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5-28 22:51:47紅愀鵲

生死疲勞


生死疲勞

 

最近看書有一種近似狂妄的氣度,非要很快地追完,可能太容易的就會把所有的書都想一次啃完,讀的就像沒有明天一樣,尤其那種長篇,真不知道是要挑戰甚麼,或許是一種沉迷,或許是一種投入,但也是種朝聖吧,不過最近的看書上癮症候群我想應該不是壞事,除了對眼睛比較不好之外,應該都影響不大.

 

莫言的書是從之前就知道的,食草家族後就愛上了這風格,記得那陣子也看了一些,但很快地沉迷日系作家,就先看了那些更老的經典,但當然一部分也是因為之前先看了高行健,深刻的覺得應該莫言可以後面一點點看,還有余秋雨,看的書實在是太雜,甚麼都看一點,葷素不忌,不過言情小說大體上我從來不看,所以太巴辣的書我也不太碰,因為深怕看完後浪費了那應該做些重要的事情,或是看更重要的書,抑或是放空的寶貴時間,每每看到廢物,心中會大罵,然後繼續找一本更好的洗刷那個怨氣,這樣的看書習慣有點過分了,但或許這就是個人特質,偏好強迫症而已.

 

那天看到一個作者說他的書很容易看中學生也可以輕易的2-3小時就看完,其實我會很疑惑的是,這麼容易就看完,那我為何要買你的書!?這有時候會讓我很深思,我喜歡看那種會讓我想要買回家,可以一看再看的書,這樣的書籍雖然不多,很多人說有些書不同的年紀看會有不一樣的想法,但之於我,很少書會被我拿出來一看再看,目前都只有那種勵志叢書或是漫畫經典...,個人素質很低落,不太愛把大部頭的書拿出來看兩次,人生的時間要花在先把第一輪看完,那就已經很難了!!

 

追完了生死疲勞,我實在很疲勞,應該有整整12小時吧,只是分了兩天,因為實在某些部份太沉重,其實是因為自己的感受沉重,寫的其實很輕快,節奏上算是順暢的,而且不太拖戲,很可以體會43天寫完55萬字的心情,實在太厲害,就像書中說到他可能是地域的書記官,這點上我完全不覺得是編造,誰人可以如此,我想那個故事應該在骨子裡很久了,就如同莫言自己說的:這書我醞釀了43年阿,只是用43天寫出來!!我也是相信的,因為這書中真的太多串接了莫言過去的作品,就書體而言真的是一部很奇妙的作品,把自己也寫了進去,但又是用別人的眼光看著自己,天才阿,我只能這樣說,難怪這個作品會得到諾貝爾文學獎,我想說不定送審別的還不一定會上,不過對於這部作品我想是因為真實的反映了許多中國的狀態,生命,歷史,宗教,民俗,文化等等.

 

「生死疲勞,從貪慾起,少欲無為,身心自在。」取名的涵義應該就完成了整本書的最大意義,其實中間的因果輪迴,及劇情的鋪陳安排,無不是呼應著這些,而投胎的過程中其實就是要漸漸的接受生命的歷程,不恨不怨,然後才可以超脫,如果帶有一點甚麼,就還是要再來的啊,但也在書寫的其中告訴我們,生而為甚麼就好好地做甚麼,否則就會做成了四不像,但不論如何都要讓自己持善,那才是最好的,不過有的就是天性了,那似乎也無法改善,所以只能又說回因果了,只是這劇情的串接跟書寫的模式很像古時候的說書一般,借用這樣的書體,破題章節就說明劇情,就是紅樓夢的那種模式,似乎也是很棒的一種題綱,只是疑惑著為何要設定這樣的輪迴程序,就是我比較疑惑的,但這就是設計吧,畢竟所有的牲口都是與人貼近的,都是跟人最有關係的,而最後才成了猴,然後就成了人,只不過這人就來的似乎是亂倫了,但如果在生命輪迴的道途上,人也是動物的基礎下,其實哪有甚麼亂倫!?就是生物本能.

 

也或許因此很多人對於莫言的書寫有諸多意見,但是書寫畢竟就是書寫,不代表個人人格也是如此,有時候真的不需要用人性的一面去看待作品,尤其當寫的是魔幻寫實的狀態,你能期望有甚麼正常的邏輯跟理路呢!?遇到飢荒人連人都吃了,那有甚麼邏輯可言,有時候就是那個時間,那個點,那個事件的背景而已,也因此這書中的時期就完整記錄了土改,文革,大躍進,飢荒的時間點,生生的紀錄下的悲劇,大中國的悲傷,其實就是在這其中讓我沉重的無法一直讀下去的因素,太痛苦於那個時間,到底生命是如何的水深火熱阿,人不人,子不子,批鬥的生命,掙扎的魂魄,太血淋淋,雖然沒有看見,但看太多可怕的歷史紀錄,紀載著那個悲慘的人間煉獄,在那個時間.

 

愛著的不是結構,不是劇情,是文字,有些人的文字就是有一種魔力,不知道怎麼形容,他寫著你就看到畫面,他寫著你就讀到情感,他寫著你就跟隨著流下了眼淚,那就是一種書寫的工底,那個韻,那個味,那麼深深的吸引著,不一定要寫的詞藻華麗,不一定要寫得冠冕堂皇,就這樣淡淡的,你就品到了味,看見了光,遇見了那個嚮往,懂不懂!?看了就會懂,文字就是有那種令人活在其中的力量.

