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學問達氏堆肥法-準備篇
天然堆肥是從古老的農業社會就開始流傳下來的土壤改良方式,卻在所謂農業革命的年代,差點完全被化學肥料給取代掉。好在現在大家被各種嚇人的化學物質毒怕了,於是又再度返璞歸真,回頭向老祖宗取經,尋找合乎自然的耕作倫理。
製作堆肥的方式,眾家學派紛紜、材料更是海納百川,只要是天然的東西,幾乎都可以拿來用。有些高級一點的堆肥方式,還必須去買石灰、木屑等等的材料來加,或是得買個專利的堆肥桶,裏頭還要不時添加獨家配方的培養基,滋養裏頭的益菌。對於想要在自家陽台實踐環保,自己製作堆肥蒔花惹草的人而言,恐怕是看得眼花撩亂,不知孰優孰劣,愈看愈不知如何下手,最後乾脆還是交給環保回收車最為省事。
其實啊,回頭看看大自然就好了,無論在森林裏頭,或是在路旁野地裡,沒有誰刻意去添加材料,也沒有人去幫忙添加液肥,但是土壤裡的養份一樣能生生不息,滋養著長在上面的植物。換句話說,堆肥的方法沒有對錯,重點只是要讓有機質回歸土壤,其他的事情就交給土壤裏頭的細菌、小蟲子、小蚯蚓來努力吧,不必擔心那麼多。
達可在自家陽台製作廚餘堆肥已經有好幾年了,一開始也和許多人一樣,不知如何入門。也曾買過廚餘桶來用,不過光是必須定期到特定地點購買特定的菌粉來添加這件事,就讓懶惰如我者,熱情消褪殆盡。
不過,廚餘丟到垃圾桶裏頭總是會悶出令人作嘔的味道來,若要每天配合清潔車的節奏出去倒廚餘,又不是我們這樣早出晚歸的上班族可以做到。最後,達可綜合各家理論以及腦筋裏頭殘存的兒時記憶,經過一步步的嘗試調整,發展出現在這套沒啥學問的達氏堆肥法。還在傷腦筋該用哪門學派來堆肥的朋友,哈!再多一種讓你傷腦筋吧!
其實沒學問達氏堆肥法的原理很簡單,就是將堆肥素材與土壤一層層交錯堆疊,讓土壤裏頭的細菌以及小生物幫忙分解這些材料,如此而已。
堆肥的第一要件,當然是要有材料,達可家一個禮拜開伙沒幾次,水果倒是吃得不少,於是所有的菜葉、果皮、蛋殼全都成了堆肥的素材。還有就是吃過飯之後所產生的廚餘,所有堆肥的書都告訴你要先沖洗,免得料理時添加的調味料將土壤鹽化。這點的確要考慮,不過處理上其實不困難,在達可家,大根的骨頭和蛤殼等不易腐化的東西會先挑掉,其他像是小根的雞骨頭、魚刺或是魚皮等則是在洗碗時就讓它留在洗碗槽的濾水口裏頭洗澡,等到洗完碗時,裏頭的殘渣也早沖洗乾淨了。只要將它們全部倒出來,和其他材料一起倒進堆肥桶即可。
陽台上所種植物的落葉、枯死植物的殘株,也都是現成的堆肥材料。有時發現死掉的蝙蝠、壁虎,或是不小心腳下踩死了小蝸牛,直接在堆肥堆裏頭挖個洞,埋進去就可以,剛好可以補充一些動物性元素。家裏頭養的小布丁鼠定期換下來的木屑式貓沙是很好的素材,裏頭還添加了鼠屎鼠尿呢!不過萬一家裡的小貓、小狗不幸往生,可千萬別直接往裏頭埋,太大的動物,廚餘堆鐵定消化不良。
有了材料之後,要在陽台堆肥,當然還要有堆肥槽。達可並沒有特地去購買或是製作堆肥專用的容器。話說當年蘿蔔坑未建園之前,達可家的陽台已經是林木參天,為了養活這些大得不像話的樹木,當時買了不少內徑四十公分、深度三十公分的大花盆。直到請了卡車大遷徙,將它們移居蘿蔔坑的那一天,用繩子從四樓的陽台上一盆盆垂降到地面,把三個猛男累成三坨軟趴趴的五花肉之後,我就發誓再也不要在陽台上將樹養到那麼大。
於是這些閒置的大塑膠花盆,就成了隨手拈來的最佳堆肥槽。一般而言,堆肥槽深一點比較好,可以多堆幾層,有利於底下的材料發酵、發熱。但也未必要拘泥於它的形狀或尺寸,只要自己操作時覺得方便就好了。
有了材料和容器,沒學問達氏堆肥法的製作流程,下回揭曉。
上一篇:頂樓世界
下一篇:沒學問達氏堆肥法-工作篇
Rubub在此地育苗店可買到,被歸類為草藥植物.聽說可預防心血管疾病, 大部份家庭菜圃都有栽種.因可防止病蟲害又兼食用及觀賞.
紅色的莖加糖慢火煮後,會成草莓醬的模樣,夏天澆在冰淇淋上頭當甜點,也可塗抹在土司麵包上當早餐.
看到堆肥就想到肥滋滋的雞母蟲
粉恐怖ㄋㄟ!
以前在鄉下幾乎家家都有一個堆肥處
豬'雞'人的米田共都有用途
壹層稻草壹層水肥最後加一些水
然後它們會冒煙發熱發臭
等這些都過暸就可以拿來施肥囉!
姥姥會把果皮直接埋在花盆裡
也算堆肥吧?
不會吧....
果皮直接埋在花盆裡,
久了也是肥料,
不過還是先堆肥腐熟後再使用比較好。 2009-12-31 20:18:38
堆肥的花盆底部要有洞嗎?
其實這些排出的水稀釋可以當液肥使用,很不錯哦!
所以正規的廚餘堆肥桶底下會有個水龍頭。
用花盆堆肥的缺點是接不到這些液肥,
不過還是得有洞讓水排掉。 2013-05-12 09:4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