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0-27 17:46:34fianse

gossip218:公民教育

一直在想,身為公民教師的我與其他老師在看待事情上,有何不同?

後來逐漸發現,確實存在許多不同。

比如說,我比較重視程序正義或者說規則的合理性,其他老師習慣便宜行事。我一直認為法治勝於人治。所以凡事講理,但也要建立合理的制度來因應。不能率性而為。

像今天我們學校召開了一個會議,討論議題是「可否使用本校的急難救助金用來補助二年級學生部分低收入戶參與露營活動?」

身為專任教師的代表,我詢問了其他專任教師後,大家主要的意見在於名目似乎不當,因為急難救助金本來就是救急不救窮,我個人也蠻認同的。

與會之後,和其他同事討論,我試著表達該議題似乎不符合急難救助金的設置精神,因此雖然是為了幫助學生,可是日後如果真的有發生重大急難的的學生需要幫忙,屆時又該如何?畢竟財源來自教師樂捐,名目又是急難救助,怎麼能用一句「幫助學生」就輕易帶過呢?

也許是時間較為匆忙,一位同事急著進行表決。我表示不妥。因為既然該議題與急難救助金設置精神不符,又如何能進行表決呢?

另外,根據章程的規定,我們這些與會人士都不是當然委員,根本就沒有表決的權利。於是我在充分表達專任教師的意見後,就決定離席。

經過這四年多來,我回想大大小小的事,我發現我總是站在批判的角度在看事情,不太能接受「便宜行事」的任意而為。我厭惡人治的任意而為,渴望建立法治的長治久安。有人總說,只要結果是美好的,又何必太在意過程的正當與否?那麼政治人物不太願意守法,甚至喜歡玩法,法律的設置精神可以被他們任意的曲解,也就可以被理解了。

我們國中小老師對於「守法」的基本態度,也許才是種下政治人物玩法的前因吧。

難怪,公民教育的道路是這麼漫長!如果連「守法」這件基本的事,都能在美麗的口號下被輕易放棄,那麼,我只能繼續扮演黑臉吧。

kokoli 2008-10-30 23:20:11

批判者有存在的必要。

有了批判者,才能發現敷衍及感情用事。
也許不太討喜吧,可是真的能多給人一些理智。

敝校有一位我很欣賞的公民老師,在許多處理學生事件及師生衝突中,一值扮演著苦口婆心"教育老師"的角色。

也許老師滿腹熱忱,可是真的要懂淂法律的程序及自我保護的方法。否則當情勢不站在自己身邊,就只能痛心師道沉淪,也一併澆熄了教育的熱情,那是多可惜的事!

版主回應
也許批判是我的天性吧。 2008-11-02 14:4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