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2-15 12:21:57我們

音樂開口說:「對不起,這就是人生。」(Ring)

《並行與弔詭:薩依德與巴倫波因對談錄》
ISBN: 978-986-173-113-1

先說為什麼會選這本書。今年國際書展城邦有好幾個攤位,我買書買到昏頭,竟結了兩次《並行與弔詭》。所以這是基於維持有效庫存的良好習慣所做的決定。其次是日劇《交響情人夢》隱隱造成一股接近古典樂的風潮,身邊聽古典的朋友原來還挺多的,這讓我有點心虛(或自卑?)。

提一下這本書在店面的情況好了。此書上市時正好搭著NSO演出全本華格納歌劇《尼貝龍指環》,不過當時同事操作的方式比較嚴肅,變成無論是由哲學或音樂的角度切入,都讓人有難以親近的感覺。我一開始也認為自己可能看不懂,但翻閱之後發現並沒有想像中困難。

很多時候「閱讀」的動力是很具體的,可能是對書本身有期待(例如想看一本好小說)或是對議題有興趣(例如想了解某種商業趨勢)或是對自己的疑惑尋求解答(例如想知道戀人的心理)。此書卻與這些都無關。我既不是為了對談的人,也不是為了他們所談的主題。第一眼看到這本書就莫名的覺得「該讀」,原因卻說不上來。

我是個專注力很低的人,慣於長時間的一心多用。也正因為如此而無法閱讀需要大量思考的書籍。加上「讀不完」的隱性焦慮,更讓我常不求甚解的硬啃。不過很多事情是急不得的,靜下心來反而容易許多。閱讀這本書的心情是輕鬆的,但態度比往常認真,否則也不會在看完第一章之後就有這許多感想(上回這個情況發生在讀《如果在冬夜,一個旅人》的時候)。我知道自己寫的東西其實很口語,或者會有意無意用一些怪文法,今天一開始下筆的時候也是如此,不過寫著寫著反而覺得若能嚴謹些,或許能想到不一樣的事情。

儘管如此,這仍然是一篇隨筆。

我並不習慣作閱讀筆記,這是個性問題。如同我不習慣發問或發言。一直以來我都抱著「沒看到最後怎麼知道當下的疑問是否被解答」的態度,在閱讀的每一個階段都會有不同的想法,而我竟然對這件事抱持著「結果論」的立場,「對於沒有把握的事情必須深思熟慮(但一旦決定了就算明知困難也會堅持下去)」恐怕不只是我的讀書態度而已。

<第一章>
我意外的發現這對自己搞清楚中東地帶的複雜情勢有點幫助。以前覺得心虛多半是工作上的事,現在則覺得自己整個人生都是心虛的,作為一個世界公民但一問三不知之類的心情讓我覺得很慚愧。這個章節裡面提到很有意思的一點是他們在威瑪工作坊看到了縮小版的世界。從「德國人才可以拉貝多芬」、「阿拉伯人才能演奏阿拉伯音樂」的想法,到「樂團成員的身分掩蓋過了國籍與種族」,是一種非常觸動人心的改變。在倡行全球化的年代,反而有許多人仍然要求國族的正統,確實是一種並行與弔詭。

另一點則是音樂本身。我自己什麼音樂都聽,但對所有的類型都一知半解。所以看到薩依德說「音樂雖容易親近,卻沒辦法了解」時很有感覺。當然不是單指「聽不懂」這件事。經由學習與聆聽,音樂與文學或其他藝術形式一樣,都在闡述創作者的理念(創作者包括作曲者和演出者),有趣的是一幅畫只由一位畫家完成,一本書也只由一位作家完成,音樂卻會因為演出人的不同而表現出不同的風格。若花心思接觸音樂,恐怕會有越陷越深的危機。

而「音樂開口說:『對不起,這就是人生。』」

Ring, 20070215/01:40am
猴子 2007-02-17 22:48:34

鄭俗~ 別擔心!我們想要看到哪裡、有什麼心得就直接先寫出來,即使是看到後來又反駁自己前面的論點也無所謂,而無需等到難到哪個段落、或是都看完了才來寫心得,這樣比較能「即時」溝通。

而且我跟Ring都覺得這還真的有點難,如果不先有想到什麼就先寫出來的話,恐怕到了最後就會忘光了XD

不用拘泥於什麼時候要來Po心得(與其說是心得,不如說是互相討論的內容),不要一直都不Po就好了(這是在警惕我自己XD)。

鄭俗 2007-02-16 02:22:00

等一下啦!我的書還沒寄到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