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13 09:32:35Liu 靜娟

《台語日常》罔聽當做修養

發財仔車賣果子的查埔人手比紙枋頂的字,講時計果(百香果)俗賣;一袋原本賣百二,這陣賣一百就好。我心內想,價數你家己訂,紙枋你家己寫;是毋是俗賣,啥人知。不過,猶是買一袋。

伊那找錢那講,「我今仔日才有來賣,昨昏去上課。」

上啥課?伊講《易經》。

「哇,《易經》真歹讀呢。你是欲學算命抑是欲看風水?」

伊講毋是,罔聽當做修養。「聽無,嘛無要緊,老師講人有來,靈魂有感受著就真好。」

這款講法有說服著我,人佇氣場好的所在,心情會較安定,一定也會吸收著靈氣。

我也相信念力。

逐早起,我做拜日式,腰脊骨沓沓仔(ta̍uh-ta̍uh-á,緩慢地落去的時沓沓仔起身直的時,我頭殼內會想著我的龍骨一節一節落去,一節一節起來。想甲遐爾hiah-nī,那麼)明白,親像看著恐龍的腰脊骨呢。若袂記得按呢想,身軀就無運動過後的鬆軟,心情也較差。

所以,我相信賣果子的查埔人也有自上課得著修身的效果。退一步想,伊愛共人講起家己咧上易經,也是因為有光榮感。人有光榮感,生活較有意義,也較會認真做好人;無定著賣物件也較實在,袂隨便唬人。

《自由時報》副刋2020.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