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5-17 17:25:36杜晖

新加坡:赤道小红点(134)

莱佛士对委员会有极详细的训示,兹将其有关的摘录如下:

“委员会诸君应直接注意当地人士地区适当的分配,无疑地,对于华人尤须先作郑重考虑。根据华人经已居留的数目,以及这地方对于这个勤勉的民族更具有特别吸引的能力起见,我们或可假定他们已经成为这个社会最大的部分;因此,在新加坡河的西南全部,应分配作他们居住的地方。在某种条件之内,可准许他们占据新加坡河西南岸的土地:即在拟建的大桥以上。又由大桥沿主要街道而下至现在的华人村,以及南面的小海口西岸,倘若未被人占据者,可供华人享用。这些地方可给华人许多有益的贡献。”

——莱佛士在训令中又说:“为着将华人村建立在一个适当的地基上,必须注意这个特殊民间的乡土观念和其他的特性。”

莱佛士在致给土地分配委员会的指示中,指出新加坡河北岸政府保留地居住的欧籍商人需迁出,土地由政府收回。委员会应寻求另一地段作为商业区,让他们建货仓。莱佛士认为在河的南岸华人聚居的沼泽地带非常适合发展成商业区,只要把沼泽地带填平以及对华籍居民适当的赔偿。

莱佛士致给市区计划委员会的指示中,则列出市区的范围、政府保留地、商业区、欧人区、华人区、武吉斯人区、阿拉伯人区、注辇人(即印度人)区、马来人区以及巴刹,造船厂和坟场等的地段。

新加坡的今日市区中心,大街小巷纵横错杂,可以说是开埠初期莱佛士设计的规模,一百六十多年以来仍是老样子,尽管高楼大厦一幢幢的林立,但是,市中心的地盘却仍是很少变化的。

新加坡河把新加坡市区分成了两截,但主要有三条桥梁连接起来,在河的两岸就是商业区,也是市的中心点;河的北岸有桥北路,南岸有桥南路,这两条大路有一条桥连接,构成了“大马路”,这是市中心的大动脉。在北岸的一带称作“小坡”,在南岸的一带称作“大坡”。据李钟钰著《新加坡风土记》说:“……中有河自东达西,划分南北,居人名其北曰小坡、南曰大坡”。

新加坡河是新加坡自开埠到成长过程中的生命线,莱佛士建设新加坡市区的蓝图,就是以新加坡河作为中心。沿海西起直落亚逸,东至梧槽河,再沿海岸线向内陆伸展半哩至一哩。莱佛士的市区计划蓝图大概情形如下:

⑴ 新加坡河北岸继续为政府保留地,目前已建好的私人建筑物不准装修,未建好的即刻停工。

⑵ 商业区位于新加坡河西南岸,即今莱佛士坊及吻基一带,这商业区供各族商人开店及设货仓之用。原居于新加坡河南岸的华族居民须尽快迁往他处。

⑶ 欧人区则位于今美芝路一带。在甘榜格南靠海一带居住的华族居民须即刻迁出。

⑷ 武吉斯人区则位于甘榜格南到梧槽河一带。

⑸ 阿拉伯人区分布于苏丹王宫的西北部,与欧人为邻。

⑹ 注辇人区位于新加坡河下游西岸。

⑺ 马来人多为渔民,故无须在市区分配地段给他们;他们大部分追随天孟公住在直落布兰雅(Telok Blangah)一带。

⑻ 华人区于新加坡河的西南部,介于直落亚逸与珍珠山之间,即今日牛车水一带。#

----------------------------------
本文现在《光华日报》新风版连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