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1-28 16:07:41e時尚

男女都要知道維繫感情的七大特點

許多人看著網路愛情文章,一面點頭頭頭稱是,一面又將這些文章,作為自己戀愛的依據。但是,這一些網路的戀愛文章,真的呈現了愛情的模樣嗎?還是只是我們想像中的,美好而不存在的愛情幻想?

最近看到 Facebook的朋友們,瘋狂轉載一篇文章:「完美男友在這裡,如果妳的他有這15個特質,別再多想,嫁給他就對了!」,傳說中,只要找到擁有這15個特質的男友,你就能過著幸福美滿的家庭生活。哎,別再相信這種沒有根據的說法了。

從心理學的觀點來看,網路文章常常犯了一個很大的問題,他們會用一些似是而非的,沒有明確定義的問題(ill-defined problems)引導大家去思考自己的愛情觀。但是,這些模糊的問題,常常讓讀者們似懂非懂,反而更難找到真正的愛情。所以,我將把這15個問題,好好的 well define 一下,來看看這15個標準,是不是真的能夠找到完美男友?

首先,這一個標題本身就有問題了。心理學上沒有一組特質能告訴你,怎麼樣的男友就是「完美」的,因為每一個人的個性都不同,所需要的伴侶也自然不同;而且事實上,越是覺得要找到一個完美的男友,反而越容易讓伴侶關係變得更差、更容易分手。

接著,讓我們來看看他所提出來的15個標準,是不是真的能夠找到一段比較好的親密關係?我並沒有要反駁它所有的標準,只是我必須將那15個模稜兩可的標準定義清楚,並且把有問題的標準進行修正。

01. 絕對不會忘記讓你知道他有多愛你、會做一些小事情讓你開心

這一點,原則上是沒有錯的,但是他並沒有說清楚,要怎麼樣讓對方知道自己有多愛她,因為事實上,不同的人要用不同的方式來愛。婚姻治療師 Gary Chapman 將不同的伴侶分成肯定型、禮物型、工作型、陪伴型、感官型,每一個人所需要的不同,自然要用不同的方式來愛對方。

02. 會一直支持你、會不斷激勵你

一段良好的關係,確實需要對方的支持與鼓勵,這一點我也是認同的。而在支持伴侶這一點,對於正向事件給予的支持,又來的比負向事件重要,因為在正向事件給予伴侶支持(capitalization),會比對於負向事件的支持(social support), 更能增進彼此的關係;對於負向事件的支持,有可能會讓伴侶覺得自己無能,反而損害了彼此的關係。

那麼,我們又該如何在伴侶悲傷時,給予伴侶支持呢?

    「其實我想要的,不過就是它能夠靜靜的在我身邊,好好地聽我說而已,可是他偏偏每次都想要很快的解決問題;如果問題真的有那麼容易被解決,那我就不會苦惱這麼久了啊!」我想這是很多人在和伴侶分享負向事件時,都會有的挫折與憤怒吧。

伴侶諮商師 John Gottman 將安慰的方式分成兩種──情緒指導(emotional coaching)和情緒消除(emotional dismissing)。當伴侶需要安慰時,你是在一旁傾聽她呢?還是急著想要幫她解決問題呢?Gottman在《愛的博弈》一書中提到一篇,針對三、四歲幼兒的研究發現,在孩子碰到負面情緒時,父母是在一旁引導他去面對情緒呢?還是在一旁要他解決問題呢?Gottman發現,那些被用情緒指導對待的孩子,在五年之後,學業表現比消除型父母教育出來的孩子更好、和同齡的人關係更好、身體更健康、行為問題更少。很可惜的是,採取情緒消除型的父母,遠比情緒指導型的父母來的多。同樣的,伴侶在悲傷時,需要的常常只是雙方的陪伴而已,急著要去解決問題,反而讓彼此的關係更加的疏離。

