許是接手管理的人的特別用心吧,將原本單一品種的瓊麻,擴展為讓來到這裡的人們,以瓊麻為一引介,進而認識更多與生活相關的龍舌蘭科園藝植栽。
讓人驚詫的是,這個地方對於「原有建築物」的尊重與保留方式。
在一個既有的歷史場域上要進行新時代的重新詮釋,最令人恐懼的無非是藉整頓名義進行翻修式的改造,一旦經此程序,再次呈現眼前的就已經是另一個不同的甚至是全新的個體,所承襲的,無非是「仿」既有外觀的新結構。
對恆春地區瓊麻生產貢獻良多的自動採纖機與各項製程,能在空間整齊清爽又古意盎然的廠房裡一目了然;乾淨整齊的空間裡,一台台的機具記憶著曾經勞碌過的風華歲月,待年歲已大,就留在這裡安安靜靜地養老吧!
光,能無所顧慮地穿過窗玻璃,不像大多數不再營運的廠房上窗,長年的閉鎖,厚厚的塵埃塞滿縫隙。
鐵軌與地磅因何衍生?無非為了往返瓊麻園與麻場之便。當年瓊麻多種植在鄰近西海岸的台地,眾多原料要運到地勢較低漥的麻場來產製,最省事的方法無非利用現有的高低差地勢鋪設鐵軌,將收成的麻葉運送至此進行採纖等作業,省下不少人力與時間。
在這片露天曬麻場前,時光安靜了下來,又或說開始流動。
總而言之,面對一排排整齊、走過多年晴陽風雨而沾染銹蝕氛圍的曬麻架,絕對是讓人震撼的景象。就在我們站定的場域,往前推算幾十年前,同樣在恆春半島的烈日下,眼前是一片茫茫麻色,從綠葉瓊麻採出的纖維曬在這裡,藉由恆春半島的特有強風,使一批批的麻絲較易晾乾且能保持清潔…
園區還能看到以珊瑚礁石為材質,周圍砌以紅磚的建築殘蹟,儘管已是斷垣殘壁,但園方還是細心地架設觀賞步道,可以讓來到這裡的人們以不破壞建築殘蹟的方式,親近古老的時光。
然後,在草坡上矗立的一座鳥居,震懾了心神。
鳥居,是日本神社的一部份,原本曾蓋建神社以奉祀日本的稻荷神祇,後面依然留有神廟遺址,光復後人們雖曾改奉土地公,但終荒廢。在日本曾看過無數鳥居的我,都沒有此時來得感動,也許,是因為儘管是日式文化,但這卻是在自己生長的島嶼上,曾經與自己同血液的島民所共同走過歲月的緣故吧。而且,在瓊麻的歲月裡,在這裡工作度日的人們,不論島民或是日本人,都曾受日本稻荷神祇的庇護。
原日本人所建的單身宿舍,因歷經歲月洗鍊而殘破,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於是在民國76年時,依照原建築造型整建之,裡頭展示與瓊麻有關的記憶,有瓊麻文獻書刊外,還有瓊麻的成品及半成品展示,佐以世界及台灣植麻分布圖,更有老照片與復原當年麻場盛況的模型。看著這些風華的歲月紀錄,再回想方才經驗過的種種殘蹟,不禁覺得,儘管我所拍下的是斷垣殘壁,也會因為這裡的種種展示與尊重的心意,而增添許多色彩。
◎恆春半島上的不期而遇
當年滿山遍野栽植的瓊麻,其實是大肆砍伐海岸林而來。當瓊麻產業因人造纖維興起而消褪、加以政府劃定「生態保護區」後,瓊麻的身影從半島上大量褪色,許多原生植物得以逐年探頭。
看過瓊麻工業的興衰歷史後,當您在大叢的白水木、草海桐或高位珊瑚礁之間,驚見聳天的瓊麻的長條花軸時,說不定會會心一笑,因為,忽然有種和歷史不期而遇的感覺!
