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8-09 23:30:32犬儒汪汪

關於房子-我擔心的大樓缺點(中)

六、需要加購停車位

買透天,通常都可以停一台車,但大樓可是要買車位,而且這其中可是大有學問。

首先要懂法定、獎勵、增設車位的不同,再來建商會依據樓層、大小給予不同的標價,樓層價差我瞭,但車位大小還可以被建商玩得這麼精,倒是非常佩服。

大樓車位,先選先贏,所以要挑好車位,勢必要先訂下一間,才有參與資格,事實上成了全棟第一位購買者,也買不到最好的停車位,因為最好的位置,通常都被建商保留起來,當作是銷售利器,再怎麼選,只能選離樓梯遠的、出入不方便的、甚至有路衝的。

再者,即使每坪單價殺聲震天,建商也可以利用車位賺回來,因為他就一副「這是公定價嘛,不買就拉倒」的態度,消費者被吃得死死的,誰叫現在汽車是代步工具,每戶至少需要一個。

如果要雙車位,建商也可以提供,但是兩個車位要價200萬,真是吃人夠夠,停車位比車子還貴,還要用搶的才買得到,因為有些建案車位規劃少,而外面有沒有停車場,所以消費者只能摸著鼻子買。

其實,大樓的車位真的比外面停車場好用很多,當我們去大賣場採購滿滿一車後,絕對不想拉著塑膠袋在大雨中跛行回家,所以建商停車位單價開得高高,也不怕沒人買。

還有,車位每月是需要清潔費的。

七、管理費一直支出

想要有品質,就要交管理費,天經地義。管理費花到哪裡了?管理員薪水、機電、消防保養、垃圾清運等,每月每年各有細目需要支出。

但是「林大什麼鳥都有」,除了以上開支之外,還有不定期的支出,例如垃圾分類不確實,被環保局開單;社區公設被破壞,捉不到兇手;健身房即使正常使用,也需要定期維修設施;社區KTV更換設備等,這些都是管理費出。如果社區有游泳池,恭喜了!相關的過濾、消毒、鍋爐設備,更換一次的價格,絕對超出消費者的想像。

除此之外,還要交公共電費,像社區中庭晚上的燈光、水景,上上下下的電梯,通通要住戶付帳,我朋友響應節能減碳,全面購置省電家電(貴森森),家中用電屢創新低,但是公共電費始終省不下來,這就是大樓啊!

假設管理費一個月2500(一戶加一車位)就好,一年就要3萬,如果住30年,就要90萬,即使自己覺得不可能永遠住大樓30年,但別忘了,即使自己不住,只要房子存在的一天,就是要交管理費,RC結構壽命55年,買下房子時,注定要花165萬在這間房子上。

而且不包含額外支出,例如電梯更換,每座以百萬計,有些住戶開會時,看到管理費基金上百萬,大聲嚷嚷說夠了可以降價了,當主委的人降不降?群眾壓力是很可怕的,尤其是一群搞不清楚狀況的群眾,也有住戶抱持著,趕快降一降,反正我住幾年後,就換房子了,到時又不干我事;有骨氣的主委,告知不降管理費的原委,在於日後大筆支出,不降就是不降;有的主委乾脆雙手一攤,你說要降就降,反正十年後要換電梯時,又不是我當主委。所以沒有事先預收電梯更新的費用,等到電梯年限一到,到時還要住戶分攤支出。

牽涉到錢,就會有紛爭,要升管理費難,要降管理費易,只要房子在的一天,管理費就是要交。

八、工作陽台過小

大樓普遍工作陽台都不大,要塞洗衣機、熱水器、數部冷氣室外機,通常所剩空間不多,所以實用的「洗衣台」只好忍痛割愛,近幾年興起的鐵馬風,心愛的腳踏車當然也只能住陽台,小小陽台承載這麼多功能,真是辛苦了!

還沒入住前,陽台看起來很大,等到入住後,會發現空間怎麼這麼小,當初怎麼沒想到。這是因為買房過程太高興,心情激動,很多細節都會忽略。

有時,常看到網路上貼文,「請問裝一對多哪個品牌好?」主因就是陽台太小,無法裝多台一對一,只好裝一對多,而一對多的冷氣,自由度沒有一對一高,萬一壞掉,變成兩三個房間不能吹冷氣,也是很麻煩。

接著,曬衣服沒有足夠空間,全家衣物得分兩輪才曬得完。最後,大多沒有儲藏室規劃,所以陽台也成了儲藏室,大大小小雜物全堆進這空間,此時大嘆,陽台大一點該有多好!

9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