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亨看世界─阿根廷的矛盾美感
阿根廷過去曾飽受戰火凌虐,但其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 (Buenos Aires) 如今已成為當代思潮與藝術創作的薈萃之都。今 (2010) 年法蘭克福書展選擇阿根廷為主題國家,她將重新讓世界認識揉合了過去與未來的特殊光采。
同時,布宜諾斯艾利斯也是幻影、鬼魂與逝者之城。乍聽之下,這個灰暗的名稱,無法讓人把它與熱鬧的市容聯想在一起。但這許多互相矛盾的印象,卻紮實架構出現代的阿根廷首都。
■新舊相融
布宜諾斯艾利斯的街景,由 19 世紀末美好年代風格與對立的 1950 年現代主義揉合而成。但這兩種風格,都來自義大利、西班牙與德國移民。當初歐洲移民們前來阿根廷,想尋找在母國所失去的機會,但現在西方衰落成了新的定局,「危機」二字則成了定義新一代的詞彙。
不過,阿根廷人們對「危機」並不陌生。在過去的失落後,它並非因接納新潮流而轉型,而是從傳統紮根中找到能量。
今年 5 月是阿根廷獨立 200 週年。這裡大部分的市街,仍保有老歐洲的風情,只是一切看起來比較大、比較沒那麼細致,也比較富足。從寬闊的街道和公園,仍可讓人揣想得出,百年前阿根廷是全球前十大富國時的樣貌。雖然現在它在全球排名第 49,與拉脫維亞、烏拉圭不相上下,但街道上 10 層樓高的私人建築仍不客氣地向天空伸展。
在鬧區 Palermo 區,陳舊與新穎完美地結合在一起。這裡是流行事物聚集之處,路上行人穿著時尚,街邊隨處可見融合風料理餐廳。如以舊倉庫改裝而成的餐廳 Olsen,在屋頂洋蔥型的煙囪下,深夜的遊玩人潮還是可以在這裡吃著生魚片、喝一杯酒,放鬆一下。
當地的文化觀察者,將這裡的風格稱為「Glocal」,取世界與當地結合之意,描述這城市帶給人的感受。
■失與復得
阿根廷的歷史氣氛,有如大理石墓碑羅列的墓園那樣沉重。其歷史大部分的片段都與戰爭有關,而其他部份則和失去與獲得有關。如 1976-1983 年的軍事獨裁時期,人們隔壁的鄰居會突然消失;如 2001 年底的金融危機時期,錢會從銀行消失。但現在一度離開的人又再度回到這裡。
在 1970 年代的軍政府大屠殺中,受難者的孩子們被送往其他地方領養。如今,尋回孫兒的祖父母們發現,這群 30 來歲的青年心中並沒有怨恨,只是想知道自己到底是誰。(接下頁)
這些返鄉青年能對國家造成怎樣的影響還未可知,而據說,布宜諾斯艾利斯的心理治療師比世界上任何地方都來得多。現實有多麼不完美,是大家從小就知道的事。每件真實背後都有謊言,這已是常識。而每扇門後,都可能住著一位暴力份子、詩人、或是吉他手。任何事都不像表面上看起來的那樣。
■靈感泉源
過去世界的重心僅放在北半球,人們曾經以為,人到了南半球就會掉下去。但如今南半球成了潮流追逐的對象。如約翰尼斯堡、拉哥斯、布宜諾斯艾利斯等城市,不但是社會、藝術、文化研究的目光焦點,也是創作者們靈感的來源。
德國《明鏡周刊》報導,在本屆法蘭克福書展中,特別選展許多阿根廷作家的作品。在從心理、政治,到移民等各類題材中,61 歲的 Aira 是阿根廷最具實驗精神的作家之一。
他的作品非採超現實或社論路線,而更偏向 40-50 年代阿根廷詩人 Jorge Luis Borges 的風格。雖然 Aira 已出版著作約 70 本,有短篇、長篇、文選等各種體裁,但他自認不是個作家,而是視覺藝術創作者,總是嘗試撰寫出有如圖畫一般的作品。
從他最受歡迎的作品「An Episode in the Life of a Landscape Painter」(一位風景畫師的生活片段) 中,可以窺見其文字間傳達的視覺力量。這本於 2000 年出版的書中,講述一個 19 世紀德國流浪畫家的故事。他出色的描繪了安地斯山與南美大草原如夢似幻的景色,也檢視了人們對世界的認知從何而來。
他寫作速度不快,但很穩定。而如此數量的著作中,只有少數譯成英文版本。於 1990 年出版的「Ghosts」,今年終於在德國出版。在這樁鬼故事中,Aira 採取了和阿根廷攝影師 Marcos Lopez 類似手法,利用完全相反的要素來架構它。這故事並非發生在廢棄空屋,而是在建築工地;不是在半夜,而是晴天的太陽下。這些存在於城市內的鬼魂在白天出沒,最終帶領一個年輕女孩走向死亡,或者如書中所暗示的,走向永遠的歡慶。
■當一切顛倒
而攝影師 Marcos Lopez 的創作,能用更直接的方式衝擊觀賞者的思考。他的攝影作品色調明亮,色彩鮮豔,但畫面傳達出憤怒、迷幻的情緒,有些則充滿政治意涵。高對比、高彩度的畫面描繪著受到美國資本主義影響的阿根廷社會,看起來雖有些不真實,卻又真實無比。
Lopez 說,當他見到一樣事物時,總是想像反其道而行會如何。在丹麥哥本哈根的小美人魚雕像所帶來的靈感下,他拍了一幅海邊的男性美人魚。有別於小美人魚坐在碧藍海邊的一塊大石上,眼神幽遠地望著海的方向,這位男人魚裸著上身坐在滿是垃圾的海灘,眼睛直直盯著鏡頭,傳達出一股憤怒與驕傲。(接下頁)
他思考的主軸,正是已開發與開發中國家的衝撞,也是古典林布蘭技法與切格瓦拉肖像在他的作品中融合的原因。在另一幅作品中,他以一位相貌平凡的女子象徵國家,她的手掌被屠刀穿透,頸間圍繞著一串香腸。畫面影射阿根廷恐怖血腥的過去,但女子的表情卻又透露著一絲黑色幽默。
「阿根廷不被世人所注意,她還是個青少年,青澀、稚嫩,」Liernur 說。但在複雜而多變的世界中,阿根廷仍能活出自己的獨特樣貌,並讓她的首都向世界展現「後現代」的最佳寫照。
上一篇:鉅亨看世界─馬鈴薯還是老大
下一篇:鉅亨看世界─凋零的菊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