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4-14 17:41:06Dr. Lin

富士箱根伊豆之旅(五)川端康成「物哀」美的極致?2010.11.13

2010.11.13

「物哀」──美的極致?

朋友經常問我:「每到一個地方,只逗留個幾天,回來後就可以連篇累牘地亂蓋一通,在社刊上連載了好長一段時間。想必是一路上只顧著作筆記,那還有什麼閒情逸致去欣賞沿途的風光?」

我不能否認,旅行途中我是隨身帶著一本小記事本,但也只是在心有所感時,順手記下當時那份感覺而已,要鉅細靡遺地寫下所見所聞,談何容易?

蘇軾詩云:「作詩火急追亡逋,清景一失後難摹。」一代詩聖在欣賞過清幽的景致後,尚且都得像追捕逃犯一般,在記憶猶新之時火速地將那瞬間的靈感記下來,否則清景一旦消失,再想去摹擬可就難上加難了。我算那根蔥,當然更加需要隨手記下在旅途中突然湧現的那份感觸,回到家後再據以找回當下那瞬間的意象或感覺。

我這種粗淺的塗鴉手法多少剽竊自日本文壇「新感覺派」的先驅川端康成。他認為「天地萬物存在於自己的主觀之內,以這種心理狀態去觀察事物,萬物之內就會滲透了主觀的力量,萬物也才顯得出精神來。」

過去作家的感覺方法是:「我眼睛看見了紅薔薇」,紅花是主,眼睛是客。

新感覺派則表現為:「我眼睛成了紅薔薇」,將眼睛融入到紅花裡頭,主客成為一體,觀賞者全然帶上主觀的色彩去看大自然的景物,這時候紅花看起來就不一定是紅花。

川端康成擅用這樣的眼光去捕捉外界事物給他的那份瞬間的感受,再透過自由聯想、象徵、比喻等跳躍式的表現手法,也因而他能將極細微的所見,描繪成有聲有色的感情世界。

更難能可貴的,川端康成對日本蘊含「侘寂與物哀」的傳統美學有相當的造詣,他對外來的現代派技巧,並非生吞活剝,而是將之與日本這種固有的傳統美學相結合,因而很容易被一般日本讀者所接受。

1968年他的《雪國》《千鶴》與《古都》等三部作品,以其「敏銳的感受,高超的敘事技巧,表現日本人的精神實質」,而榮獲諾貝爾文學獎。是自1913年印度泰戈爾以來,過了55年,亞洲地區第二位獲得該獎項的文學家。

1918年初秋,當時川端康成還只是十九歲的高中生。他初次單獨來到伊豆旅行,在中伊豆的修善寺溫泉與一伙江湖藝人不期而遇,結伴同行,對其中一位約莫十四歲、天真清純的小舞娘傾心不已,因而陪著這伙藝人經過湯島溫泉,越過天城嶺,在河津七瀧的湯野溫泉小歇,最後來到下田港。

