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之旅(二)2019.4.14~15
德國之旅(二)
2019.4.14~15
龍堡 & 科隆
半夜醒來,探頭一望,外頭雪花飄飄,地上還有薄薄一層積雪。四月中旬台灣正是暑氣蒸騰,來到德國卻下起雪來,還好!上了年紀老根紮,行李中塞滿了冬衣,終於可以派上用場。
Intercity Hotel提供德式早餐,每人16歐元,老人優待只要6歐元。種類繁多的麵包、起司、香腸、優格、沙拉、水菓、咖啡等應有盡有,就是沒有像日式早餐有很多熱食,但起碼比我家的早餐豐富多了,一想到只要六塊歐元,吃得還真有點歹勢。
Intercity Hotel位在中央車站旁交通方便ˉ
頭幾天為了調適時差,茂欣建議就在波昂附近走走就好。九點出頭,從旅館旁的中央車站搭乘UB(U Bahn)66,出了市區後,沿著萊茵河畔往南來到不遠處的Konigswinter。這小鎮的車站只有月台,沒有任何建物與站務人員,月台邊就是萊茵河,河邊設有簡易的碼頭可供內河船隻停靠,也做為兩岸渡輪的渡船頭。萊茵河全長一千多公里,除了大都會區,往往百多公里都看不到一座橋樑,但人口比較密集的市鎮,會有搭載汽車與行人的渡輪在兩岸間來回穿梭,代替橋樑的功能。大家忍受些許不便,卻為兩岸的景觀與南來北往的船行帶來很大的方便,這種與大自然共存的生活模式值得我們學習。
萊茵河東岸的七座圓錐形山峰,被稱為七峰山(Siebengebirge),Konigswinter就位於其中之一的龍岩山(Drachenfels)山麓,上山可沿著步道健行,也可搭乘登山電車。從車站走幾百公尺,經過市議會廣場,沿途有一座古色古香的電話亭,探頭一看,裡頭擺滿各種書籍,原來是流動圖書室,充分展現當地人的文化水平。過了電話亭,不遠處就是登山電車站,我們直接坐到龍岩山頂,登高望遠,萊茵河的旑旎風光美不勝收;向北望去,波昂與科隆的街廓盡入眼底。
萊茵河的旑旎風光
山頂上還矗立一座當年被戰火摧毀的古堡廢墟,雖經整修但仍保留原貌,好讓遊客能記取戰爭的殘酷。回程順道參觀建於1882年的龍堡(Schloss Drachenburg),這座富麗堂皇的宮堡佔地廣闊,主建築的外圍是一大片草原,氣派萬千。
龍堡(Schloss Drachenburg)
富麗堂皇的宮堡
由於老來生性簡樸,對於這種極盡奢華之能事的身外物已無所眷戀,走馬看花繞了一圈,再又搭乘電車回到Konigswinter小鎮,中午就近在月台邊的水族館餐廳用餐,回到波昂已經二點多。畢竟還是敵不過時差的折磨,想想還是先回旅館睡個午覺才是上策。
這趟德國之旅主要的目的是來探視遠渡重洋的兒孫。茂欣原本去年九月底就要成行,事先已租妥房子,醫院的門診也都掛停,不料德國的居留簽證遲遲沒有下來,不但蹉跎了兩個月的時間,也白花了兩個月的房租。直到去年11月30日早上拿到簽證,下午就提著早已打包好的行李急急上路。就這樣一別已經四個多月,儘管偶爾可以透過Skype互通訊息,但畢竟母子連心,更何況影音的傳達沒有親眼目睹的痛快。睡過午覺,Yuki就急急催促著要去茂欣的住處一探究竟。
租處旁的綠園道
