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4-05 23:24:44管理心情

家庭管理

每個人對家的定義都不完全相同,對它的期待也不一樣。家是一個社會單位,建立在血緣或情感之上;它是一個以內部成員最大滿足為標準的半封閉式組織-因為它的成員在某些時間是無法自由進出其間的。也因為這個特性,所以在必要的時候,這個組織成員的組成與變動,是受到法律保障的。這種法律保障的設置,是為了那種脫離常軌的人而準備的。希望我們都用不到。
中國文化是偏向於群體主義與重視層級倫理的,這也使得家庭在中國社會中深受重視,當然,受到重視不代表我們有能力將相關的議題處理好;但至少先人們設計出了較多的機制(孝道、輩份、倫理、禮節、文化與習俗)來處理它。記得小時候背過的一句話「大孝尊親,其次不辱,其下能養」,現在也成了我在課堂上偶而會說出來告誡學生的一句話。
對許多人而言,家是他(她)一生最重要的資產、一個奮鬥的標的、一個最後的堡壘;對我亦然。我很幸運,生長在一個擁有深愛我的父母的環境中,畢竟我是兩位老人家在台灣的唯一香火(後來知道也是兩岸唯一的香火,因為兩個哥哥都在大陸戰亂與各項荒謬運動中喪生),而我出生時他們均已過了不惑之年。我知道他們是愛我的,我吃過進口的大蘋果、也曾經被兇著寫功課到半夜,但不管怎樣,我知道他們是愛我的。
有了這個「他們是愛我的」這個信念以後,很多時候事情變得單純許多;我會有信心而且一切往正面思考-因為他們愛我、我不會輕易對他們動怒-因為他們愛我、我會想要而且理應要孝順他們-因為他們愛我。他們是愛我的,有的時候只是方法不同或形式不同,有的時候只是各種主客觀的能力有其限制,有的時候只是觀點的不同,有的時候只是「人有失神、馬有亂蹄」。
你們都唸到了大學;但別忘了你的父母可能並沒有機會得到和你們一樣的教育。不要認為你的父母天生就會當父母,我常講一句話:你父母當父母的資歷,和你當子女的資歷一樣長,因為這兩者關係是同時發生的。你受的教育比較多,而兩者的資歷一樣長,這麼看起來,你應該比你的父母,更能當個好子女,更能當好家庭中的成員才是,是不是?
你們也唸過了管理學,有的還是MBA呢。那麼,管理學中談過那麼多知識,譬如說:溝通,你還記得溝通的要項嗎?溝通要經過編碼、傳送、解碼;你確定雙方用的工具一樣嗎?編碼解碼能力相同嗎?你們溝通的目的是什麼?是要解決問題,還是發洩情緒?管理者很重要的一項技能是情緒與壓力管理,你們做好了嗎?還有歸因理論,記得嗎?你還記得那個早已被我們說濫了旳「馬斯洛」嗎?即然每個人需求都不同,一個人在不同時間也不同,那你想起來了嗎?這還只是最基本的部份。
其次,管理者的問題是什麼?1.理想和現實存在差距;2.差距大到你必須去解決;3.你有能力和職責去解決。好,你的理想是什麼?現況是什麼?差距已經大到必須去解決了嗎?你有能力或職責解決嗎?問題到底是什麼?是結構性的或非結構性的?是系統問題或是操作者技術能力的不足所造成的?是不願解決或不能解決?你確認了嗎?你確認家庭成員(包括你自己)有能力,也有意願來解決問題嗎?這只是技術層面的問題。發洩情緒是容易的,憑著感覺是反射的,辨識和解決問題則需要一點訓練。因為親近和熟悉,我們總以為有些事是理所當然,有些人作為穩定且互動有默契,其實不然。
最後,我想說的還有一件事,做為一個家庭成員,我只會去想我能控制或影響的部份。我會從我開始做,然後經由我的改變去影響與我互動的人。在重視層級的中國社會,我們不可能去命令長輩或平輩;但我們可以影響他們。即使都沒辦法解決這些問題,至少我們成長了;我們將有機會建立一個屬於自己控制幅度內的家,這樣,成熟的你所生養的下一代至少可以接下你成熟的棒子,穩健地跑下去。對自己的家人或所愛的人,凡事留點餘地,話不要說絕。以我的經驗,後悔的機會非常高,而有些的後悔會讓我們痛苦很久。
我的父母來不及教我許多事,我對父母所有的承諾也都隱藏在內心深處,然而我一件一件地做到了,許多承諾是一輩子的,我也將堅持下去。我知道他們是愛我的,正如我愛他們以及他們愛他們的父母一般。他們有他們的限制,我也有我的,然而這不影響一個家庭的運作。而且,當我們知道有這麼多限制發生在我們的身上時,我們是不是學著更有耐心,更有愛心,也更技術的去處理這一切?包容他們可能最後是包容自己,接受他們你才會接受自己。
不管是部落格或是新聞台,都是為了慢慢拼綴成一個人、一個家、一個自己。所以這一篇,我只能將原來的題名-「家」,重新命名為:家庭管理。

上一篇:SWOT分析

下一篇:創業與使命

阿玲 2006-09-14 16:39:49

對家的經營需要有方法及技巧,我可是很有心得的。
我一直奉行話不說絕,凡事留點餘地的原則。古人說:話不說絕,話說絕則緣必孤。對自己親人的關係更是要用心維護。
管理學上的溝通方法我是沒用過,但我一直使用的是諮商輔導學上的同理心的溝通方式,用同理心的對談方式,凡事有溫暖,凡事有尊重,我覺得效果很好。

長孫女保衛 2006-04-16 15:28:02

學生已經慢慢可以理解為什麼孔老夫子會說出:「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這句話了,謝謝老師。

英倫情人 2006-04-10 16:34:46

請勿在此打廣告 以免訟累

版主回應
這可不是我要找你麻煩喲, 是你自己法律個性又發威了。 2006-04-11 14:2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