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0-29 11:39:04財金研究牲

台商:對他們軟一點 什麼都好說


更新日期:2007/10/29 04:39 記者: 梁東屏/胡志明市報導
 越南近些年來經濟飛速成長,許多外資紛紛搶進,單以台灣的企業來說,四、五十人的越南投資考察團,每月至少有三、四個,零散小團更是不計其數。


 只不過這些考察團都會被提醒越南有罷工的頭疼問題。以台商最為集中的平陽省為例,大小台商約有四百至六百家,80%都有被罷工的痛苦經驗。


 到越南設廠前後已經15年,「美麗華強化玻璃國際有限公司」負責人張光輝表示,「越南工業區內只要有一家開始罷工,別家也會跟著罷,所以我相信工業區內的每一家都有經驗」。


 胡志明市的台商廖育珠也同意這個說法。她表示許多遭罷工的工廠都傾向於不聲張,盡量低調快速解決,特別是為知名廠牌代工的,尤其忌諱傳出罷工,因為國際品牌會認定罷工涉及人權問題。


 在越南經營生產事業,是否能夠避免罷工呢?張光輝認為雖然並非不可能,但確實很難,「因為越南工人罷工的理由千奇百怪,防不勝防」。


 「美麗華強化玻璃」對員工的照顧可謂盡心盡力,但四年前還是因為提供午餐的問題而被罷過一次工。當時是越南政府規定企業不能再發午餐費,而是應該為員工提供午餐,結果引起工人反彈。張光輝的太太石美麗表示:「其實政府是好意,因為工人領了餐費會省下來,有些工人餓得連搬塊玻璃都搖搖晃晃」。


 張光輝認為,薪資問題是越南工人罷工的最重要理由。在越南的日、英、美廠家付給工人的薪水一般較台商多出30%到40%,所以遭到罷工的情況雖然不是沒有,但在比例上卻比台商低很多。


 越南台商的普遍作法是緊盯政府公布的基本工資,雖然不會少付但也不肯多給。更糟糕的就是越南政府動作緩慢,每次調整薪資都是傳言先滿天飛,政府卻遲遲沒有公布,耐性不足的工人就採取罷工手段逼企業主動作,而台商老是在等政府先公布,屢屢遭到罷工,也就不奇怪了。


 除了薪資之外,跟工人的溝通也是很重要的一環。辦法就是安排親信人員進入工團(工會),切實掌握工團動態,防範於未然。


 此外,企業主也應該將心比心,主動注意工人的伙食、福利、工作環境,讓工人切實感到企業對他們的關心。


 張光輝特別以他的經驗指出,越南人很愛面子,所以千萬不能打罵工人,「我的經驗是越南人最難敵溫情攻勢,對他們好一點、軟一點,就什麼都好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