茂欣的租屋處就在通往波昂大學植物園的綠園道上,距離中央車站只有十分鐘的腳程,是一幢相當豪華的別墅,前後庭院春花爭艷,草木扶疏,捎來春的訊息。屋主住一、二樓,聽說是位奧斯卡金像獎的得主,三、四樓隔成四個單位,每個單位約有五、六十坪,入口就是廚房與餐廳,裡頭是起居室,上頭的閣樓才是主臥房,家具、廚具一應俱全,供應水電,並有管家負責打掃,每個月房租是1700歐元。Yuki或許忘了茂欣只是來德國過個水而已,每個角落、每個細節都要問得一清二楚。當她得知他們一家三口過得比台北還要舒適,才放下心來,開始話起家常。
今晚就在附近一家越南餐廳用餐。由於我家附近的台中公園和第一廣場假日都是外勞聚集的場所,鄰近街肆越南餐廳林立,偶爾路過,看見餐廳提供的都是簡便的家鄉味,使得我對越南菜稍有成見。不料今晚享用的越南料理別有天地,令我完全改觀。八點多頂著夕陽中的料峭春風回到旅館,洗完澡已經10:30,感覺頭有點暈,所幸行李中備有血壓計,一量完全正常,想必是天氣太冷的緣故,方始安心上床睡覺。
越南餐廳的河粉料理
經過二、三天的調適,時差的困擾減輕了不少,今天(4/15)可以跑遠一點的路。九點多搭乘RB48到萊茵河沿岸最大的城市科隆。波昂到科隆火車班次很多,最快的IC或EC 17分鐘即可抵達,搭乘RB也只29分鐘,票價是8.2歐元,我與Yuki用旅館贈送的免費券,來回就省了30多歐元。科隆是德國西側的入口城市,有來自荷蘭、比利時、法國等國際列車停靠,班次頻繁,到巴黎只要三個半小時。
科隆火車站
高聳的科隆大教堂
科隆大教堂的側面也很壯觀
走出車站,向前望去,令人嘆為觀止的科隆大教堂就在眼前。這座教堂的前身早在西元873年就已落成,1164年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腓特烈一世將原存放於米蘭大教堂的「三王聖龕(存放東方三博士的遺骨)」贈給科隆大主教,使得朝聖信徒驟增,老教堂於1248年適逢災損,不得不重新改建,前後蓋了632年於1880年方始完工,傳說是人世間最靠近上帝的所在,也是地球上最完美的哥德式教堂,隸屬於天主教科隆總教區,是科隆總主教的主教座堂。南北兩側高達157米的兩座高塔早在幾百年前就已成為科隆的象徵,祭壇裡鍍金的「三王聖龕」使它成為歐洲天主教的聖地,1996年又名列世界文化遺產,使得每年有600萬遊客前來朝聖。
我雖非教徒,還是心懷虔誠入內以觀。我從兩座高塔下方的西側玄關進入,其高達43.5米的挑高主殿中廊漫無止境地延伸到最東側的祭壇,置身在莊嚴肅穆的神威中,人有如滄海之一粟,變得如此渺小,加上四周五光十色的彩繪玻璃眩目的照映,誰能不自我催眠而任由祭壇上神父的擺佈?所幸在幾十年的自我修持中,我早已將神佛安置在我內心深處,好似一顆定心丸,讓我得以在迷境中把持自我,定下心來靜靜觀賞這座經過600多年精雕細琢的藝作。
專注中回過神來,才發現Yuki怎麼不見了,定睛一看,原來她早已默默地走到祭壇前點了一盞燈。奇怪!她又不是教徒,點燈所為何來?但畢竟是結髮五十年的夫妻,我看在眼裡,了然於胸,莫非是為了今年兩位孫兒參加高中與大學聯考而祈福。阿嬤疼孫的這份親情,已然超越了宗教信仰與理智判斷,直探人性的深處,這也難怪旅行途中,她還是隨時隨地心繫著孫兒的前途。
