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3-08 04:10:45stone

Beautifully Alone

圖:攝於 2007/2/18 禮拜天,大年初一,9:35am,我的花與陽台。



●獨自美好的一天。


曼曼告訴我國父紀念館有個畫展,非常令我心動:

藝術與宗教-義大利十四至十七世紀黃金時期繪畫特展
http://www.museumstudies.fju.edu.tw/artandreligion/index.htm


正好明天要去安和路上的一家基督教出版社「自取」已付款買好的書(為了省運費,我選擇自取),離國父紀念館很近。我本來還瞎猜曼曼提到的畫展會不會是故宮正在展的大英博物館文物展,一看是國父紀念館,真是令我雀躍萬分!

我喜歡國父館,跟我喜歡中正庙公園的理由相同:都與我的學習生活印象相連。中正廟公園是我高中田徑隊兩年生涯裏,經常要去繞著圍牆外跑一圈或兩圈以暖身、還要在大廟階梯上練跑階梯以鍛鍊肌力的所在。(這兩項都是我的弱項,每次在中正廟出操都把我整得半死,幸好周遭是堪稱美麗的公園,對我受創的自尊心很有療效 :D )。

國父館則是大學時代常去做演出的地方。國父館的舞台後來大整修過,但在整修前,那根本就是一個大演講廳,所有演出硬體設備很陽春,要做演出,得花大錢大力、自己外加眾多燈光音響舞台道具。所以是個很累的場所。但,最累的經驗都是最值得記憶的,那『三國』--國父館,國立藝術館(還有什麼國?嘻嘻我胡謅不出來了 :D )--都在此列。

(嗯,第三國應是國立中正文化中心。在我畢業那年開張的劇院--音樂廳好像較早開張--,雖是國內頂級表演藝術場地,但,我們喜歡其實驗劇場遠勝於大劇場。我自己就有兩個作品在實驗劇場演出。實驗就是實驗,當然也要你很操很累地、搬進一堆有的沒的以建構出劇場時空。)


以前帶我兒去過國父館幾次,一次是參加親子團(那回晴媽豐子均在);一次是黃昏時節帶兒子去公園閒逛,看到有人放風箏、我也拿出一直擺在後車廂的風箏放給兒子看著玩;還一次是特地帶他去看宗教建築展(那次好像是以歐洲某地一老教堂復原經過為展覽主題)。

想必這次這個畫展,也可能是利用那同一個展出空間吧?(不過國父館的展覽空間好像有好幾個)。

那年帶未足三歲的小兒去看展,雖然他迷倒好幾個展場工作人員,讓我得有機會稍喘口氣看自個兒的;不過還是極度非常地分心,根本不可能好好看展。

今天三八婦女節,我就打算好好放自己半天假,先去友友拿了書後就轉向國父館,悠哉游哉用悠遊卡先停好車,再慢慢晃進偌大國父館把每個熟悉或不熟悉的空間轉悠一圈,再進入藝術與宗教展區。啊!想到可以完全用自己的節奏慢慢看畫,實在太令人開心了。


寒假中去了趟中南遊,行前與台中的萬及 andie 討論行程時,我一直對科博館興趣缺缺、卻很想去國美館(結果她果然與我印象中的台灣省立美術館長相大不相同。經詢問,andie 才告訴我:省美館曾經閉館大整修了幾年,重新開張後連建築物外貌內裝都變了)。可惜真去國美館那天我實在太睏,根本沒心看展。

也因想去國美館,我回憶起1996年在巴黎,我要好的國中同學的第二故鄉,她帶我逛街 shopping、看奧塞龐必度羅浮與梵谷奧維故居。我故意穿了七公分高跟鞋去看奧塞,那時的幼稚心態是想「君臨矮個子的老法」。沒想到實在無法抗拒奧塞展覽品的無比誘惑,硬是踩著高跟鞋在裏面走來走去看了三四個小時,遠超過我看任何博物館的平均時間。這事被自己嘲笑為:心懷不正想睥睨法國人,反而被法國美術館震撼到害自己慘受數小時高跟鞋的痛苦。

梵谷奧維故居則是讓我站在牆前忍不住眼淚奪眶而出,斷斷續續淚不停湧出、哭了好久。多年後一次與我夫在陽明山開車春遊時,開收音機聽到我同學在 News 98 的旅遊節目中擔任主題來賓,談法國深度遊,打開的那一瞬間她正好講到一定會帶朋友去奧維故居,「其中還有人在那裏完全不能自己、哭到不行」。這麼巧妙的機緣巧合,讓我竟然聽到她在談我;於是當場打電話 call in 而且還一 call 就通,跟我同學在空中對話了兩三句呢!你看看,那種隔著時空互相召喚的感應力,能有多強!!


