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4-25 01:06:38YEN

關於修辭。。。

有的時候,偏激的形容變成大家瘋狂追求的的人格標籤。

當我們用機八、怪人等來表達一些特殊的對象,同時我們就會以為那些不機八、不怪的人遜了點。
其實這篇文章應該是用來抒發我對人有這麼多種的感觸的。

其實,有的時候我們不免要去評論一下身邊的人,然後說他的某些舉動真的很糟糕,把人當作實驗室裡面的白老鼠一樣去解剖,分析他的構造。我們藉著這樣去認識人,然後以後把這些認識放到以後我們對他的認識中,當作不得不想到的前提。關於評論一個對象,通常我會帶點誠懇的建議,意思就是說,我必須把自己當作一個不識時務的人,我不該放太多讚美,所以我要給點批評。

我們會這樣的評論一個人,例如我們可能說他太過自私。這樣的說法的目的是在評論。不過也有些人會說,試問,這個世界上有誰不自私?的確是,人的理性就是從自己開始出發的,那麼我們在衡量事務的輕重的時候,真的就是自私的。不過,我的意見是,當我們把原因都歸罪到個性,或是說,大家都這樣,有什麼特別的時候,其實就是一種逃避被評論的作法,我會說這樣的念頭是因為自己的思考肌理太羸弱,不敢挑戰更複雜的思考。如果我們總是說一個人均云、完美等等,那等於是在讚美,在客套。推崇一個人真的很簡單,很快,而且也暴露自己見識真的不夠;但是要認真的去評論,指出他的弱點卻需要更多的時間去想,得在腦海裡比對自己人生當中很多的經驗。

評論人不是種驕傲。有人可能會說你憑什麼去詮釋一個人。但是就我而言,我會說把批評藏在心理面才是驕傲,說出來至少可以供其他人去評論,可以驗證出真偽,但是若是把話藏在心理面,那就自己就會認為自己的想法是永遠正確的,永遠也沒有機會讓人去評斷自己的想法是否真的正確。

我們終究得回到人的問題上。我的感觸是,人與人相處真的是很困難的一件事,人有這麼多種,不管是屬於那一種人都有他生存的有效性,但是偏偏只有少數是適合當朋友的。我們只是想讓人知道自己的想法,來讓人認識自己,但是這樣的目的似乎很難達到。這樣的後果導致,有的時候我們必須有點疏遠地來看這個世界,雖然自己免不了會對這個世界有點自己的論斷,但是只能停留在一個層次上,只看不說。

再來說一點題外話。朋友說他的定義策略是種逃避的方法,也就是說自己不斷地說我就是怎樣、怎樣,來解釋之前可能的錯誤。我說把原因都歸咎到個性就會很難被批評,也一方面把壓力都往自己身上放。這樣來說,還真的有點道出了某些人的特質。人可以分作應然與實然兩個部份,我在想,專注於強調自己的定義策略似乎就是在強調實然的那一部份,同時也是在說請其他人把眼光從應然那部份的移開。似乎應然的那部份是外在於自我的。不過在實然的那部份,是否也會衍生出應然的部份呢?根據我自己的理解我應該怎麼樣?如果真的是這樣的話,那麼其實這種定義策略只能騙別人,而總騙不了自己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