參觀完教堂內部巧奪天工的造作,從南側出口走了出來,大媳婦建議我們爬爬高達157米的南塔,小孫女也天真無邪地附和,說她上個月才來爬過。我仰頭一望,高聳入雲的尖塔好似一根天柱,直指天際,不覺令我兩腳發麻,猶豫了起來。但眼看著才滿五歲的孫女意猶未盡的模樣,我實在吐不出半個“不”字。買了票,穿過一條幽幽的時空隧道,盡頭就是登頂的梯口,我再也沒有後退的餘地。迴旋式的樓梯相當狹窄,僅容上下樓梯的人側身交錯而過,下樓的人絡繹不絕,上樓的人不斷蜂湧上來,連個歇息的空間都沒有,只能氣喘呼呼地往上爬去。
再過一兩個月我即將屆滿76歲,但平時注重養生,每周打一兩場球,晚飯後到光復國小外操場快走40分鐘,清晨醒來在床上做半個小時的核心肌群運動,長此以往體力還算硬朗。但爬樓梯是最耗體力的動作,509階的高度確實是一大考驗,費盡全力不知爬了多久,終於來到2/3的高度,正是擺放十二口大鐘的樓層,才有足夠的空間喘口氣。
沿著鐘的四周繞了一圈,最大的一口是安裝於1924年的聖彼得鐘,重達24噸,直徑3.22公尺,我不曉得當年是如何將它安裝上去。再往上的樓梯不再是迴旋式,而是由鋼架搭成,就像一般大樓的安全梯,大概半個樓層就有一處轉折的平台,空間加大了許多,但還是苟延殘喘才爬到最頂層的觀景台。環視左右,每個人也都上氣不接下氣,但看來沒有比小孫女更年少,也沒有比我更年老的,經過這趟考驗對於老當益壯的體力,倍感欣慰。
爬上頂層的觀景台
站在虛無飄渺的觀景台向下俯瞰,科隆的街景歷歷在目,這座歷經兩千多年時空更迭的老城,滄海桑田的片片史頁堆疊起來可能比南塔還高。城區在大戰期間被炸得幾乎成了廢墟,大教堂有賴兩座高塔的鮮明目標,盟軍看在上帝的份上稍稍手軟,才得以殘存。但於今看起來好像什麼都沒有發生過,街道上不也是人來人往,萊茵河的流水仍然潺潺不絕,相較於當年戰得你死我活,豈不成了一大諷刺?李白詩云:「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也;光音者,百代之過客也。而浮生若夢,為歡幾何。」突然間我有大夢初醒的感覺,坊間傳言:科隆大教堂是人世間最靠近上帝的所在。沒想到我千辛萬苦爬上了教堂的最頂端,卻讓我就像真的見到了上帝,有醍醐灌頂的喜悅。
俯瞰科隆的街景
科隆是德國西部的工業重鎮,人口106萬,面積405平方公里,是德國第4大城市,一天的時間實難窺其堂奧,但這趟科隆之行我是抱著懷舊的情趣,目標只設定在大教堂周圍到萊茵河畔的舊城區。離開大教堂後,我們往萊茵河畔然後走上霍亨索倫大橋(Hohenzollern Bridge)。這座鐵橋靠近科隆中央火車站,橫跨過萊茵河,長409米、寬29.3米,橋墩之間的距離西邊為118米、中間167米、東邊122米,日交通量有1200多列列車,是通往歐洲鐵路的重要樞紐,且與大教堂相互輝映,成了科隆觀光不可或缺的一部份。
大橋建於1907~1911年,為紀念霍亨索倫王朝的普魯士帝國對德國的統治,是以「霍亨索倫」名之。原本是由兩座鐵橋與一座公路橋平行組成,大戰末期德軍為阻止盟軍的進逼而將之炸毀。1945年重建時,造了三座鐵橋,上頭架設三座鋼鐵桁架拱,另外在外側添了行人與自行車道。2008年夏開始有人在人行道與鐵軌之間的欄杆掛起刻有「永結同心」的愛之鎖,再將鑰匙丟入河中,用以表達彼此永不分離的堅貞愛情,鎖越掛越多,成了一片密不透風的鎖牆,因而成為一個知名的浪漫景點。
欄杆掛起刻有「永結同心」的愛之鎖,最令孫女討喜
