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25 13:47:58Dr. Lin

2009阿拉斯加之旅(十二)2009.8.5         十

2009.8.5

 

2009阿拉斯加之旅(十二)         

十年修得同船渡

遊罷Tracy Arm Fjord,阿拉斯加境內的行程就已結束,今天遊輪一整天都在海上航行,明晨在溫哥華島的Victoria稍作停留後,即將返回西雅圖。阿拉斯加面積150餘萬平方公里,大約是台灣的43倍之大,千里迢迢來到阿拉斯加,卻只在其東南隅沾個邊,難免讓人覺得「不入堂奧,豈能窺其宗廟之美,百官之好?」大家似乎都意猶未盡,但我卻已心滿意足。

美國是個新興的國家,又是民族的大熔爐,加上國力雄厚,交通便捷,相對縮短了城鄉的差距,使得全國統一在同一個文化的框架裡,幾乎看不出有什麼地域的藩籬。相較於中國大陸來說,它有淵源流長的歷史,自古以來細數不盡的民族,都在封閉的地域中,各操不同的語言,過著不同的生活方式。又囿於交通不便與強烈的地域觀念,相互交流的機會受到限制,因而同一省份就已南腔北調,更遑論是全國各地。因此到美國各地旅行與中國大陸迥然不同,除了各異其趣的大山大水,其他的人文景觀幾乎是大同小異。

來到阿拉斯加,由於幅員遼濶,除非是做專業的研究或探險家,才會搭乘小飛機深入到內陸。一般遊客只要找處冰原,坐坐雪橇,順便看看冰河與到處都是同一色調的天然雨林,大概也就可以體驗極地的原始風貌。至於人文景觀,阿拉斯加與美國本土都是同一個調調。古云:「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我認為在JuneauSkayway蜻蜓點水一番,再稍作聯想,應該就能勾勒出阿拉斯加的梗概。因此我雖然沒能踏遍阿拉斯加,但親炙這塊人間最後淨土,以壯濶的生命歷程去真正體驗宇宙的浩瀚,那股身歷其境的激情,已足以讓我滿載而歸。












遊輪從昨天中午開始返航,明晨八時才會抵達Victoria港,足足要在海上航行四十多個小時。78000噸級的Rhapsody of the seas就像一座海上行宮,全天候提供老少咸宜的節目,令人目不暇給。遊客們也都投其所好,穿梭在各樓層間,早已忘了是在海上。我再又獨守艙房,享受難得的孤獨。有人害怕孤獨,只要無以為伴就茫然不知所措,尤其是聽到時鐘嘀噠響個不停,就好似在啃蝕人的生命。我有看書寫作的癖好,偏偏這些消遣都得與孤獨相伴,因此我不怕孤獨。只是書本實在太重,也佔去太多空間,使得我的行李往往比別人要多而且重。

78000噸級的Rhapsody of the seas

無可否認,更多的行李會在旅途中帶來更大的方便。但出門在外不比居家,在有限的空間要找出無限的品類,往往會變成一大困擾。這次搭乘遊輪,我就嚐到了庸人自擾的滋味。一大堆東西要裝進有限空間的行李箱中,當然就無法分門別類,必須將同一類的東西按照大小,擺放在不同的角落,擺到最後,確實無法在打包好的行李箱中找到想要的東西。雖然住進艙房後,我折開行李,將所有東西歸到定位,但小小艙房畢竟不是原本習以為常的自在空間,想找一樣東西,仍然要翻箱倒櫃,生活由是亂了方寸。原本為了方便而帶了很多東西,卻反而帶來更多的不便。

生活習性大都是在習然不察中養成,使得積重難返,最後變成一種生活的負擔。就以出外旅行為例,行李只要能維持基本的需要就好。如果樣樣都要顧及生活的習性,將日常慣用的各種東西全都放入行李箱中,就連睡慣的枕頭也不放過,有可能旅行才剛開始,人就已經累倒。