03. 會讓你完全信任他、會讓你感受到安全感

    安全感與信任,確實是愛情當中很重要的元素。但是,一段愛情是否讓妳感受到安全感,其實也和妳本身有很大的關係。

早期的親密關係研究者 Marry Ainsworth 發現,當母親離開孩子身邊後,又重新回到身邊時,孩子大致上會產生三種不同的反應方式:情緒緩和下來、繼續哭鬧,拒絕母親、毫不在乎,避免目光接觸[5]。如果妳對於心理學有一些概念,妳就會知道這就是傳說中的「依附理論(Attachment theory)」。Ainsworth被丹佛大學的Hazan, C.與P. Shaver兩位學者進一步研究,發現了一件事情:「我們一生當中尋找的親密對象,其實就是幼年與父母互動經驗的重現。」如果妳在幼年時期獲得充分的照顧,父母也都能夠回應妳的需求,那麼妳就比較容易成為一個「安全依附者(Secure Attachment)」,相信這個世界是可愛的,而妳也是值得被愛的;長大之後也比較能夠信賴妳的伴侶,比較容易從親密關係當中獲得安全感;但是,如果妳童年的需求沒能被滿足,那麼妳就有可能成為「不安全依附者」,比較難從親密關係當中得到安全感。

不安全依附又可以分成兩個類型:不知道父母到底會不會關心自己,有時候能夠獲得關心,有時候卻得不到關心,讓自己時常處於一種焦慮狀態的「焦慮依戀者(Anxious Attachment)」;父母幾乎不會關心自己,總是被父母拒絕的「逃避依戀者(Avoidant-Dissmising Attachment)」。焦慮依戀者在長大之後,對於關係會抱持著一種很不確定的感受,不確定這個世界是不是可愛的,也不確定自己是不是值得被愛的。林以正老師很喜歡用這樣的對話,來詮釋焦慮依戀者:

 「你為什麼愛我?」
「因為我覺得妳很美呀!」
「那麼有一天我不美了,你是不是就不再愛我了?」
「今天是什麼日子?」
「呃...我想想喔...我還真的想不到欸...」
「沒關係,今天什麼日子也不是,我只是想看看你有沒有騙我而已。」

    焦慮依戀者會不斷地採用一些問題來測試自己的伴侶,來確定自己是不是值得被愛的。而逃避依戀者也會有類似的行為,因為她們根本不相信自己是值得被愛的,於是在他人愛上自己時,總是懷疑對方別有居心,於是也會透過不斷的測試對方,來證實自己是不值得被愛的。

之前,我去聽了謝文宜心理師的演講,她講了一個很生動的例子,描述了這樣子的戀愛模式:

「我前女友根本不相信為什麼我會愛上她,她覺得我比他好看多了,又有很多人喜歡,又這麼的有才華,而她覺得她自己只是一個平凡的女生而已,即使我說了她可愛,她也不相信自己是可愛的,總是不斷懷疑我對她的心意;在這一段關係裡,我就像是一頭獅子,而她就像是馬戲團的表演者,拿著一個火圈要我跳過去,要我不斷證明我愛她,每當我跳過去之後,她又拿出更小的火圈,不斷地要我跳,到最後,甚至拿出了雙火圈,不斷地轉轉轉,要我從兩個火圈之中的縫隙跳過去.......在那一段關係裡面,我真的好累好累.......」

看到了嗎?那15個標準當中,有一項是會讓妳總是覺得自己好漂亮,但是如果妳自己都不覺得自己是值得被愛的,那麼對方給了妳再多的稱讚,妳也只會認為那是對方的敷衍而已。而這一些自我實現的預言(self-fulfilling prophery),總讓妳得到妳想要的答案──「我是不值得被愛的」。

但是,如果妳不幸是個不安全依附者,要怎麼讓從愛情當中獲得安全感呢?這並不是一個簡單而容易的問題,就如同林以正老師最愛說的,find a easy way out,找到一個似是而非的答案,其實並不能解決問題,因為這是需要時間跟耐心的。除了去諮商、多讀有深度的愛情書、少看這些沒有科學根據的文章、多讀我寫的文章(笑)之外,我的諮商師也提出了一個很實際的方式:

