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12-23 22:35:54han1103
所謂的學歷與成見呈正比之迷思
工作至今快三個月了,深深有那一種感受,那就是很多人都這麼說..當學歷愈高,成見會愈深,特別是在專有領域知識上愈不能接受別人的觀點.就連我也深陷入這樣的迷思與盲點...
先說我的工作性質好了,為何會有這樣的感受呢?我的工作應該可以算是蠻單純的研究單位,公司的營運靠的是競標各級政府的投標公告書,而我是被歸在產經暨企經所下,所以會去尋找符合此所相關政府的投標公告書,然後上層會討論要不要去競標,若決定了要後,我們就開始討論分配寫這份輔導計畫書去投標,當投標的時候通常會有很多家相關性質的公司或機構也來競標,最後由主辦單位選出他們要的一家後,開始簽約一般都為期半年或四個月的計畫......
簽完約後大家便開始撰寫,中間會經過期中與期末報告.討論.審查,評論,直到最後彙整修改成定稿完成.(其實與寫論文的過程很像就是了,但是我到覺得沒有寫論文要求的嚴謹與規格,而且品質不見得好,原來政府的錢都是這樣花的,因為就算撰寫完畢,政府也不見得會去實施.)
老闆是個留美博士,很驕傲的都聽不太下我們小兵的意見,當然他的頭腦還是有他厲害的地方,不過我不喜歡他的性格,在開會討論的時候不是批評就是罵謾罵政府,然後我們這些小兵,可以說大家都算是學以致用的科系,所以當一個題目討論起來後,大家我執都會很重,學的背景理論基礎不同,都不太能接受別人的意見.
舉個例子,讀企管的很喜歡用"SWOT''分析法,而我喜歡用歷史結構分析法,我會認為那分析法見仁見智,沒有量化依據,我要怎麼說優點.缺點就怎麼說,沒發現到的就不算;而他會認為我的那個太舊了,不夠客觀.最後表面上能達成共識,但個人還是偏好個人使用的方法.
我們還不算是高學歷,就這樣了,我再想那些博士畢業在教書的教授,以前學校接觸的某些教授,所上有專題討論會論文審查的時候,都只講自己最熟的領域專才,卻不願耐心聽不同領域專才人的觀點,真的學術堡壘造成的'我執'很重很重.真的需要多放開心胸聽看看不同意見,連我也一樣要學習.
而那些檯面上常上Call-in節目的政客更是需要好好學習...
先說我的工作性質好了,為何會有這樣的感受呢?我的工作應該可以算是蠻單純的研究單位,公司的營運靠的是競標各級政府的投標公告書,而我是被歸在產經暨企經所下,所以會去尋找符合此所相關政府的投標公告書,然後上層會討論要不要去競標,若決定了要後,我們就開始討論分配寫這份輔導計畫書去投標,當投標的時候通常會有很多家相關性質的公司或機構也來競標,最後由主辦單位選出他們要的一家後,開始簽約一般都為期半年或四個月的計畫......
簽完約後大家便開始撰寫,中間會經過期中與期末報告.討論.審查,評論,直到最後彙整修改成定稿完成.(其實與寫論文的過程很像就是了,但是我到覺得沒有寫論文要求的嚴謹與規格,而且品質不見得好,原來政府的錢都是這樣花的,因為就算撰寫完畢,政府也不見得會去實施.)
老闆是個留美博士,很驕傲的都聽不太下我們小兵的意見,當然他的頭腦還是有他厲害的地方,不過我不喜歡他的性格,在開會討論的時候不是批評就是罵謾罵政府,然後我們這些小兵,可以說大家都算是學以致用的科系,所以當一個題目討論起來後,大家我執都會很重,學的背景理論基礎不同,都不太能接受別人的意見.
舉個例子,讀企管的很喜歡用"SWOT''分析法,而我喜歡用歷史結構分析法,我會認為那分析法見仁見智,沒有量化依據,我要怎麼說優點.缺點就怎麼說,沒發現到的就不算;而他會認為我的那個太舊了,不夠客觀.最後表面上能達成共識,但個人還是偏好個人使用的方法.
我們還不算是高學歷,就這樣了,我再想那些博士畢業在教書的教授,以前學校接觸的某些教授,所上有專題討論會論文審查的時候,都只講自己最熟的領域專才,卻不願耐心聽不同領域專才人的觀點,真的學術堡壘造成的'我執'很重很重.真的需要多放開心胸聽看看不同意見,連我也一樣要學習.
而那些檯面上常上Call-in節目的政客更是需要好好學習...
上一篇:中時評論:停滯的魔咒(朱偉誠)
下一篇:再次推薦一本書:乳房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