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5-01 18:59:50愛睿客
愛睿客書架2009,01-03
《風格練習》,陳寧著,大田出版
風格實難。香港女作家陳寧以75則數百字短文章,從親族、生活、時空、記憶、電影、閱讀……捉拿切割,所進行的並非風格體例的多樣鍛造,而更像是以「練習」的謙稱,確認風格之成立。有別於黃碧雲冷冽、西西知性、鍾曉陽牽情,曾以筆名「塵翎」發表評論與創作的陳寧,以散文見長,在謹樸中滲出特殊溫度。就像她自己透露全書敘事手法「以小觀大、大則化小」,藉由「移位、錯置、變換視點」的技巧,從生活裡拈來的小事、念念不忘的一則異鄉午後、家居生活中懷舊細節,都被搓揉成粗細適中的繩,繫住那些搖搖欲墜的時光。逐頁翻讀,聰慧處偶有張惠菁的氣味,但陳寧獨特的濾鏡仍使她筆下的世界漾出差異,終能不疾不徐講述太陽底下無新事,而像一個可親的陌生人。
《吃朋友》,簡媜總策畫,石憶整理,印刻出版
如果電視裡過於扁平的新聞放送,已使視覺疲勞、聽力衰頹,何妨打開書頁,透過文字,深入咀嚼同樣生活在一塊島嶼上的人們,更有滋有味的故事──由作家簡媜策畫的《吃朋友》,黃照美擔任主廚,料理一桌各人的「家常」,而盤缽器皿所盛的美饌食肴之間,賞嘗記憶、傷口、愛。既吃朋友絕佳手藝,又同時佐味腦中深刻難忘的往事。入席者共八位,廚藝家黃照美、幼教專家趙國瑞、翻譯家黃恆正、哲學家楊茂秀、音樂家黃淵泉、戲劇學者李惠綿、散文家簡媜、治療師魏可風。八段故事恰似台灣半世紀以來,眾族群共同生活浸染的縮影:一桌好菜吃出大時代的流離或白色恐怖時期難言之苦……菜系橫跨江浙、客家、福州、閩南……筷箸夾起時間才能烹煮得出的料理,在看似尋常的飯菜香中,或許就有使創痛昇華的蔥薑。
《惡搞研習營》,恰克.帕拉尼克著,景翔譯,小異出版
曾經著迷於恰克.帕拉尼克(Chuck Palahniuk,1962-)筆下暴力詩意的《鬥陣俱樂部》,或奇幻迷離的《搖籃曲》,終又等到最新中譯本《惡搞研習營》。雖然文宣不斷強調這冊小說的驚悚與瘋狂,然而似乎不僅於此。被帕拉尼克所召集來的這些角色──曾經在現世中背負遺憾、犯下過錯、擺脫陰影不能的眾生,他們齊聚一堂,用生命中三個月的停格時間,學習如何成為「作家」,卻落入疑似綁架的詭譎圈套。而「每個故事都是一個鬼魂」,在充滿歌德風格與黑色幽默的敘述腔調中,帕拉尼克使那些躲在眾人背後的鬼魂現身:23個故事,拼湊出來的性與死亡,正像是一張特屬於「美國」的臉。聰穎獨裁如他,又怎會放棄享用故事所能製造的迷魅?每一位以暱稱現身的人出場前,獲贈一首開場詩,詩裡既有線索的提示,又增添故事的曖昧。相信,《惡搞研習營》絕不只是一本恐怖小說,它極可能是一則華麗變奏、使你我著魔的當代寓言。
《青春一條街》,周芬伶著,九歌出版
周芬伶散文氣味強烈,在新作《青春一條街》裡分別觸寫物、地、人。輯一「沉靜的歌」,坦露身為當代女性的物質與消費觀,從村上隆、髮廊、咖啡館寫至理想書店,行文看似戀物,偶亦如數家珍談名牌典故,然當「戀」成為「黏」,萬物可拋,真正存下來的是使用者的溫度──這是周芬伶特有的絕情。輯二「青春一條街」聚焦台中城,既有柴米油鹽小事如「大賣場」或「吃到飽」的觀察,又有文學縱深如呂赫若和張秀亞的舊跡踏查,做為一個跨越20世紀末的學者/創作者,周芬伶展現她靈活敏感的穿透力。輯三「雜貨店女兒」剖解親情,從婚姻變故的疼痛,母子之間奇妙的牽繫,更上溯家族舊事,無遮蔽的率直,令內裡思索、羈絆的情感翻湧而出。周芬伶在後記中特別提到:投身網路、建立個人部落格後,與讀者間互動頻仍,為她開出一條新路。或許這諸多似遠實近的生命交會,便是一條以文字築建於時空的雙向街,未如青春短暫,實能慢踱細賞。