 

看完生死疲勞其實我很需要呼吸,需要一點點思考的空間,因為其實就是那淡淡的讓你知道生命,生,死,疲勞,而那個很深刻的做愛的姿勢,在那都是背對倍的都是狗的做愛之後,終於可以正面作愛了的那個劇碼,我還在思想著那個邏輯,是因為一種鄙棄,認為你只是一個動物,後來才漸漸地接受了,知道從來都是愛,所以接受了,所以可以用一種人的姿勢擁抱!?"死去的人難再活,活著的人還要活下去,哭著是活,笑著也是活.這是我的朋友經常對她老伴兒說的話"或許是因為原諒了那一切吧,所以才願意:"從今以後我們做人吧"

 

"您用一根西門鬧的雞巴,把這個簡單的世界戳的多麼複雜"這句話一直盪在整個故事中,太深刻,太狂妄,太因果,而張力太盛,讓人心慌,但也成就了整部大作的荒唐與精彩.

 

 另外有一篇專門的評論寫得很好,我比較像個人的絮語,有興趣的可以自己看,大概就是這樣,不然就是...去看書,你就知道多好看:https://cn.nytimes.com/culture/20121013/c13spenceonmoyan/zh-hant/

 

《生死疲勞》,尋根文學作家莫言的代表作之一,在2006年出版,這本小說以各種動物的眼界描述了20世紀中後期的中國農村農民土地的關係變遷,[1] 2009年,這本小說獲得紐曼華語文學獎,英文版在2008年首次發行。[2]據莫言介紹,書名「生死疲勞」來自佛經中的一句話:「生死疲勞,從貪慾起,少欲無為,身心自在。」

 

莫言認為他的寫作並「不限於黨派,作家不為黨派服務」,而是「站在人的立場,寫人的情感、人的命運」,他的小說是「大於政治的」;媒體以他出國與否去判斷其是否愛國,是非常片面的事情

內容簡介

這是一部關於鄉土中國當代史的大敘述。 
也是一部豪情壯闊、充滿自由自在性格的小說。

  一.《生死疲勞》敘述了1950年到2000年中國農村50年的歷史,圍繞土地這個沉重的話題,莫言闡釋了農民與土地的種種關係,並透過生死輪迴的藝術圖像,展示了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農民的生活和他們頑強、樂觀、堅韌的精神。 
  ──在這個大?述裡,有家族的仇恨,有情欲的糾葛,有驚人的貧困和匱乏帶來的焦慮,有狂熱的理想國追求的幻滅和失落,有新的市場化之下鄉土中國的新希望、困擾和挑戰……

  二.這是一部向中國古典小說和民間?事致敬的大書。在這次的「認祖歸宗」儀式中,小說將六道輪迴這一東方想像力隱沒在全書的字裡行間,寫出了中國農民對生命無比執著的頌歌和悲歌。

  三.在莫言對偉大古典小說呼應的那一刻,聆聽到了「章回體」那最親切熟悉的聲音;莫言承受著生死疲勞的磨礪以及冤纏孽結,將中國人百感交集、龐雜喧嘩的苦難經驗化為純美準確的詩篇,莊嚴而寧靜,祥和而自然。

《生死疲勞》:「動物之眼」述50年鄉村史 
小說的敘述者,是土地改革時被槍斃的一個地主,他認為自己雖有財富,並無罪惡,因此在陰間裡他為自己喊冤。在小說中他不斷地經歷著六道輪回,一世為人、一世為馬、一世為牛、一世為驢……每次轉世為不同的動物,都未離開他的家族,離開這塊土地。小說正是通過他的眼睛,準確說,是各種動物的眼睛來觀察和體味農村的變革。

莫言解讀:鄉村人物的個性價值 
寫作速度創紀錄。莫言隻用43天寫就長達55萬字的《生死疲勞》。從八月起,最多一天寫作1.65萬字,平均一天隻睡三小時,突破了他自己寫作速度的最高紀錄,自稱睡覺時也有一半的腦細胞在工作,有的夢也變成現實。 
書名來自佛經。《生死疲勞》來自佛經中的一句:「生死疲勞由貪欲起,少欲無為,身心自在。」莫言說,佛教認為人生最高境界是成佛,隻有成佛才能擺脫令人痛苦的六道輪回,而人因有貪欲則很難與命運抗爭。 
以人物的命運作突破口。「沒有土地,農民像浮萍一樣飄搖。」莫言稱,20世紀80年代之後,農民不再是單純的土地使用者,而是土地的經營者。如今,「當年眷戀土地的農民紛紛逃離土地。」莫言說,農民飽經患難的歷史,實際上反映了一種螺旋上升的歷史規律。但他坦言,寫作的時候,他並未按照這一規律寫作,而是以人物的命運作為突破口。 
探索鄉村人物的個性價值。莫言認為,歷史大致由兩種人物擔當,一種人是有價值的個性,而另一種人是無價值的個性。《生死疲勞》中就有這樣的兩個主人公。這是個性相似的兩個人走了不同的方向,互為正負,合起來是一個人,像一枚硬幣的兩面。

作者簡介

莫言,山東高密人,一九五五年二月生。

  少時在鄉中小學讀書,十歲時輟學務農,後應徵入伍。曾就讀於解放軍藝術學院和北京師範大學,獲文學碩士學位。一九九七年脫離軍界到地方報社工作。著有《紅高梁家族》、《酒國》、《豐乳肥臀》、《紅耳朵》、《食草家族》、《檀香刑》及散文集《會唱歌的牆》、《小說在寫我》等。

 

詳細資料

·       ISBN986173063X

·       叢書系列:莫言作品集

·       規格:平裝 / 626 / 16k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上一篇:海神家族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