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3-05 11:16:46Dr. Lin

美東之旅系列報導(一) 2006.10.12

美東之旅系列報導(一)              

                                   

              移民之難難於上青天

19711026日,蔣介石堅持漢賊不兩立,台灣只好慨然退出聯合國,邦交國也由原本的67個減為54國。由於台灣自動放棄了國際舞台,邦交國跟著逐年遞減,直到1975年只剩下27個國家。台灣的國際處境每況愈下,國民也漸漸產生了危機意識。有錢的人心理上都有遠走高飛的準備,開始大量囤積黃金,使得原本一台兩只有二千多元新台幣的黃金一下子暴漲了十倍以上。

19781215日卡特政府片面宣佈自1979元旦起中美斷交,撤銷大使館,同年215日成立美國在台協會(AIT),410日台灣關係法生效。記得斷交那一天,我一位姻親突然從機場打電話給我:「今天不走,明天有可能就走不了了!」他等不及美國的永久居留權核發下來,全家就持著觀光簽證搭乘斷交那天的最後班機飛往美國。由於時間太過倉促,他只能賤價賣掉大部份的家產,並透過黑市外匯交易,以1:44的懸殊匯率換取美鈔,在美國洛杉磯Monterey Park買了兩幢公寓,從此在異鄉當起寓公。

早年移民或留學,大都是先在台灣完成大學學業,申請到獎學金,再負笈從師,到外國去修習更高的學位。許多留學生靠著課餘打工及獎學金,就可以獨力完成外國的學業。因此留學不是有錢人的專利,只要有心向上,大家都有機會出國留學。直到退出聯合國,接著中美斷交,台灣局勢丕變,移民與留學的生態也跟著改變,開始掀起另一波移民潮,更出現了小留學生。不少有逃難心態的人連根拔起,舉家移居外國,另謀他圖。有些人雖然根留台灣,卻只將台灣的事業當成印鈔機,再將鈔票滙往國外供妻兒消費。

許多父母,儘早將小孩送出國,一來可免於服兵役,二來從小接受西方教育,以期能融入當地社會,便於落地生根。但事實上“長安居,大不易”,在一個不同文化,又有種族歧視的異鄉生活原本就潛在諸多困難;更何況,在國外不事生產,光只消費,非有雄厚財力支撐不可。因此,將一位還無法自食其力的小孩送到國外就讀,是對?是錯?沒有一個肯定的答案。但處在當年那種“今天不走,明天可能會後悔”的恐慌中,又沒有先例可供借鏡,許多有錢的家長為了孩子的將來著想,只得孤擲一注,冒然走上這條不歸路。我所認識的醫療同業幾乎泰半都成了腳踏兩地的空中飛人。

眼看著別人家的孩子紛紛出國,我難免也會心動。1980年間,我最小的兒子已經上小學,我也自不量力,跟著幾位朋友勤跑美國去探門路。記得有次我到舊金山一位好友家住了幾天,隨後他載我到洛杉磯拜訪一位退休的校長,然後就此分手。校長的孩子大學畢業後都赴美留學,全都住在美國。在台灣我們是老隣居,也是林氏同宗,他么兒又是我一中同學,從小我就稱呼他堂伯。當夜他開了一瓶好酒,好意留我在家吃飯,我也趁機聽聽這位教育工作者對小留學生的看法。

校長開門見山就問我:「你是否有辦理永久居留的條件?是全家都來,還是只有太太與小孩來?」當年要取得美國居留權有幾個方法:依親.‚投資或ƒ特殊技能。在美國我無親可依,我也沒錢可投資,醫生這行業又不符合技術移民的條件。換言之,到美國我只能讓小孩成為非法居留的小留學生。

校長瞭解過我的情況後,搖搖頭,表示不贊成。他認為讀小學的年紀心性未定,人格還在成長階段,最需要家庭的溫暖與親情的滋潤,讓這個年紀的小孩單獨在異地求學,是何其殘酷,對身心發展是一大傷害。至於對家庭的影響,為了應付兩邊的開銷,夫妻得要各分西東,蠟燭兩頭燒。人生幾何?只為了送孩子到美國求學,就得忍受折散家庭的代價,是否值得?