舊城區都照原建築重建,保有舊時模樣,散發出一股思古幽情,也令人驚嘆德國人自古即存在的城市美學。舊城區幾家老店名聞遐爾,令人流連忘返。古龍水Eau de Cologne為法文「科隆之水」的名牌香水,於18世紀誕生於科隆,「4711」古龍水總店的這個號碼原為拿破崙占領期間所居住的地方,之後被沿用為店名的代號,成為德國頂尖的名牌香水。雙人牌也是家喻戶曉的家用刀剪品牌,遊客來到舊城區也都會買幾支當紀念。晚年我已奉行「斷、捨、離」的人生三昧,也就是「斷絕不需要的東西,捨棄多餘的事物,脫離對物品的執著。」旅行不再東搜西購,以免將來還得勞累子孫當成垃圾丟棄。因此走進這些名店,我只當成到此一遊,再也不會動心起念,以免花錢又增加兒孫的負擔。
但來到科隆,有些錢不能不花。就以啤酒為例,聽說德國的啤酒超過5000種,飲用的習慣也各不相同,而科隆就是地方啤酒的天堂,約有26種自釀的啤酒,只有到科隆才能享受這種美味。時過晌午,又爬了一趟大教堂的南塔,肚子已經餓了,茂欣特地帶我到一家緊鄰大教堂、由啤酒廠自營、創始於1904年的Fruh am Dom餐廳用餐。我們點了德國豬腳,還有萊茵醋燜牛肉(Rheinischer Sauerbraten),它是以紅酒與醋醃漬後燒烤燉煮的當地知名牛肉料理。啤酒當然是新鮮現釀的淡黃色科隆啤酒(Kolsch),用直筒細長的stangen玻璃酒杯裝盛,一杯才0.2公升,喝起來十分爽口,又有「女性啤酒」之稱。因為份量少,喝完後服務生會自動為你續杯,並在杯墊上畫一條橫線,結帳時就以杯墊上的橫線計算酒錢,若不勝酒力,記得要把杯墊蓋在杯口,服務生就不會再續酒。每家餐廳都會在杯子與杯墊印上自己的品牌,這些餐廳廣受遊客青睞。
Fruh am Dom餐廳
杯墊印上自己的品牌可以續杯
Fruh am Dom餐廳有名的豬腳及萊茵醋燜牛肉,炸豬排和時令新鮮的白蘆筍真是大飽口福
回程順道在距科隆南方13公里處的布呂爾(Bruhl)站下車,奧古斯都堡宮殿與附屬的獵趣園(Schloss Augustusburg & FalkenLust)就在車站不遠處,它於1725~1768年由科隆大主教克雷門斯‧奧古斯都(Clemens August)興建作為寓所,是德國巴洛克與洛可可建築風格的重要古跡,宮殿中的花園設計迄今還是全歐洲最真實的巴洛克庭園。1984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它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直到1994年波昂還是西德首都的時候,仍為德國總統接待外國貴賓的地方。一位身披道袍的大主教,本該潔身自持,體恤民瘼為己任,不料卻大肆搜刮民脂民膏,興建極盡奢華的宮殿以自娛。每思及此,厭惡之情油然而起,信步在庭園走了一圈,就搭車返回波昂。
奧古斯都堡宮殿
奧古斯都堡宮殿的花園
連著幾天的德式餐飲,不覺思念起家鄉味。今晚就在波昂老城區的南京大酒樓用餐,雖然稍稍解了饞,但每道菜都鹹得難以下嚥,老闆娘最後只好端出一大鍋熱開水,讓我們汆燙一下再入口,為此行增添了一些趣聞。
親愛的台長︰
恭喜您!此篇文章極為優質,獲選為本日哈燒文章,將會出現在新聞台首頁哈燒文章區塊輪播。請您繼續保持每日撰寫文章的好習慣,期待您提供讀者更多精采的內容,加油!
感謝分享!
http://www.yyj.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