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5-29 12:13:20紅愀鵲



生死疲勞後,接著蛙,似乎不是一個太好的安排,早知道應該倒著看,就像我說的,如果你看了太經典的劇作後,看太小的命題會有一中漠然的空虛,不過也幸好,可能天不想給太多的沉重,在這樣的長假裡.

 

這本很短,連字體都大大的,很沒有壓力,看生死疲勞可能因為早先知道了55萬字,所以深深的覺得會不會有甚麼中途的突發,會像上次看金山一樣片段的看著,然後心神不寧的急著想知道結果,幸好並沒有這樣的局面,而看完了55萬字之後的蛙,簡直就是中學生的課外讀物了,當然那個時空背景一樣是在那個年代,有時候我真覺得能在那樣大時代下生存,活過來的應該都能釀出一些芬芳的歷史,太多的沉重也在那其中蔓生.

 

故事的鋪陳都有其意,而中間也就看到了人性中的軟弱,執著,貪欲,墮落,以及那太多太多的對於那文革使命背後的無法體會的心態,台灣這片土地有沒有過這樣的經驗,我想有的,只是因為台灣人的天性太善良,所以那個溫文後會有太多的悲傷,但也會有太多的隱忍,太多的和平與傷痕都是並存的,其實228應該就是這樣算是一個時代的悲劇,只是我們的悲劇被隱藏的很深,很好,但那地下的冤魂或許不見得比文革的少,只是心態很不一樣,死亡很不一樣,但是悲傷卻是相同的,在大時代的悲劇下,渺小的生命只能求殘存,為了那活著的,你需要更堅強.

 

孕育生命在於宇宙的邏輯上是母親的天職,但真的是天職嘛!?現在的我很是懷疑,或許在那其中看到的堅韌都來自於這樣的信念,你信了甚麼就會長出甚麼,我相信那就是命運,基因就是命運嘛!?或許,但命運可以被改變,因為環境,因為信念,因為教育,因為周圍的一切,或許有些不可逃脫的,那就會被視為因果了吧,不然也不知道如何解釋,所以有些惡就變得沒這麼惡,而有些悲劇就因此而有了出口,這或許也是神靈給人的天賦,讓你可以在那找不到解釋的事件背後,給自己一絲喘息,別因此而滅了自己.

 

"一個有罪的人不能也沒有權力去死,他必須活著,經受折磨,煎熬,像煎魚一樣翻來覆去地煎,像熬藥一樣咕嘟咕嘟地熬,用這樣的方式來贖自己的罪,罪贖完了,才能一身輕鬆地去死."或許莫言的很多小說中的念都是這樣,寫出那個故事,然後救贖自己,所以他寫著生命有關的課題,是真實,是虛構,是淘洗,淘洗著大環境,也淘洗著自己的心靈,要懺悔甚麼,不知道,虛虛實實,真真假假,生命就這樣地繼續,而生命中的那些小言小語都會被寫進故事裡,成為一種傳承,成為一種傳說,成為一種歷史,然後再後世的人們眼中,成為了一串串為了過去而哭泣的眼淚,乘載著生命的交替,然後蘊生出些甚麼,滋潤了些甚麼,默默地就療癒了甚麼,然後圓了自己.

 

 

 

 

問鼎諾貝爾文學獎呼聲最高的中國作家──莫言
第一部關注現代中國60年生育歷史,
直視中國現實與人性的長篇巨作!──《蛙》

莫言:

  《蛙》這部作品注重了對人的靈魂的剖析。作家要寫靈魂深處最痛的地方。寫作的根本目的不是對某項政策的批判,而是對人性的剖析和自我救贖。寫人的靈魂,寫人的懺悔,這也許就是《蛙》這部作品的價值所在。

  正如小說中所寫的一樣,我確有一個姑姑,是一位從業多年的婦科醫生。我們高密東北鄉數千名嬰兒,都是在她的幫助下來到人間。當然,也有為數不少的嬰兒,在未見天日之前,夭折在她的手下。

  我的《蛙》,通過描述姑姑的一生,既展示了幾十年來的鄉村生育史,又毫不避諱地揭露了當下中國生育問題上的混亂景象。直面社會敏感問題是我寫作以來的一貫堅持,因為文學的精魂還是要關注人的問題,關注人的痛苦,人的命運。而敏感問題,總是能最集中地表現出人的本性。當然,寫敏感問題需要勇氣,需要技巧,但更需要的是一個作家的良心。

  計畫生育毫無疑問是中國幾十年來的大事件和熱點問題,牽扯到千家萬戶,許多人的命運……如果發生一個關係到千百萬人命運的重大事件,作家不應該讓開,應該直面迎上去。

  尖銳的、激烈的、衝突的、矛盾的事件,能使人的個性,人性的善惡得到最大限度的呈現,寫出一種與眾不同的東西出來。

  繼《生死疲勞》(榮獲亞洲最高獎金榮譽的「紅樓夢獎」桂冠)之後,睽違三年,擅長說故事的莫言,推出更發人深省、目前為止還不曾有中國作家敢於踫觸的「中國計畫生育」議題的長篇大作。對於這項影響中國六十多年的基本國策,莫言的新長篇可謂別具開拓意義。

  《蛙》全書由四封長信和一部話劇構成。以主角蝌蚪和日本作家杉谷義人感人的通信為經,以鄉村女醫生姑姑驚心動魄的一生為緯;穿插以人體器官為嬰孩命名的風俗、童年啃煤炭的飢餓經驗、為了傳宗接代暗地尋得代理孕母的無奈情事……,諸多荒謬的情節交織出高密東北鄉的變遷與其絕世風土民情。
「蛙」有多重的隱喻:是寫作的耐心象徵;是出生嬰娃的哭聲;是造子女媧的「媧」;是高密東北鄉的圖騰。小說藉由一個鄉村婦科女醫生(姑姑)的形象,傳達出對生命強烈的人道關懷,也反映了新中國近六十年波瀾起伏的計畫生育史。莫言藉這個敏感的議題,塑造人物,剖析人物靈魂,寫出人與人之間的衝突,更寫出人物內心深處的掙扎。

  不同於以往的作品風格,這次文字更樸實,意函更深刻。

  好讀、耐讀,是《蛙》最引人入勝、動人心魄之處。

作者簡介

莫言

  山東高密人,一九五五年二月生。

  少時在鄉中小學讀書,十歲時輟學務農,後應徵入伍。

  曾就讀於解放軍藝術學院和北京師範大學,獲文學碩士學位。

  一九九七年脫離軍界到地方報社工作。

  著有長篇小說《紅高梁家族》、《酒國》、《豐乳肥臀》、《紅耳朵》、《食草家族》、《檀香刑》;短篇小說《蒼蠅.門牙》、《初戀.神嫖》、《老槍.寶刀》、《美女.倒立》,及散文集《會唱歌的牆》、《小說在寫我》、《生死疲勞》。

  作品曾獲華語文學傳媒大獎、2006亞週週刊中文十大好書、鼎鈞雙年文學獎、中國時報十大好書、聯合報十大好書獎等。2008年,《生死疲勞》一書榮獲亞洲最高獎金榮譽的「紅樓夢獎」桂冠。

  莫言是當代大陸一級作家,也是目前最被國際注目的大陸作家之一,作品已被翻譯成多國語言,並受邀到世界各地演講,是中國作家躍升國際的重要代表。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1735900

·       叢書系列:莫言作品集

·       規格:平裝 / 416 / 15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本書分類:文學小說華文創作小說

上一篇:生死疲勞

下一篇:沒有肚臍的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