最後校長語重心長地舉了一個例子:「台中有位名醫也是將妻兒送到舊金山,夫妻兩地相隔,太太在美國照顧小孩,幾乎無法兼顧台灣的家庭,先生在台灣辛苦賺錢,下班後形單影隻,耽於酒色,最後婚姻與健康都亮起了紅燈,這種“國未亡,家先破”的鮮活實例,在小留學生的家庭還真不少,個中的辛酸也只有身受其害者才能深刻體會。」校長萬萬沒想到世界竟然是這麼小,他口中的這位名醫正是剛剛載我到他家的那位友人。

「蜀道難。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猿猱欲度愁攀援。」蜀道難,美國之道何嘗不難?黃鶴展翅就能高飛,尚且飛不過去,猿猱善於攀援,欲度都還愁容滿面,而我一介凡夫,何能通過既高且危的重重險阻?聽過校長的一席話,我只好打消到美國的念頭,但美國之道雖難,我還是可以先找個跳板,以待來時?幾經輾轉,我找到了中美洲的哥斯達黎加。

我花了四萬美金,在哥斯達黎加待了一個月,終於辦妥了全家的永久居留權,也為孩子們找到了就讀的學校。正當我興高采烈,準備攜家帶眷跟上那波移民潮時,阿爸再也按耐不住而開口:「人不親土親,我生於斯長於斯,要我離鄉背井,終老異地,我怎能對祖先有所交代?要去你們自己去,我要與這塊土地共廝守!」阿爸的話有如晴天霹靂,驚醒了夢中人。他不走,我何其忍心丟下他,帶著妻兒去圓夢?由於阿爸的堅持,我的移民夢也為之破碎,一直到今天,我三個孩子全都留在台灣接受教育,無緣出國留學,有段時間我曾為此耿耿於懷。

二十多年過去了,當年去與不去的小孩都已長大成人,成家立業。人生斯世,命途各異,榮辱互分,今天這些小孩成敗與否?想必與當年去或不去沒有絕對的關係;但當年不同的抉擇與今天各殊的境遇,我想是有相對的影響。就以我個人為例,當年我手頭上沒有餘裕,只為了追求時尚,完全沒有考慮到移民後所該面對的困境。因為台灣的醫生在哥斯達黎加不能執業,我勢必要經營其他的行業維生。以我不善於變通的個性,當醫生尚且賺不了錢,何況是做其他行業。若不是阿爸老成持重,堅持不肯同行,今天我有可能流落哥國,窮苦潦倒。於今在台灣雖然功不成名不就,至少還賺得一家溫飽,在自己的鄉土安居樂業,三個小孩也有機會繼承我的衣鉢,為鄉土服務。每當想起這些往事,我能不感謝阿爸的福澤?

反觀不少當年事業有成的友人,他們很容易就達成了移民的美夢,孩子們也都在異地學有所成,大放異彩,令我艷羨不已。但當他們得遂所願的同時,竟然有些人反而羨慕我當年沒送孩子出國的選擇是正確的。因為如今吾輩都已年近垂暮,功名利祿已成浮雲,只期待偶爾能夠樂享天倫,甚而會有落葉歸根的想望,誠如吳承恩在西遊記中所說:「寧戀本鄉一捻土,莫愛他鄉萬兩金。」外國的月亮再圓,畢竟那是年青人的天地,老年人還是難忍鄉思的催逼。他們看到我三不五時往來台北與台中就能含飴弄孫,偶有大風小雨,兒媳一呼即至,得以就近照顧,這種精神層面的滿足感,豈能不羨煞兒孫遠在天邊的孤單老人?

2006年7月,任職於台中榮總的女婿奉派到美國紐澤西州進修一年,兩個外孫跟著去讀幼稚園,女兒也樂得到美國消遙。我這一生沒有機會讓孩子去留學,今天女兒總算一償宿願,令我欣喜不已。不料,三個月過去了,欣喜之情已漸漸淡然,取而代之的是相思之苦。過去三天兩頭就能見個面,談談心,三個多月來,卻只能在電話中互訴衷曲。只不過是三個月的別離,在我心情上就有了一百八十度的轉折,我終於可以理解,為何有不少孩子在外國事業有成的朋友會羨慕起我當初沒有移民?

十月剛巧大兒子要到華盛頓開會,小兒子也要去紐約參加心臟外科年會,我再也難忍鵑鳥喧噪,趕緊抓住這個機會,終於敲定1012日啟程,一心只想盡快趕到紐澤西,再次全家大團圓,以慰枯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