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8-19 14:38:51尚未設定

配樂大師─艾默.柏恩斯坦(上)

電影配樂大師 Elmer Bernstein 2004年八月十八日下午二點在洛杉磯家中病逝,享年82歲.

一九二二年四月四日在美國紐約出生的柏恩斯坦一生共獲得十四次奧斯卡提名,得獎作品是「我愛蜜莉」,膾炙人口的作品有「梅崗城的故事」、「豪勇七蛟龍」和「純真年代」等。


名言:我從事電影配樂半世紀的最大感想就是:千萬不要相信劇本,因為我看過好劇本拍成了大爛片,也看過爛劇本拍成了經典電影,不管劇本好不好,最重要的就是最後完成的電影。每次我要接下電影配樂工程時,一定會問:「這裡加音樂是希望達到什麼目的?」因為電影音樂基本上就是感情藝術,一定要事先搞清楚導演到底要觀眾感受到什麼,那才是最重要的創作考量。(取材自Jim Steinblatt, The Man With The Golden Score)

艾默.柏恩斯坦堪稱是好萊塢最富傳奇色彩的作曲家,十四次的奧斯卡提名紀錄不算頂尖,但是很少人像他一樣,不但在七十高齡之後還持續有力作上市,同時還主導創立「電影音樂社」,積極規畫成立電影音樂的博物館及資訊中心,一方面保存電影音樂的珍貴史料,同時也加強電影音樂的流通和保存。

柏恩斯坦曾經自創了AMBER唱片公司,將一些電影音樂大師的珍貴作品重新整理灌錄出版,柏恩斯坦認為早期的經典電影音樂作品受限於當時的科技和經濟條件,或許是單軌收錄,或許是根本沒有出版唱片也沒有保存工作母帶,重新出輯,就是保存和推廣電影音樂最好的方式之一。

柏恩斯坦的祖先分別有俄國和匈牙利的血液,他的祖母熱愛電影,雖然祖母不會說英語,不過當時都是默片,所以影響不大,因為電影中的人物都不會開口說話。七、八歲的時候他就常跟著祖母去看默片,一看就迷上了,從此就養成習慣,只要一到星期五晚上他就一定要在電影院裡耗上一個晚上。

柏恩斯坦的父親是英語教師,卻一直有個歌星夢,母親則是「鄧肯舞團」(Isadora Duncan Company)舞團的舞者。柏恩斯坦從小就展現多方面的才藝,很會畫畫,得過不少獎,也參加過芭蕾舞蹈表演,九歲開始學鋼琴,十一歲時到巴黎住了一年,因為語言不通,沒有什麼地方去,只好專心練琴。十二歲那年,他的鋼琴教師翁席雅特.米契森(Henriette Michelson)覺得他的天分已經發揮得相當俐落了,就直接帶他去認識一位當時還不有名,後來卻成為一代宗師的年輕作曲家艾朗.柯普蘭(Aaron Copland),那次的見面改變他的人生方向。

那一天,米契森帶他到柯普蘭的紐約寓所,要他彈一兩首自己創作的曲子,然後就直接問柯普蘭說:「你覺得這個孩子有沒有天分?」柯普蘭回答說:「我不知道,但是我們可以安排一些好玩的課程來測試看看。」於是柯普蘭就指定自己的弟子以瑟拉.史托威茲(Isreal Sitowitz)傳授他作曲學,柯普蘭也親自教授他和弦、對位法和其他樂理,所以他一直認為自己創作的音樂應該就是音樂廳裡要演出的音樂。

少年時期的柏恩斯坦最大心願就是做一位鋼琴演奏家,先後在茱麗亞音樂學院及紐約大學的音樂教育系求學時,從來沒有想過音樂創作的事,但是入伍服役卻改變了他的人生。

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二十一歲的柏恩斯坦被徵召到陸軍航空隊服役。音樂家從軍基本上是英雄無用武之地,還好,軍方考量了他的音樂專長後,分發到陸軍電台工作,除了替一些知名音樂編曲之外,不時還要替電台自製節目作曲,也接下了不少宣傳短片的配樂工作。在那之前,他根本不知道電影配樂是怎麼回事,為國奉獻卻意外學到一生受用不盡的好本事,他覺得實在好玩極了,因為三年軍中生活下來,他創作了近八十首樂曲。

