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04-18 15:05:47阿國
預防糖尿病
唉,我早就想做這種研究了,不過我的目標藥物是metformin(一種提高周邊組織對胰島素感受性的藥物)。在次臨床期(sub-clinical)的第二型糖尿病應該是可以運用飲食、運動和某些藥物加以「治療」的,就算只是延後得糖尿病的時間或是減緩糖尿病的病程,也是大功德一件,減少大量的醫療支出(現在大部分老人的截肢和眼盲都是長期的糖尿病造成的)。
阿國
德國最新研究 糖尿病是可以預防的! 2002/07/13 12:32
記者梁惠雯╱台北報導
臨床上已有研究證實,使用藥物可以有效預防糖尿病發生!一項國際最新的實驗報告顯示,對於糖尿病發展前期的葡萄糖耐受不良患者,先行使用降血糖藥物,每4人可減少1人轉變為糖尿病,同時降低罹患大血管疾病的機率。不過專家認為,該項新醫療觀念仍需更多資料佐證,才能實際運用在臨床上。
吃下含有75kg濃度的葡萄糖水兩小時後,測量血糖值為140到199者,即為「葡萄糖失耐」病患,而超過此數值達200以上者,即可診斷為糖尿病。一般人在病情轉入第二型糖尿病之前,會經歷所謂的糖尿病前期(即葡萄糖失耐期),國內約有近百萬左右的第二型糖尿病人口,糖尿病前期人口則估算為250萬左右。
糖尿病關懷基金會董事長戴東原指出,過去在治療上,公認運動及飲食控制,是最為有效預防糖尿病失耐病患,轉為第二型糖尿病,但在國外已有研究報告證實,在糖尿病前期即投以口服用藥,也能達到同等預防效果,甚至能避免引發大血管疾病如心臟病、中風等嚴重併發症產生。
著名醫學期刊Lancet在上個月才剛發表這項最新預防觀念。由德國德勒斯敦技術大學臨床實驗中心主任Markolf Hanefeld主持的「第二型糖尿病預防實驗」中發現,針對飯後血糖值明顯升高的受試者,投以降血糖藥物或安慰劑,經3.3年觀察,前者發展為糖尿病的比例為3成2,後者則有4成2,顯示預防效果可達2成5。
戴東原表示,受試的降血糖藥物Acarbose在歐洲已是相當普遍的糖尿病治療藥物,其作用主要是減少醣類在小腸的吸收,得以控制飯後血糖,在國內屬第二線用藥,5年前才剛引進使用,適用於較為肥胖或是嗜吃澱粉類食物的第二型糖尿病患,但是否能夠用來作為「預防」,尚未獲得公認。
陽明大學周碧瑟教授,曾在金門地區進行調查發現,飯後血糖上升者,罹患糖尿病的機率將是正常人的5倍(1.8%:8.8%);糖尿病患罹患大血管疾病的機率,更是正常人的2到4倍,且其中有半數人,都是在糖尿病前期就已經得到。
因此專家建議,除了運動及飲食控制外,藥物也能「未雨綢繆」,有效預防糖尿病的發生。30歲以上無病史的成年人,每2至3年應篩檢一次,若為體重過重、有家族病史,或曾懷孕生下巨嬰的高危險群民眾,則至少每年要驗血糖一次,以利有效預防和治療。
阿國
德國最新研究 糖尿病是可以預防的! 2002/07/13 12:32
記者梁惠雯╱台北報導
臨床上已有研究證實,使用藥物可以有效預防糖尿病發生!一項國際最新的實驗報告顯示,對於糖尿病發展前期的葡萄糖耐受不良患者,先行使用降血糖藥物,每4人可減少1人轉變為糖尿病,同時降低罹患大血管疾病的機率。不過專家認為,該項新醫療觀念仍需更多資料佐證,才能實際運用在臨床上。
吃下含有75kg濃度的葡萄糖水兩小時後,測量血糖值為140到199者,即為「葡萄糖失耐」病患,而超過此數值達200以上者,即可診斷為糖尿病。一般人在病情轉入第二型糖尿病之前,會經歷所謂的糖尿病前期(即葡萄糖失耐期),國內約有近百萬左右的第二型糖尿病人口,糖尿病前期人口則估算為250萬左右。
糖尿病關懷基金會董事長戴東原指出,過去在治療上,公認運動及飲食控制,是最為有效預防糖尿病失耐病患,轉為第二型糖尿病,但在國外已有研究報告證實,在糖尿病前期即投以口服用藥,也能達到同等預防效果,甚至能避免引發大血管疾病如心臟病、中風等嚴重併發症產生。
著名醫學期刊Lancet在上個月才剛發表這項最新預防觀念。由德國德勒斯敦技術大學臨床實驗中心主任Markolf Hanefeld主持的「第二型糖尿病預防實驗」中發現,針對飯後血糖值明顯升高的受試者,投以降血糖藥物或安慰劑,經3.3年觀察,前者發展為糖尿病的比例為3成2,後者則有4成2,顯示預防效果可達2成5。
戴東原表示,受試的降血糖藥物Acarbose在歐洲已是相當普遍的糖尿病治療藥物,其作用主要是減少醣類在小腸的吸收,得以控制飯後血糖,在國內屬第二線用藥,5年前才剛引進使用,適用於較為肥胖或是嗜吃澱粉類食物的第二型糖尿病患,但是否能夠用來作為「預防」,尚未獲得公認。
陽明大學周碧瑟教授,曾在金門地區進行調查發現,飯後血糖上升者,罹患糖尿病的機率將是正常人的5倍(1.8%:8.8%);糖尿病患罹患大血管疾病的機率,更是正常人的2到4倍,且其中有半數人,都是在糖尿病前期就已經得到。
因此專家建議,除了運動及飲食控制外,藥物也能「未雨綢繆」,有效預防糖尿病的發生。30歲以上無病史的成年人,每2至3年應篩檢一次,若為體重過重、有家族病史,或曾懷孕生下巨嬰的高危險群民眾,則至少每年要驗血糖一次,以利有效預防和治療。
上一篇:維他命並不能防癌
下一篇:交大教職員 「異常」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