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12-27 01:06:35犬儒汪汪

【教育觀點】(27)遇見教育部長

夜深,備課完小憩,疲憊湧至,不覺闔眼。

突有異聲,輒起,發現壁有小縫,探身細視,光彩刺眼,忽現一室,上頭寫著「教育部長辦公室」。輕扣數聲,門後問:「誰?」答:「某國中老師」,始入門。

見部長蹙眉翻書,仔細一瞧,桌上擺滿國中小各種版本的課本。

「上百本課本要看到什麼時候?」我問。

部長嘆口氣:「立法委員質詢尖酸又刻薄,他們痛斥教育改革愈改愈大洞,九年一貫漏洞百出,我得好好研究這些開放後的民間教科書,看看問題究竟出在哪?請問你來這裡做什麼?是不是要提供建議,我連出門運動、溜狗都會遇到民眾陳情。他們說教改改得人心惶惶,你也是要說這些嗎?」

答:「旅行者如果想知道水深,用適當的竿子去測量;魚販想知道魚獲的新鮮,會用小鑽刺魚尾試探鮮度。可知凡事只要掌握癥結,即可預知全貌,這叫見微知著。部長若是想了解教改缺失,那麼就讓位於基層的國中老師來說明,這是最貼切不過的了,這裡有一位老師個性耿直,平常就愛說話,不妨聽看看他說什麼吧!」

部長:「好,我已經花了不少時間鑽研這些課本,剩下時間來請你來說。」語畢,沏茶對影入座。

部長:「你以為如何?」

答:「簡單!把教改始作俑者捉去浸豬籠,建構式數學黃教授捉去遊街,其餘一干人等出面道歉,立一座教育改革反思紀念碑,摘錄教改十年的種種荒謬行徑,昭告全國。」

部長:「你是開玩笑的吧!身為教育工作者豈能縱容如此野蠻行徑,若是如此,咱們也別談了!」

答:「抱歉,失態了。從現在開始才是正式建議。」

部長:「不得再開玩笑!」

答:「教改十年,改得學生、老師痛苦,若要剖析原因,盤根錯雜、繁冗耗時不說,光是重回國立編譯館課本、九年一貫政策回頭等,肯定掀起軒然大波。我有四項具體建議,可以立即讓學生、老師減壓,而且不違捍重大政策,部長以為如何?」

部長:「請說。」

答:「首先,取消早自習,廢除第八節。讓學生早上八點到校,下午四點放學。我不明白為什麼學生要花這麼多時間在學校,學校不是托兒所阿!雖然教育部讓各校決定,九年一貫暫行綱要裡面也提到國三的授課時數約33-35節,可是放眼國內,國中一二年級每個禮拜上40節,國三上45節是習以為常的事(早自修也上課),部長難道不知道嗎?學生每天在學校待那麼久,真的有效果嗎?還是為了滿足學校升學需求,家長托育方便而已。教改學者屢次言之鑿鑿,說國外怎樣怎樣,案例如何如何,卻故意遺忘國外學校是九點上學,下午三點放學的事實。請教育部正視這項問題,雖然規定第八節輔導課只能用於補救教學,不能拿來上新課程,但是有那幾間學校做得到呢?要改就從這裡著手!學生每天睡眼惺忪到校,傍晚五點下課,六點又要去補習班報到,直到九點才回家(國三學生直接留在學校晚自習到將近十點),這樣的生活竟然存在教改十年後的今天,改革在哪?請還給青少年應有的睡眠時間,取消早自習,廢除第八節。家長的聲音難免存在,但放學了,就該把孩子還給他們。

其次,寒暑假不開輔導課,學校亦不得強迫老師要授課。九年一貫暫行綱要規定一年上課兩百天,那麼就兩百天!別扯到寒暑假,寒暑假是學生、老師休息充電的時間,寒假才短短兩個禮拜,上什麼課阿!我願意到校備課,但我不願意讓學生苦著一張臉,明明是假期,還要來學校拼課業。

第三,嚴懲能力分班。之前某單位公佈調查,某些縣市能力分班情形達百分之百,這與教育部政策明顯違背。讓我告訴部長校園現況,能力分班後,學校充斥不安定的因子,因為學生知道他們從國一就被放棄,無心上課,滋事、搗毀、糾眾鬧事,衍生出各項管教問題(吸菸、吸毒、輟學、濫交),這算什麼教育?教育部當時聽到這項數據大為震怒,於是行文各縣市教育局要求調查,教育局又行文各校要求提出說明,幾個月過去,請問有看到任何『人』因能力分班受到懲戒嗎?沒有,一個都沒有!頂多扣扣補助款,還不是官官相護,各校還不是繼續陽奉陰違罷了。

最後,要替學生說句公道話,請教育部協助解決各級學校髮禁問題,教育部授權讓學校自行決定,但是還是有不少學校還是維持十幾年前的規定,男生一律三公分小平頭,女生髮型不得過長,連內衣顏色也要管。拜託!有這麼嚴重嗎?何不讓學生參與討論,決定出適當的範圍,大前提是『像個學生的樣子』,其餘的雞毛蒜皮事,就饒了學生吧!」

部長顯得有點驚訝:「你的意思是說,要改革的僅是原本教育部授權給各校的事項。只是學校未能與時俱進,訂定符合時宜的規章。」

答:「是的,請從關鍵點入手,如果連這第八節輔導課、寒暑假輔導課、能力編班、髮禁都不能解決,何況是其他重大教育政策呢?」

部長泯嘴沈思,一時拿不定主意,稍後說:「你說的建議部裡會納入考慮,但......」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部長臉色一變,微有懼色道:「還...有事嗎?金毛獅王快來了,請回吧!」一個不小心碰倒紙杯,我一個箭步,只拾得滿手鐵觀音......

回過神來,房間窗戶隱現東方魚肚白,想起剛才景況,憬然赴目,似真似假不能確認,把手湊至鼻息,茶香未散。

上位者若能體察民意,遠象牙塔近基層,政策才不至於扭曲變調。改革能否成功不在高深理論,而在切中時弊。若不能警覺民心思變,下情不能上達,上位者與下位者大概只能相見在夢中。

2002.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