《游牧醫師》,黃信恩著,寶瓶出版
繼短篇小說集《高架橋》,黃信恩(1982-)又交出散文作品《游牧醫師》,從實習醫師、軍旅生活,順利成為住院醫師,在身分的游牧中,所思所感的寫實報告。輯一「游牧醫師」篇幅稍短,巧妙施用醫學術語與人生狀態進行異質連結,每在冰冷的白袍生活中抽換視角,推移內省,交換內在對話。輯二「蟬」,片段記錄了在花蓮當實習醫師的時光,與入伍後的軍醫行跡。不例外地,觀察部隊裡的人際與權力,間中亦偶然被分派南沙島,近距離直擊離島生活苦樂。輯三「時差」允為壓軸連作,對於生命凋亡的詩意領會,更細膩再現親族間不斷遞嬗的血緣事典,末篇〈肚痛帖〉則深刻摹繪父子間微妙情意結。黃信恩的散文沒有失控的煽情,總能在節制與直白的敘述間,坦露最誠懇而溫厚的面目。
《回頭》,隱地著,爾雅出版
當作家隱地(1937-)回首過往,藉著如電影flashback般剪輯手法,重新編排時間,自七十年歲月中瀝出記憶的黃金。鄰近者不過是一、兩個月前發生的新事,久遠者可能至五十六年前,談一本今已匿跡的書。在看似無規則的回憶樹狀圖裡,卻逐漸拼湊出屬於隱地的文學啟蒙、創作萌芽、出版事業、人際交遊,以及因寫作而生的諸般緣分。很難定義這冊《回頭》,它收容了報導文字、信箋傳真、攝影插圖,也全方位體現隱地在散文、詩歌、小說等各種文體間優遊自在的身影。隨著回憶枝椏蔓生而出的,還包括他做為一名資深編輯的用心,將諸多文中提到的人與書尋來、重映,為健忘的讀者再次提醒。書末附錄與季季對談的〈我們的六○年代〉,詳實複述曾發生的文學璀璨年代,令人心嚮往之。
《卡娣的幸福》,珍.維查奇瓦著,王聖棻、魏婉琪譯,野人出版
是一次相當罕見的閱讀經驗:字裡行間溢出淡淡香氣,簡潔、活潑,藉由每一篇不滿千字的故事,推移、描摹出小女孩卡娣的童年與她所面對的人生:由於母親患上漸凍人症,卡娣隨著外公、外婆在水上人家度過一段看似日常,又饒富深意的時光。其後她面臨了母親的死,又終能在自身的選擇下,為生命迎來更多的愛。泰國女作家珍.維查奇瓦(Jane Vejjajiva,1963-)處女作《卡娣的幸福》,以小搏大,既處理難解的生死習題,又難得地注入適切暖意,在敘述者獨到的節奏感中,除了嗅聞到熱帶國家的鄉間情調,人與人之間的善,更隨著有機的結構安排,看小女孩卡娣變換不同的「家」,逐步剝開身世的繭,卻不受困囚,順著生命河流的走向,體嘗每種藏放在命運裡的慈悲。
《托爾金的袍子》,瑞克.傑寇斯基著,陳建銘譯,網路與書出版
納博可夫簽贈給格雷安.葛林的《羅莉塔》,托爾金穿舊的學士袍,普拉斯題給丈夫泰德的《巨神像》,一大箱沙林傑傳記研究相關資料,喬伊斯《尤里西斯》簽名首版,吳爾芙所印製的T.S.艾略特《詩集》……每一項隱藏了太多精采故事的20世紀英美文學夢幻逸品,都列名於瑞克.傑寇斯基(Rick Gekoski)精心製作的待售書目之上。生於美國、獲得牛津大學博士學位,傑寇斯基原也只是在學院中教授當代文學作品的大學教師,一次意外轉手買賣《狄更斯全集》的機會,使他發現經營珍本書市場的趣味遠勝於教學,就此成為一名風格獨具的書商。如何珍愛書籍卻不貪戀擁有?如何明瞭書的每一處細節:版本、裝幀,而能精準取得珍本?瑞克.傑寇斯基顯然非常具有此方面天賦;全書更大的野心,則除了以活潑風趣的口吻,分享各珍本流徙身世,更穿透書頁,捉拿眾創作者在優異文學表現之外的真實與人性。