由於他盤纏已盡,又開學在即,況且舞娘們也即將回到她們的故鄉──大島,川端只得從下田港搭船,越過相模灣返回東京,並與舞娘們相約於寒假再相會。

回到東京後,他以這段旅情寫成《伊豆舞娘》,寄託對小舞娘的懷念。此後約十年間,他幾乎年年在湯島溫泉的湯本館度過大半年的時間。

《伊豆舞娘》這部文學史上的抒情名篇,不但引領川端康成步入文壇,也為伊豆半島頻添無比的浪漫。我這趟伊豆之旅,多少也是為了緬懷這位大文豪而來。

今天上午的行程是從西伊豆的堂島,循著川端康成當年的足跡,穿越過中伊豆的天城峠,再到東伊豆沿岸的河津去搭乘伊豆觀光電車。



  堂島


車子在蜿蜒的山路上盤旋,思緒也跟著墜入到《伊豆舞娘》中那對青年男女綺麗戀情的遐想。

《伊豆舞娘》這部短篇集只有短短三十多頁,作者卻以他洞察女人內心世界的犀利筆鋒,寫活了一位涉世無幾之少女那種含苞待放、嬌羞質樸的情懷。

更將舞娘們被社會所遺忘、浪跡在老舊溫泉旅舍、周旋於販夫走卒間走唱獻藝的辛酸與無奈,刻劃入微,一掬讀者同情之淚。

川端康成與取名叫“薰”的小舞娘在中伊豆的溫泉區盤桓了幾天。一對情竇初開的青少男女在幾天的朝夕相處中,慾火中燒,卻又在世俗禮教的束縛下克制了下來,沒有卿卿我我,不敢有肌膚之親,就連牽個手,正眼看一下對方都不曾有過。

書中的片段如此描述:「小舞娘從樓下端茶上來,在我面前坐下,害羞臉紅使得雙手發抖,而致茶碗從茶托上滑落,又慌張連忙的拿起置於榻榻米上的拍子擦拭著茶水。」川端康成何嘗不也是一樣,對這突如其來的少女嬌羞,「竟使得『謝謝』兩字,哽在喉嚨,硬是說不出口」。

下田港是這對青少男女短暫相聚又不得不分離的地方。離別的前一天晚上,舞娘們為了討生活,工作到深夜;翌日大清早,她們都還在酣睡,川端不及告別,只好踽踽來到港口。

不料,「走近碼頭時,海際突然現出小舞娘的影子。她蹲在一旁一動也不動,低著頭不語。昨夜的濃粧未卸,憤怒的眼神似乎在表示我不告而別的氣憤,又帶著幾分天真的稚氣。」此時一動不如不動,無聲勝過有聲,因為無情的汽笛聲有如千刀萬剮,內心已經為之柔腸寸斷,千言萬語,搥胸跌足,也只是徒增悲傷而已。

古云:「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寫的正是這份扣人心弦、魂夢為勞的真情摯愛。

川端康成於1899年出生於大阪,父親是位名醫。他兩歲喪父,三歲失母,幼時由祖父母撫養,七歲祖母又離他而去,自此與又聾又瞎的祖父相依為命,三年後姊姊去世,十六歲那年,祖父也撒手人寰。

就讀東大國文科時與一位十六歲的少女訂婚,一個月後女方就突然毀約,接二連三的生離死別,使他倍感對於死的瞭解更甚於生。

因此他的作品大都不寫現實社會,只求能雲遊於虛幻的夢境。從早年發表的《伊豆舞娘》,直到晚年的創作,幾乎只寫女人、愛情和風花雪月,做為他美學上的追求,悲哀和死亡也成了他作品唯一的基調。

1968年川端康成得到諾貝爾文學獎。不料四年後,1972416日正當他如日中天的時候,竟然在自己的公寓內以煤氣自殺。由於沒有留下遺書,死因成謎,有說他是因長年失眠,為安眠藥所苦;但觀諸他對日本傳統美學的執著,或許就不難了解一二。

日本位在東北亞的特殊地理位置,四季變化相當分明。道元禪師詩曰:「春花秋月夏杜鵑,冬雪寂寂溢清寒。」這是對日本四季之美最傳神的謳歌,也使得日本人對四時景物歷來就最為關情。

看到「飛花落葉」飄忽的自然現象,也從而感知生命之無常,以及萬物必將老去的滅絕之美,進而形成日本民族特有之「物哀」的美學意識。

川端康成在追求這種傳統美學的過程中,也發現“愛”之所以徒勞,就是因為生之奄忽,修短無常,因而在《雪國》《千鶴》等劇情裡,處處表現出愛也是無常的,只有死才是終極。

他在心性上無法忍受日本社會被現實世界玷污的醜陋。換言之,追求美的極致,只有離開這個醜陋的世界。思及此,他的自殺也就可以找出一點端倪了!

人終將老去,到底是在醜陋的世界苟活?亦或以身相殉,去追求「物之哀」的唯美理想?正當我還陷在人該何去何從的矛盾裡,車子經一個多小時的顛簸,已來到伊東的河津。

 


 


日本藤素 2020-01-05 07:04:01

感謝分享!

http://www.yyj.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