反觀禪僧行腳,只要一頂簑笠、一根竹杖、一雙芒鞋,就可雲遊四海。他們剪去三千煩惱絲,只有兩件替換的僧衣,三餐托缽裹腹,夜晚掛單求宿,長此以往,他們非但不覺欠缺或有所不便,反而因為簡便而能安然自在,走東往西。

要簡化行李,須先從“淨”做起。老子曰:「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黏土作的容器,中空的部份一定要使之空無,才具有容器之用。淨不只是將不必要的東西清除出去,騰出空間,消極地講求空無而已。淨還得讓塵垢不染,窗明几淨,使人住起來清爽舒適,發揮“無之為用”的積極效果,才能臻於淨之極致。

禪僧為何只帶幾樣簡單的生活用品,就能自由自在地雲遊四海而不以為苦?原因就在於他們先淨化心靈,自然就能簡化行李。心靈的淨是掃除塵勞,放下束縛與成見,使得心不為物所役,也不受制於境,人才能永保清靜、明朗、覺醒。這時候內在的真如本性才得以浮現,流露出智慧的光芒。人只有透過心靈的淨化,才能擺脫當下的困境,對生活也才能有嶄新的認識,建立起新的適應能力,也就是轉境而不為境所轉。當一個人不為境轉,進而能夠轉境,出外旅行當然就不用帶太多的行李。

坐了一趟遊輪,無意間發現,帶再多的行李,總是覺得缺少一件;餐餐大魚大肉,油膩中反而倒了胃口。相較於禪僧的單純質樸,雖只兩件僧衣,卻從不缺乏,吃的是粗茶淡飯,卻都能歡喜溫飽。我終於體悟出,唯有淨化心靈,才有空間接受喜悅,人才能感到富有。中午我沒有到餐廳用餐,只交代內人為我準備了一片土司與幾樣水菓,沒想到卻充分享受了淡中的真味。

睡過午覺,我獨自到十樓甲板的步道快走。繞著步道兩圈半剛好是一公里,我伴著夕陽,頂著強風,在嚴寒中快步走了五公里,就已滿身大汗。洗完澡,沏壼茶,神清氣爽地陶醉在看海的意趣中。幾年前到愛琴海坐遊輪,剛好是秋高氣爽、風平浪靜的季節,我選擇陽台艙,可以悠然自得地躺在艙外的陽台,享受海風輕拂的況味。阿拉斯加的遊輪不比愛琴海,外頭風強浪高氣溫又冷,陽台只佔了空間又無法充分利用,反倒是一種浪費。這次我坐Ocean View的艙房,船費省了一大截,照樣可以欣賞外頭的景色,可說是經濟又實惠。

儘管我已悟出淨的道理,但淨不等同於靜,靜是避開現實的生活,讓一切活動靜止下來,相對地也會讓生活變成一池死水而失去活力。因此單只空心靜坐,追求空相,想必不是生活的正道。真正的淨,是經過靜的一番沉澱,讓人更加澄澈清明,更能洞見事理,更像一股活水,能在無住、無相的悟境中,體會到「無所住而生其心」這種生活藝術的奧妙。唯有此“心”才能無所罣礙地活在當下的現實生活中。因此,今晚我仍然到五樓的Edelweiss Restaurant享受遊輪上的大餐。


享受大餐





十年修得同船渡,同船好友成了莫逆之交

俗云:十年修得同船渡。為了填飽肚子,我到五樓餐廳吃大餐,但美味僅在其次,主要的目的是在於珍惜能與幾位好友“同船渡”的緣份。福居兄是多年老友,銘宏兄伉儷以及多位台灣鄉親雖是初次在美國結緣,但大家能在八天的同船渡中同一桌用餐,相處與共,談笑風生,更倍受大家無微不至的關照,這豈是十年修得的緣份所能圓成?因此今晚我志不在於品嚐美食,而是為了要享受一頓性靈生活至高無上的饗宴。

飯後帶著微醺,回到艙房。今晚的毛巾雕飾是一隻清純可愛的無尾熊,伴著這份清純與滿懷溫潤的友情,一夜好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