《在海上等你》,絲山秋子著,郭清華譯,大田出版
兩個中篇小說所輯成的《在海上等你》:〈勞動節〉將時間濃縮於一日,透過一名失業女性接受鄰人好意參加相親,卻因無法忍受對方扭曲偏執的價值與嘴臉,決定半途脫逃,而漸次帶出失職真相。原本看似尋常的都會熟女困境,筆鋒一轉,所欲對抗的卻是龐大男性父權體制,而絲山秋子(Itoyama Akiko,1966-)也終能以一種爽颯氣慨掙出危殆的視線。另篇獲第134屆芥川賞之作〈在海上等你〉,同樣書寫女性職場生活,主人翁與同期男同事發展出特殊革命情誼:跨越了男女情愛界限,較近似同袍之澤,兩人約定若有一方遭遇不測,必須代為銷毀私人硬碟。死亡果真來訪,絲山秋子以微帶暖意的文字,生動寫出人際間難測的親密與疏離,其實薄脆如紙,看似透明,或許並不──所幸,記憶是多麼好的救贖。
《愛情沒那麼美好》,布希姬.紀侯著,陳蓁美譯,木馬文化出版
時至今日,要相信愛情總趨向敗亡並非難事,創作者筆下描繪眾生所臨的歧路,似乎反成了風景。在布希姬.紀侯(Brigitte Giraud,1960-)所創造的11個短篇中,不以講述故事為職志,而更似在狀態設定完成的容器中,以文字帶領人們觀看困境的荒謬與悲哀。他/她們或是終止於愛情之前,認清對方面目的人,或是將結束婚姻的怨偶,無法再對孩子使用第一人稱複數;或是感受到溝通的奢侈,生活中只有失效的對話;或寫一夜情,然則謀殺所有浪漫臆想,等現實的陰霾撲來;或以權力失衡案例,鋪陳出婚姻乏味與乏力之處……每則短篇中,總有詩意作結,屬於布希姬.紀侯的女性視角,則犀利敏銳地戳破謊言薄膜,道出瀕臨瓦解之前的緊繃心意,像冷靜而準確的鏡頭,對準述事者自己,映攝愛情斷了氣之前,最可怖又可敬的一剎。
《97年散文選》,周芬伶編,九歌出版
編者周芬伶為97年度散文把脈,稱其為「非典之年」,因部分散文名家不若前兩年奮力出擊,而使各類風格的創作者竄芽萌發。然則收入集中的42篇作品,經編者眼光掃瞄,以「出色、好看」為前提,確實為一次精篩。除了從報章雜誌、副刊中瀝出菁華,周芬伶亦廣征各大小文學獎,甚且也沒有遺忘網路媒體,希冀跟上散文書寫與發表生態的變遷,而這其實也反映著閱讀口味與寫作者之間微妙的拉鋸抗衡。選入的作者之世代相距逾四十年,甚而如朱天文、駱以軍等小說家也以越界的書寫入列。在書寫主題上或著墨於人事、親情、時代、自然,或照顧到散文的功能性:評論、批判、文字實驗與美學養成……在諸事紛擾、變異頻仍、苦樂互滲的一年,散文是寫作者筆下的魔鏡,近身映照出心中最在乎的世界圖象。
《小團圓》,張愛玲著,皇冠出版
小說家張愛玲(1920-1995)雖已辭世,熱力未滅,從未曝光之作《小團圓》問世,十六萬字重建大時代一段細膩隱情,從兩次滬戰後主角至香港大學寄讀寫起,因逢1941年日軍襲港,輾轉又回到上海與姑姑同住,開始發表小說,並與汪精衛政府官員相戀、密婚,間中則穿插龐大家族姻親間的魅影與絮語──以上情節,所有熟稔張愛玲小說者,必然熟眼熟耳。然則要嘛對號入座,考驗書迷記憶忠誠度,讓虛實對質;卻又不免好奇:對一個全新的張愛玲小說讀者而言,《小團圓》難道不能做為一條認識她的新徑(或捷徑)?華洋混雜的時代氛圍,無可替代的戰爭情調,張愛玲筆下的奇特女子九莉,跳脫綱常之外,被鍛鍊為「無情」,無論是她洋派開放的母親,或浪盪無賴的戀人。張愛玲搬用誠實,深刻鐫畫九莉卑微綻放的愛欲;更冷眼透視人世虛妄,物不沾身,儘管心裡藏有溫存騃念,終得學會鬆手──在人生從未止歇的戰役中,團圓是從來沒有的事,餘下的,只是偶發於夢中的喜悅或殘魘。
