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6-03 11:15:03力口一卜

所謂的「答案」?

  話總是會變少,事情總是會變多,就如每次想好的主題,只要一到電腦前就會忘的一乾二淨一樣。健忘的性格,這或許是防止我想事情想過頭,負責阻斷自己思緒的節流器。

  在上下班的路途中,騎著腳踏車不停的思考。
  這或許是個主題。

  
  

  這世界上分成兩種人。
  一種是刻意討好別人,藉由完成他人的期盼,獲得別人的讚賞與肯定的人。另一種是有著堅定的志向與目標,拼了命去完成對自己而言不得不去做的事情,在追求的道路上,不知不覺間獲得了別人的肯定與掌聲的人。

  我是前者還是後者。
  這種想法開始不停在腦海中打轉。

  雖然自己很想斷然的將自己歸類於後者,但如果這樣便是徹頭徹尾的自我欺騙,但若要將自己定位成前者,那卻又並非為自己的創作動機。

  自已到底屬於哪種人呢?我想是兩者都有……或許吧?
  ──這種模菱兩可的說法,也許正是人不願意面對自己,選擇逃避的現實。
  是為了獲得認同而創作?這不是自己的動機。
  是為了某個不得不完成的理想?但這也並非是全部的答案。

  不知不覺間,陷入了是先有蛋還是先有雞的惡性循環。兩個相生相剋的循環,從基本開始思考就會進入無限的分支,這種太極生兩儀的思考,令我想起易筋。

  糾結的思緒,突然間有了答案。
  原來模菱兩可的說法不單單只是逃避,也是全部──身為人的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