退伍之後,柏恩斯坦還是想繼續圓他的鋼琴家夢想,但是工作很難找,即使有在軍中廣播電台的經驗,還是很難打進一般商業電台。後來他的朋友米拉.藍培爾(Millard Lampell)製作了聯合國的紀念以色列停火協定慶祝音樂會Sometime Before Mornin,找上他作曲,剛巧哥倫比亞電影公司的製片人席尼.布區曼(Sidney Buchman)也出席了這場音樂會,很喜歡他的作品,就邀他到好萊塢發展,一連創作了「周末英雄」(Saturday Hero)和「馬龍小子」(Boots Malone)兩部電影音樂,了解了電影音樂的創作形式及執行細節後,正打算大展手腳,卻爆發了好萊塢的黑名單事件。

當時美國極右派參議員麥卡錫成立了一個「非美活動委員會」,全面清查在好萊塢臥底,散播共產主義思想的的左派影人,一列入黑名單,就喪失了工作機會,不少影人因而被迫要出賣「同志」。當時哥倫比亞公司的總裁哈瑞.柯恩飽受白色恐怖的壓力,一直鼓動旗下影人出面檢舉,特別是他的搖錢樹布區曼,但是布區曼堅持不肯,最後被判罰鍰一百五十美元及一年緩刑,布區曼因此被掃地出門。連帶的,柏恩斯坦也因為平常言語中就很同情工農階級,也連帶受到牽累,被哥倫比亞請出了公司大門。

剛開始過流浪飄泊歲月時,柏恩斯坦抱持只要有機會就不輕言放棄的生活原則,在第三部作品「猛然一驚」(Sudden Fear)中突破好萊塢定性傳統,以輕快的現代音樂素材來表現戲劇情感,廣獲好評。柏恩斯坦雖然算不上是黑名單中人,但是多少也被染灰了,大老闆在聘用他之前總是多所顧忌,所以過了幾年很不得意的日子,只能偶而替一些三D立體電影(如「月球上的貓女郎」[Cat Women On The Moon]),或粗製濫造的B級電影「匆匆人生」(Make Haste To Live)和「永恆的海」(The Eternal Sea)配樂,這些作品給的片酬很少,所得只能勉強糊口,影片的發行成績更差,心血根本沒人欣賞,完全談不上成就感。

潦倒不堪的他,一度只好靠著友情贊助,以不掛名的方式替電影操刀配樂。喜劇紅星丹尼.凱(Danny Kaye)夫婦演藝生涯的顛峰作品「金殿福星」(The Court Jester)就是他隱姓埋名了六個星期的完成的作品。此外,他也憑著高明的琴藝擔任電影「奧克拉荷馬」(Oklahoma)配樂現場的鋼琴演奏家,因此認識了艾妮絲.地密爾(Agnes DeMille)。

艾妮絲地密爾是大導演西席.地密爾(Cecil DeMille)的侄女,當時地密爾剛拍好了電影「十誡」(The Ten Commandments),但是他長期音樂合作夥伴作曲家維克多.楊(Victor Young)遽逝,地密爾雖然是好萊塢一代豪傑,但也是有名的小心謹慎的製片家,和他一起工作非常值得,好像在從事一椿大工程。但是地密爾對柏恩斯坦並不很信任,要他先為一段劇情作曲配樂,通過考驗後,還不肯就此宣布要聘他做電影配樂家,也不找他簽約,而是要他一個星期接一個星期到片場來工作,有時候寫歌,有時候寫曲,就這樣工作了整整了一年,完成了「十誡」的電影配樂。

「十誡」不是柏恩斯坦的代表作品,因為電影拍得氣勢雄渾,觀眾很難忘記卻爾登.西斯頓(Charlton Heston)扮演的摩西手杖一揮,紅海就分成兩半的壯觀場面,地密爾當時特別要求柏恩斯坦的音樂一定要有飛快前進的速度感,甚至在錄音間裡一直叮嚀要快要再快,讓柏恩斯坦承受了相當大的壓力。「十誡」中最困難的一段音樂就是有關「神」的主旋律,柏恩斯坦就完全不知道該怎麼來表達了。還好,執行製片告訴他:「急也沒有用,就等著神蹟顯現,一切都會解決的。」隨著「十誡」的全球賣座,柏恩斯坦終於走出了灰名單的陰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