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2-15 14:04:00 老伭子

靈魂的重量

1906年,美國馬薩諸塞州州立醫院醫生麥克特嘉博士所做的「測量靈魂重量實驗」的具體實驗如下(吳明著《奧秘世界》 廣西民族出版社 第359-360頁):

「首先,他特製了一個可放在床底下,與體重計連接在一起的木框架。體重計極為精密,可指示十分之一安士之變化。他設計此體重計的目的,是觀察臨終病人的體重變化,以便計算出靈魂的重量。
為了避免病人的臨終掙扎,導致實驗誤差,他特意選拔身心均已極度衰弱,唯等待死期到來的肺結核病人為實驗對象。

麥克特嘉博士所做的第一次實驗記錄,內容如下:

在最初進行測驗的3小時40分鐘裡,病人的體重首先平均每小時遞減約一安士。據判斷,這一遞減應屬於呼吸、流汗而散發出的體內水分的重量。3小時40分後,病人斷氣一剎那,他的體重一下子減少了四分之三安士(7克)。原來以極緩慢速度遞減的現象,亦就因而停止。麥克特嘉博士一連做了六次同樣的實驗後,才將實驗經過、內容,連同自己的見解,發起了一場激烈的爭論。」

還有另一說是21克

靈魂重約21克?

2003年國外上演的一部叫做《21克》的電影似乎沒有吸引住人們的眼球(也許是沒有譯介到我國),但這部電影所表達的思想正是多年前一個科學實驗的結果,即人無論在世還是死後都是有靈魂的,因為靈魂是物質的,是可以體現的,它的重量就是21克。

一位叫做鄧肯·麥克杜爾的美國醫生早在1907年就做了一個實驗,他將6名瀕死的病人安放在一個裝有靈敏計量裝置的床上,可以確認死者生前和生後的重量,在確認患者死亡的瞬間麥克杜爾記下了病人體重的變化。在第一名病人死去的一刻麥克杜爾記錄到病人體重減輕了21.3克,由此他認為這就是靈魂的重量。因為靈魂離開了軀體,所以重量減輕了。由此推之,靈魂是可以離開人體而存在的。


其他生物沒有靈魂

人,真正是萬物之靈


作為比較研究,麥克杜爾還以同樣的方法測量15隻狗被宰殺前後的體重。結果表明,所有的狗在死前死後都沒有體重的變化。據此麥克杜爾認為狗沒有靈魂。這個證明還得出了另外的東西,人作為萬物之靈是有根據的,因為人有靈魂,而諸如狗一樣的其他生物是沒有靈魂的。麥克杜爾的研究和其結論在後來的歲月而且直到今天一直被用來證明人的靈魂在死後也存在,因為它有重量,而且能在人死後脫離軀體。

所以,如果要問魂在何方的話,根據麥克杜爾的研究,回答是,它既可以在軀體內,也可以脫離軀體。文學、哲學和宗教等作品提到的靈魂就成為有根據的東西,人們的喊魂行為也並非瞎忙乎。

 

參考資料:

http://bbs.ericss.ne t/archiver/?tid-7289 .html





人死的前後刹那間,體重減輕三十五公克,而且沒有胖瘦之分,這些實驗證實靈魂是附于身體上,他們相信,靈魂的重量應該就是三十五克。

人死亡的時候,真的會有靈魂離開肉體嗎?

一九八七年,一張疑似靈魂出竅的照片,在科學界引起一陣騷動與熱烈讨論。這是墨西哥的一位心靈學家胡力安.馬爾薩斯所公布的病人死亡前一刹那的照片:照片中,在病人死亡的瞬間,有一道白色的東西從身體内沖向上面。

胡力安.馬爾薩斯解釋說,這就是死者的"靈魂素粒子",剛要離開死人的軀殼,這種初次出現的靈魂,在心靈科學上稱爲"靈魂的正體",一旦失去了它,人體便無法再生存了。

靈魂學研究者把附着于人體的物質稱做"靈魂素粒子",人死後,靈魂素粒子就會從人的體内跑出來,之後人體隻剩下一具沒有靈魂的躺殼,這具軀殼随着時間的消逝,不久就會腐壞。

真的有靈魂會在死前離開人體嗎?所謂的"靈魂素粒子"是物質嗎?又要如何證實呢?

靈魂出竅的照片引起廣泛讨論後,有一群由七個靈魂學權威的醫師,心理學家,科學家組織的研究團體,制造了一套"靈魂測定器",以證實人死後是否真的有靈魂的存在。

他們認爲,如果附着于人體的"靈魂素粒子"是物質,那麽它就應該有一定的重量,當人死亡的同時,靈魂就會離開人的肉體,所以人在未死前的體重和死後的體重,應該有所改變,這個改變的數字可能就是靈魂的重量。

一九九六年秋天,這群靈魂學權威測試了一百位死者的體重變化,得到以下的結論:
當人類死亡的時候,水份和瓦斯會從人類的體内釋放出來,将這些因素扣除重量後,重新計算人體死前與死後的重量,赫然發現前後相差三十五公克。

也就是說,人死的前後刹那間,體重減輕三十五公克,而且沒有胖瘦之分,因此,他們認爲,這些實驗證實靈魂是附着于身體上,屬于一種物質,既然是物質就會有一定的重量,他們相信,靈魂的重量應該就是三十五公克。

他們進一步解釋說,離開人體的"靈魂素粒子",通常如水中浮萍般,漂浮在空中,沒有附着點,呈現微粒子狀态。

有時候,這些微粒子會集合成肉眼可以看見的物體,這就是人類眼中所見的" 幽 靈",有時候" 幽 靈"在拍照過程中會出現。
From ihao論壇 http://www.ihao.org/dz5/,http://www.ihao.org/dz5/viewthread.php?tid=113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