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6-20 17:10:16文羣

《第一次全球革命》觀後感

人,通常很習慣的會為自己的利益著想,但是,當人在為自己著想的時候,通常都不會考慮到自己的思想言行和生存在這個地球上的其他人有什麼關係,只有較少數人,是真的有這個層面的思考。《第一次全球革命》是一本把現代社會狀態以及屬於全球人類必須共同面對的問題,以概括性的方式提出質疑,因為,許多的問題,將會影響人類未來的生存。
看這本書的時間,距離這本書的出版日,已經相隔了十幾年,但是,書中的內容,在今日看來,仍然深具惕人的意義,因為,書中所提出的問題,至今,仍然有絕大多數現實狀況仍未解決,有些還愈演愈劣,這其中,最大且最不容易受人重視的,就是價值觀的問題,因為,整體環境已經把人類訓練成要追求物質慾的動物,訓練成重視感官層面要比精神層面還要重要,這種不斷地將自我的價值建立在感官層面上的作法,不但讓人的心靈、精神層面,愈來愈薄弱,同時,感官層面的享受,幾乎都是建立在物質層面上,可是,這許多的物質來源,回歸到最上層之原點,都是取自地球的自然資源,但,資源總有一天會消耗怠盡,而人類若是不在現在採取減少浪費的行為的話,那人類很快就會實現「世界末日」的預言。
很多人可能會覺得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個人言行,怎麼會對這個世界造成巨大的影響呢?但是,事實就是如此,每一個人都是生活在地球村的超級大網路中,若是每個人都不斷地認為自己只不過是偶爾讓自己享受一下,那這些資源肯定很快就用完了。就拿買車這件事來說吧!車,是現代化社會中不可或缺的一項交通工具,剛開始進入工業化時代時,車子只有富豪才買得起,而一般民眾則是搭乘大眾交通工具;而現在的狀態,已經演變成幾乎家家戶戶都會有車,沒有車或不買車,就把你和「古代人」或「貧民」劃上等號,也就是這樣的價值觀作祟,讓許多人即使負債、貸款,也要去買一部車,因為,這樣會讓自己的「身價」提高,這種「身價」提高的想法,也只是自己的虛榮心提高罷了。除非,買車是真的有其必要,每天的工作或生活都必須要用車,沒有車反而會讓自己的生活及工作效率降低很多,那就須要一臺車來作為自己的工具。可是,許多人的車往往只是一個人開,卻也不見他的工作及生活到了非要用車的地步,這豈不是浪費了這臺車嗎?因為,並沒有讓車發揮它最大的價值、意義,而且,也浪費了許多能源,例如:石油…等等,同時,車子本身所排放的廢氣,是會污染環境的,這是大家都曉得的事啊!況且,現在的交通工具,可以說是已經讓民眾非常便利了,這樣的便民福祉,到底人們還有什麼好抱怨的呀!如果人人都買一部車,然後,每天路上塞得水洩不通,既浪費時間,浪費資源,還會把空氣搞得一團糟,這樣的生活會是我們想要的嗎?而且,全球溫室效應所造成的氣候變化,和汽車所排放的廢氣,絕對脫不了關係的,這樣,還會覺得自己的言行和其他人沒關係嗎?
在書本的封面有著歷史學家湯恩比的話:「人類只能在兩條路中選擇一條:接受滅種的命運,或學習天下一家的生存之道。」這看起來很眼熟吧!這也是華夏道統中「天下為公」的想法呀!不要以為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一言一行不會造成世界性的變動,若是根據物理學中的渾沌理論,任何人的思想言行都將會成為改變這個世界的一股力量,差別只在於是往好的方向走或往壞的方向走而已,若是人們只懂得為自己著想的話,那就是往壞的方向走,如果人類學會相扶相助,相輔相成的話,那這地球將會呈現一片祥和的境界了。
身為地球上的一份子,應該要時時惕厲自己,別讓自己成為地球的破壞者,也別老是把責任的矛頭指向其他人,生活在被稱為「末法時代」的世界中,人,該是主動、積極地活在當下,學習為自己周遭的一切奉獻,學習珍惜自己所擁有的,這是個幸福洋溢的時代,只是絕大多數的人,都沒有發現,幸福就在自己身邊,就在自己心裡,當人發現真正的幸福時,即便一餐飯中只有一碗粥和醬瓜,也能吃出它們的絕世美味的,但,這也惟有了解這世界的美好,珍愛這世界的人才能體會得出來啊!

上一篇:任務

下一篇:「水雲齋」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