三八婦女節,一直是我很喜歡的節日,從大學起就默默地好像為自己開一個儀式一般,每到三月八號、就要安排一些「一個人的活動」,讓自己好好地、奢侈地做我喜歡的事,不受任何人、尤其是男性、的攪擾。真高興,今天又將是這樣獨自美好的一天。


stone
2007/3/8 Thu 3:31am

晴媽 2007-03-08 21:47:39

石頭:
你的留言內容真豐富啊,我對基督教文明一無所知,但對南北宋山水晝十分喜愛。也打算去故宮看大觀展,宋朝的山水不是只畫山水,還有很多人生意境在裏面,我不懂畫法或布局這東西,可是光看書上的圖就覺得很震憾

公視播過找尋梵谷的片子,是國外製作的,足跡遍布梵谷生前所到之處,及畫作所描繪的各地風景,我在電視機前看著看著,沒有流淚,但是看到他最後居住的修道院,想像著他苦悶的精神,唉,還是很難過

晴媽 2007-03-08 14:14:35

石頭:
你去過梵谷故居?可惡,讓我羨慕到流口水,實在太愛梵谷的畫更為其不得志的生平萬分憐惜,光聽stary stary night, 也會淚流滿面,如果能有機綠像你一樣去梵谷故居,眼淚可能是飛噴而出

版主回應
不是只有梵谷故居會讓人眼淚飛奔而出,能像今天這樣、離四百年的一幅油畫近到可以細細看每一個筆觸的超絕幸福,同樣是讓人噴淚的啦!(我承認我是違規越線,但觀展人很少、展場義工更少,她們四處逤巡一陣才會發現我「又」太靠近了,但,我要很誠實地說,我真的不知道 Reni 那幅約瑟與聖子前面地上也畫了禁止線)

以前看了一堆描述及比較油畫畫作筆法的書(最近一本是《梵谷的遺言》那位同為油畫家的作者筆下的分析),因為我從沒能近距離看世界油畫名作、更別提像 Reni 這種十七世紀流傳下來的經典名畫、同時自己又從無畫油畫的經驗,所以實在很難從文字描述來想像實際筆觸。

但,今天就給我實地見識到了!那種敬佩讚美大量湧現、幾乎令人希望乾脆一直站在那裏不要動,就給它細細看到天荒地老吧。想想,這幅畫四百年了!!!!!何其有幸我今天可以以十公分的距離讀它的細節!!!!!


高二時趙無極在歷史博物館個展,我跑去看了兩次吧,對他那些大尺寸的「浪費顏料」、創造出混沌逸色、繁點堆壘、點墨成胸的那種油畫,也一樣震懾。但是,他的畫絕對缺少 Reni (Reni 其實比較他知名得多的卡拉瓦喬在構圖、筆觸方面更成熟老練,但這年紀只差兩歲的兩位畫家,前者活到六十好幾、後者卻三十七歲驚世天才般地英年早逝,今天我有點覺得若卡氏不早死、大概就不會這麼知名吧)或這些十四五六七世紀的畫家的那種,工匠般的端謹精細、在精細中蘊藏厚實的愛與思想。連那些具有工藝趣味的祭壇畫,做圖象解析起來的話,厚度都遠遠遠超過趙無極。這是抽象畫不得不接受的命運:無聊乏味;不管它的 first impact 有多強。

這就是文化底蘊之有無。就像看北宋山水畫一樣,在技巧底層你看見人的文化軌跡及個人心志。那是屬於中國的;而我今天所見,則是,當然,屬於整一個兩千多年的基督教文明的。


stone
2007/3/8 Thu 5:07pm
2007-03-08 17:10:42
2007-03-08 07:46:49

美好的回憶,美好的文章,祝 有個美好的婦女節

還在問下午去合歡山可能的萬

版主回應
謝謝萬~,早上是在你美好的祝福中,踩著舒適度非常非常高的安穩愉快腳步出門的。 :)

去成合歡山了嗎?(如果你去成了,那我就要兩天後才會看到你的回答啦~)
2007-03-08 17:1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