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6-18 13:53:15力口一卜

湖顏亂予、日記也。


  昨天睡了一天,從下班回家洗澡後便睡眼惺忪,從早上十點睡到下午一點、迷迷糊糊,神智不清。
  一點醒來,想說該做些什麼,但是喝杯開水後睡意又再次從水裡上浮,於是再次醒來已是鬧鐘響起,上班之時。

  半睡半醒的腦袋也在此時不停的尋求解答,尋求根本。
  開始思索巨大的挫敗感到底是在什麼時候開始頻繁的在自己身上降臨?不是學校,不是遊戲,但卻有所關聯。以往一直忽略與遺忘的關鍵,在長久睡眠後獲得的短暫清晰中,有了答案。

  原來是認同。
  想要證明、也有所奮鬥,高中時期相對輕鬆的藝文比賽一直是自己獲得認同與成就感的主要手段。除了輕鬆得獎之外,還有不停在遊戲中尋求更高名次與表現的一種自我執著。
  
  用稍微有點條理的基礎文筆與靠磨練而得的遊戲技術,我在現實與虛擬中獲得了巨大成就感,就像國語文競賽別人要拼命準備許久才有佳作,而我只是隨便準備就輕鬆獲取一二三名一般。別人在遊戲中費神磨練卻總是輸技高一籌的自己亦是如此,自己從現實與遊戲中不停的索取掌聲與滿足,那是一種認同與自傲。不停的說著自己可以,同時也從周遭獲得忌妒與掌聲,用別人的嫉妒將自己放的高高在上,同時也用鄙視眼光看著那些忌妒之人,一種難以形容自大與自傲,雖然生活困頓,但那時自己從未感受到如此巨大的挫敗感。

  但是現今不同了,脫離校園與脫離遊戲的自己喪失了一切認同感的來源,工作也無法讓自己從中獲得任何滿足,自從喪失那種自我認同與滿足之後,巨大的挫敗感就油然而生,意識到這層問題的自己不停喃喃自語「原來如此」與自我嘲諷。

  而所謂的GP、推文與回應也不過自己取得認同的一種方式罷了,原來自己一直用各種方式去乞討鼓勵,仔細一想……還真窩囊。



  才能是否只存在於不刻意追求人身上?最近開始有了這種疑問,就像有些人從未意識到本身有著特殊長才這個事實,卻總是因此而有所斬獲,就像拼命去追求的總是得不到手一般,才能這種東西也是否如此呢?

  這是很單純的問題,卻沒有簡單的答案。
  
  好了,還是去微波便當、準備午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