    「如果是我的話,我會試著去把我的擔心直接告訴我的伴侶。因為如果事情放著放著這樣下去,也不會變好,到最後還是分手,連彌補的機會都沒有;但是,如果我試著跟她說的話,或許還有一些機會,而且很多時候,我們在把我們的擔心告訴了我們的伴侶之後,其實我們會發現,她並不是我們所想像中的那樣,她還是能夠接納我們的不安與焦慮的。」

在親密關係中的很多時候,我們反而不敢把心裡的擔心告訴對方,結果總要到了分手之後,才突然了解到,原來對方在這段關係裡面,默默受了這麼多的傷痕,而我們彼此都不知道。John Gottman 曾經這樣說,根據他的觀察,有69%的伴侶都有解決不了的問題,也就是說,當我們選擇了一個伴侶的時候,我們就選擇了一組問題,但是真正的重點不是在解決問題,而是我們能不能夠站在同一陣線,一起去面對彼此的脆弱與不安[6],如果你希望能夠獲得一位,「會讓你覺得誠實是件很舒服的事情」的伴侶,那麼妳是否也能對對方坦承自己的脆弱與不安,就變得十分關鍵了。

除了讓和伴侶講出自己的脆弱之外,把妳的擔憂寫下來,並且用實際的例子反駁,也是很重要的一點,伴侶給予自己安全感固然重要,但是當妳有了太多非理性信念(irrational believe)時,伴侶給妳在多也是枉然。

04. 會向你吐露所有事、會永遠對你誠實

 在一堂「助人者自我覺察」的課程當中,吳麗娟老師曾經這麼說:

「親密關係當中,我們需要的不是把彼此合而為一,而是在彼此當中保留一些各自的隱私。一段愛情如果讓彼此失去了自我,兩個人合而為一,那麼我們就失去了做自己的權利。」

而當我們對對方吐露了所有的秘密,可能反而會引來不必要的爭執。我有一些認識的朋友,會在親密關係當中檢查對方的通聯記錄,看到了對方和異性朋友的聊天內容,對方只是單純的和對方開開玩笑,而他的伴侶卻怎麼也不相信「只是朋友」的說法。原本好好的關係,卻因為彼此之間沒有保留任何隱私,反而起了一些爭執。愛情裡面總有一些不能跟情人說的話,有時候問太多了,不但讓彼此失去自我,更有可能把一些子虛烏有的事情,成了愛情決裂的導火線。

05. 會有分寸、絕對不會對你動粗

    我們確實都需要一段讓自己安心的感情,尤其是吵架時會抓住分寸,不會對自己動手等等,都是女孩們很需要的安全感。

但是如果如文中所提的「吵架的時候能冷靜的和你討論事情,不會因此失了分寸。」那麼很抱歉,我不覺得會有這種人,Gottman 也說他不曾看過。更重要的是,不是吵架時能不能夠冷靜下來,而是是否能在吵架時適時喊停,或是用幽默的方式化解爭執。但是一個巴掌拍不響,就如同吳麗娟老師所說的,「問題是互動出來的。」,雙方的爭執越演越烈,使得彼此都想將對方置於死地,根據 Gottman 的研究,其實這也是互動出來的結果。

既然問題是互動出來的,那麼又該怎麼辦呢?Gottman 說,如果能夠每周挑一天,坐下來好好討論彼此的議題,其實有助於關係的和諧。他希望伴侶們能夠輪流表達自己想討論的議題,當一方在說的時候,另一方就負責聽,而不要急著反駁對方。在說的時候,說出自己希望對方怎麼做,會比希望對方不要做什麼,來得更有建設性:因為沒有所謂的有建設性的批評,所有的批評都只會引來防衛而已。