《2008/凌性傑》,凌性傑著,爾雅出版
爾雅日記叢書至目前為止,已出版隱地、亮軒、席慕蓉、劉森堯、郭強生等五冊。2008年交棒給凌性傑(1974-)。現任建中國文教師,同時創作詩歌與散文的他,又是如何觀察這諸多變異的一年?副標為「美麗時光」的日記書,從己身出發,事事關心,小至教室裡的秩序,大至國家領導人改選,書寫者總保持關注眼神,一吐胸中塊壘,進而折製出一名教師生活的縮影膠卷。除了閱讀電影影像、書籍文字,不定期異國旅行,或島嶼各處奔走演講,短歇,凌性傑於書頁中坦白諸多細節與愛的變體,並側記台灣一年間政黨輪替、金融海嘯襲來、社會亂象紛陳……而由於諸位日記執筆者多有教師身分,書中教育議題亦占大宗──凌性傑不只一次感慨少年們夢想的闕如。時間終會翻頁,踏過亂與變,作者仍願意以「美麗」定論,或許緣於體內未曾異裂的體質。而那,在某種意義上,也絕對是水能覆舟、亦能載舟的幸福。
《生態靜觀》,向明詩,董心如圖,印刻出版
詩人向明(1928-)與畫家女兒董心如(1964-)四手聯彈,同觸「自然」主題,完成裝幀精緻獨特的詩畫集《生態靜觀》。向明詩句朗潔易讀,多使擬人手法,讓藤蘿、魚蝦、黃昏、晨鳥、都嵌入一百首六行短詩中,幽默或頓悟的哲思分段,完成人與地的精神互換。偶爾,則擴大範疇,旁及生活,針砭時事,速寫時間中的小風景,或化繁為簡,平靜,從容,面對所有高溫議題。如此,抽象隱喻有效地收束為具象,閱讀者在節制中聞見悶雷聲而暗感心驚。有趣的是,董心如一系列題為〈草山小品〉、〈草山識界〉、〈觀微〉的畫作,卻化具象為抽象,藉由綜合媒材展演略帶神祕的變貌,偶有童話甜趣,偶現短偈寂寥,偶又揮灑出舞劇張力。世界原是同一個,在創作者的眼中,卻能裂變為璀璨或更為深邃的無窮。
----------------
日本 永子與高麗 Eiko & Koma
柬埔寨故事 Cambodian Stories
身體與繪畫交織成的舞踏風景
2009/05/15 -16 ( 五 - 六 ) 20:00
2009/05/17 ( 日 ) 15:00
5/16晚場為錄影場次
演出後歡迎與藝術家自由座談
曾獲「貝絲成就獎」、「麥克阿瑟藝術天才獎」等近十項國際大獎肯定的永子與高麗,作品向來以超越種族的細膩質感著稱。
《柬埔寨故事》是跨領域的集體創作,源自04年永子與高麗協同6位柬埔寨金邊市Reyum藝術學校學生的共創計畫。舞台上還原柬埔寨風景,身軀柔軟的少年與藝術家在沙土上凝神舞動,搭配現場作畫,展現對天地人的愛與關懷。
本作品06年巡迴美國10週,走過11個城市演出20多場,深獲迴響。新舞風元年就曾來台演出的永子與高麗,這次將呈現更深層的文化關懷還有蘊藏數十年的舞踏精華。
photo:
http://www.suntravel.com.tw/news/24364
http://www.youtube.com/watch?v=24qngf_BH7o
下一篇:愛睿客書架2009,04-05
yu
2009-05-06 15:12:18
小團圓整個太厲害。真的要單純去讀不容易。我連單純讀名字(症狀1:一定要把名字和英文兜在一起)都做不到...
版主回應
我想你的意思應該有包含這種厲害跟那種厲害吧……
2009-05-21 23:12:53
粵語有著跳躍的音樂性,
一逕追著陳寧急竹繁絲般的話頭,
居然就有了乘舟的暈眩感。
讓人著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