來自中美洲的瓊麻,隨美國領事達文西的引進,於1901年登陸台灣;1902年,日本技師將瓊麻移植到恆春半島進行試驗,成效良好(瓊麻適合生長地:北緯25~26,年均溫攝氏22度以上,年雨量不超過1500公釐,喜向陽與通風之生育地);因此日本株式會社在1912年於恆春鎮龍水里草潭路設置了恆春麻場,就在我們現在來到的地方,開工後帶動了瓊麻工業的發展。
麻場用以採纖製纜的來源,主要是龍舌蘭科的綠葉種瓊麻,這種多年生草本纖維作物的肉質劍形葉片,更富含不吸水性的纖維,故背廣泛應用在製作船隻纜繩、漁網等處,當年生產除本省自用外,亦可外銷日本與東南亞等國。
因恆春半島為珊瑚礁半島,土壤貧瘠,故灌溉便利之地多用作種植西瓜、洋蔥及水稻等作物,丘陵地區才廣植瓊麻,而瓊麻旺盛的生命力恰可與多颱多風的半島互相較勁,因此風雨中儘管瓊麻的劍形葉片或有折損,但往地上草叢間仔細一找,說不定就可看見那些葉初生、貌如筍的小瓊麻們!而此地產製的麻質堅韌優良,更與恆春半島風勢強烈且多晴天的氣候息息相關,此後將近五十年的時間,恆春成了全台瓊麻工業的重鎮地,並與1912年從日本引進且在車城一帶試植成功的洋蔥、港口茶,譽為「恆春三寶」。
直到人造纖維問世,尼龍繩快速取代麻繩,麻業日趨式微;1995年恆春麻場正式更名為瓊麻工業歷史展示館。
說的雖然是瓊麻的歷史,但在瓊麻工業歷史展示館園區所見,卻是各式各樣的龍舌蘭科植物。許是接手管理的人的特別用心吧,將原本單一品種的瓊麻,擴展為讓來到這裡的人們,以瓊麻為一引介,進而認識更多與生活相關的龍舌蘭科園藝植栽。
讓人驚詫的是,這個地方對於「原有建築物」的尊重與保留方式。
在一個既有的歷史場域上要進行新時代的重新詮釋,最令人恐懼的無非是藉整頓名義進行翻修式的改造,一旦經此程序,再次呈現眼前的就已經是另一個不同的甚至是全新的個體,所承襲的,無非是「仿」既有外觀的新結構。
對恆春地區瓊麻生產貢獻良多的自動採纖機與各項製程,能在空間整齊清爽又古意盎然的廠房裡一目了然;乾淨整齊的空間裡,一台台的機具記憶著曾經勞碌過的風華歲月,待年歲已大,就留在這裡安安靜靜地養老吧!
光,能無所顧慮地穿過窗玻璃,不像大多數不再營運的廠房上窗,長年的閉鎖,厚厚的塵埃塞滿縫隙。
鐵軌與地磅因何衍生?無非為了往返瓊麻園與麻場之便。當年瓊麻多種植在鄰近西海岸的台地,眾多原料要運到地勢較低漥的麻場來產製,最省事的方法無非利用現有的高低差地勢鋪設鐵軌,將收成的麻葉運送至此進行採纖等作業,省下不少人力與時間。
在這片露天曬麻場前,時光安靜了下來,又或說開始流動。
總而言之,面對一排排整齊、走過多年晴陽風雨而沾染銹蝕氛圍的曬麻架,絕對是讓人震撼的景象。就在我們站定的場域,往前推算幾十年前,同樣在恆春半島的烈日下,眼前是一片茫茫麻色,從綠葉瓊麻採出的纖維曬在這裡,藉由恆春半島的特有強風,使一批批的麻絲較易晾乾且能保持清潔…
園區還能看到以珊瑚礁石為材質,周圍砌以紅磚的建築殘蹟,儘管已是斷垣殘壁,但園方還是細心地架設觀賞步道,可以讓來到這裡的人們以不破壞建築殘蹟的方式,親近古老的時光。
然後,在草坡上矗立的一座鳥居,震懾了心神。
鳥居,是日本神社的一部份,原本曾蓋建神社以奉祀日本的稻荷神祇,後面依然留有神廟遺址,光復後人們雖曾改奉土地公,但終荒廢。在日本曾看過無數鳥居的我,都沒有此時來得感動,也許,是因為儘管是日式文化,但這卻是在自己生長的島嶼上,曾經與自己同血液的島民所共同走過歲月的緣故吧。而且,在瓊麻的歲月裡,在這裡工作度日的人們,不論島民或是日本人,都曾受日本稻荷神祇的庇護。
原日本人所建的單身宿舍,因歷經歲月洗鍊而殘破,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於是在民國76年時,依照原建築造型整建之,裡頭展示與瓊麻有關的記憶,有瓊麻文獻書刊外,還有瓊麻的成品及半成品展示,佐以世界及台灣植麻分布圖,更有老照片與復原當年麻場盛況的模型。看著這些風華的歲月紀錄,再回想方才經驗過的種種殘蹟,不禁覺得,儘管我所拍下的是斷垣殘壁,也會因為這裡的種種展示與尊重的心意,而增添許多色彩。
◎恆春半島上的不期而遇
當年滿山遍野栽植的瓊麻,其實是大肆砍伐海岸林而來。當瓊麻產業因人造纖維興起而消褪、加以政府劃定「生態保護區」後,瓊麻的身影從半島上大量褪色,許多原生植物得以逐年探頭。
看過瓊麻工業的興衰歷史後,當您在大叢的白水木、草海桐或高位珊瑚礁之間,驚見聳天的瓊麻的長條花軸時,說不定會會心一笑,因為,忽然有種和歷史不期而遇的感覺!
士大夫
2007-02-10 20:15:57
有办法使它在短时间内死亡,或者是摧毁吗???
For 士大夫,
何以你想這樣問?
我想,方法一定有的,
然而曾經站上歷史現場的我,
更想知道你提問的緣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