 至於對方是不是會對自己動粗呢?雖然我們都不希望找到一個會對自己拳腳相向的伴侶,但是有時候,其實是我們自己讓自己陷入這樣的關係當中的。精神分析學派發現,有許多人雖然不希望另一半對自己動粗,但是他們卻會不斷找到會對自己動粗的另一半,因為在他們的潛意識裡,他們認為自己有能力去克服上一段關係,或是童年親子關係的挫折,他們在潛意識當中,相信自己能夠在這樣的關係裡獲得愛,並且改變對方,於是不斷讓自己陷入同樣的愛情關係裡,即使痛苦不堪而分了手,卻又在下一段關係當中,重現相同的互動模式。

伊東明把這樣的親密關係,大致上分成了共依存者和逃避依存者。共依存者總是讓自己陷入痛苦的關係當中,被對方予取予求,還是安慰自己對方有一天會改變,只要對方不離開自己,他就什麼都願意做,而他們很容易和逃避依存者進入一段親密關係;逃避依存者則是會逃避親密關係的付出,害怕承諾與溝通心事,總是從共依存者身上索求無度,卻又不願意真正付出愛與關懷。因為這兩種人,剛好補足了彼此關係中的需求,於是儘管痛苦,卻會不斷的交織出一段段傷痕累累的舞蹈。而這就好像是成癮行為一般,陷在裡面的人將會不斷的沉淪、自責、企圖逃離,而又再次地陷入類似的關係模式當中。所以,若是想要尋找一段健康的關係,那麼也得問問妳自己,妳是否總是讓自己不停地陷入危險愛情當中。

06. 會不斷增強自己

這一項當中,原文提到了「好男友會和你一起成長,會不斷精進自己的能力。」,其實這就是所謂的米開朗基羅效應。曾經有人問米開朗基羅說,為什麼你能夠雕出這麼美的雕像?米開朗基羅回了他一句很有哲理的話:

    「我只是把他的雜質去掉了而已。」

「愛要精心來雕刻男/我是米開朗基羅合/用心刻畫最幸福的風格」,在親密關係當中,如果我們能夠看到伴侶所期望的自己,而不是把對方塑造成自己想要的樣子,鼓勵、支持伴侶成為自己想要的樣子,那麼這就是米開朗基羅效應的精隨了。因此,如果妳希望妳男友能夠與妳彼此相互成長,那麼,妳是否也能當一個好的雕刻師,「尊重並支持他想要的夢想,而不是去改變他」也是很重要的。

07. 會做得比說得多

    如果你希望能夠找到一個身體力行去實踐愛情的伴侶,那麼妳的付出也是同樣重要的,畢竟愛情是兩個人互動出來的成果,就好像雙方在跳一隻舞,需要彼此的配合才能跳下去。

 關於改變,許多人會有一個很弔詭的迷思:「為什麼對方還不願意改變呢?」,但是事實上,要改變對方是非常難的。黃柏嘉心理師曾這麼說:

「改變就好像兩個人抱在一起,從山上往下滾。雙方都喊著要對方放手,卻不願意自己先放開手,那麼就會滾到山底下去。改變也是一樣,當你喊著要對方改變的時候,為什麼不先改變自己呢?」

前面提到的謝文宜心理師也說:

「要改變對方,必須要先放下期待,因為期待將帶來壓力,壓力則會讓人戰或逃,而變得越不想改變。然後要改變對方,要先改變妳自己,先給先贏,只要對方是重視妳的,看到妳的改變,就也會跟著改變了。最後,要好好記住四句箴言,多說對不起、謝謝你、我愛你、請原諒我,這個四句箴言,將為你們的改變,帶來更多的力量。」

因此,想要獲得一個做的比說的多的伴侶,妳是否也願意著手去做呢?如果上面的這些,妳都能夠仔細思考,把自己能做的部分做得更好,我想,要獲得一位願意「會永遠在你身邊」的伴侶,便不會是一件太困難的事情了。



參考文獻:
1尹常年 1997 產品造型與消費者反應之研究-以 婚紗 禮服為例
2林育嘉 1997 婚紗攝影 ,寫真拍攝
3陳鍬玲 2001 美體攝影下的女性身體論述

資料來源:女人迷

e時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