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4-05 16:07:27艾薩克

2005 台北 就是 巴黎

2004年底不知道為什麼瘋狂的想念巴黎,
甚至認真的計畫一次旅行.
由於每四個月得出境一次,
於是順理成章的將巴黎擺在下次可能到的旅行地點,
也趁柏客來網路書店正在大拍賣的時候,
買了四五本關於巴黎的散文旅遊書.

後來這份想念簡直成了一份遠方的招喚.
像傳說中美艷的女鬼在深山樹林間
"來喲來喲"的叫著路過的書生一樣的詭異.
那些僅剩的兒時記憶忽然一瞬間衝上來,
三年的巴黎景象常常在腦中Flashback,
於是開著車, 走路, 打開門回家,
都懷疑自己是不是在巴黎而不是台北.

2005年一月份的確有個機會去到巴黎,
17000左右的價錢機票加住宿,
扣掉飛行時間可以在巴黎待上五天.
很認真的詢問了所有的朋友們,
都是很有興趣的無法一起去,
於是我錯過了.

二月到三月忙碌的準備搬家的事情,
總以為時間很足夠的,
卻在搬家日的前一兩個星期驚覺,
發現一切都變得措手不及.
兵荒馬亂的搬完家,
發現自己居然心中有一種悵然的感覺,
好像搬離父母家一個人住像是一場長遠的別離.

新房子牆上掛了一幅巴黎地鐵站牌"Metro"的海報,
大大小小的明信片裝了框,
分布在客廳餐廳浴室的各個角落.
原來搬離一個家竟像是離開一座城市,
我大概是以為自己搬到了巴黎吧!
所以心中有了那些不捨.
其實也不過是從台北縣搬到了台北市,
也是離開了一座城市,
不過兩地的車距大概只要十分鐘.

我不知道還有沒有機會再去巴黎了,
只是到了四月份, 新房子的生活一切安定後,
忽然遺失掉那種瘋狂的想念.
取而代之的是一份浪漫的思緒來面對台北這座城市.

回到公車捷運與步行的生活,
好像多了很多時間去觀察人, 觀察這個都市.

從前老是覺得台北骯髒又混亂,
打開電視是政治的鬥爭,
打開窗是交通的烏煙瘴氣,
打開門, 走進生活的現實與煩惱.

放棄以車代步之後, 我正式融入這座城.
我常常一個人從很遠的地方走回家.
有一次用了一個小時,
從捷運中山站的衣蝶百貨附近下了舞蹈課,
一路走回大安森林公園附近的新家.
原因是我找不到一台可以帶我回家的公車,
於是乾脆用走的.

奇怪的是, 走路的時候思緒竟然無比輕鬆.
那些曾經厭惡的, 瞬間一掃而空.
巴黎車子也很多啊!
空氣也不算好,
一塞車可以在高速公路上等上一兩個小時.
狗屎更是嚇死人,
台北街道算起來還是乾淨的呢.

忘記台北跟巴黎的差別, 還有什麼是不一樣的??

台北日常生活的小巷內,
慢慢走起來其實跟巴黎差不多,
讓我想起小時後某個晚上和爸媽手牽手走在法國街頭,
往回家的路上.

麵包店販賣的棍子麵包常常少了一種酥脆感,
"It taste like sponge!"
我聽過一位法國來的人形容台北的麵包.
有一次買來嘗試, 的確有幾分海綿感,
於是我切成數片, 放在平底鍋內用小火去烘,
加上一點奶油,
簡直跟巴黎街頭Boulangerie剛烤好的一樣好吃.

在摩托車上緊緊擁住的情侶很燦爛的笑著,
走到街角隨時可以見到另一對面對面親密私語著,
不時會湊上嘴唇, 來個熱烈的吻...
Hey! Where did you learn that French kiss?!
I thought I'm not in Paris...

台北到底跟巴黎有什麼不一樣?

慢慢的, 我已經遺忘了.
人們到了巴黎, 被那份浪漫的情緒感染.
身在台北市的我,
則用浪漫的情緒感染這座城.
我用面對巴黎的心情去面對台北,

雖然飛行距離超過了十個小時,
我的人也不在法國.

但這瞬間,
台北就是巴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