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0-12 21:06:10葉子

鉅亨看世界─失落的世代

聰明、具企圖心,卻一職難求?

這正是現今美國年輕人活生生的寫照。

當全球勞工都大受金融風暴打擊時,受影響最深的正是初入社會的族群。對未來滿懷期望的他們,連職涯的第一級階梯皆攀附不上。

《msnbc》報導,從輟學生到大學畢業生、從新科律師到管理碩士,年輕人失業的情形,在世界的各個角落真實上演。一個血淋淋的指標是:在美國, 16-24歲的失業率已經上升至逾 18%,一年前的數據為 13%。

對那些社會新鮮人來說,失業的衝擊既深且長,可能創造出一個「失落世代」。

■失業影響深遠

研究指出,年輕人失業的情況若拉長,會影響其職涯所得,原因在於人們可能屈就於不符自身能力的工作,甚至被雇主視為「瑕疵品」。

同樣糟糕的是,雇主到頭來可能受創於年輕人失業時留下的瘡疤。年輕人將不再充滿幹勁與活力,明日之星可能被失業壓得再不能從地平面升起,青年難以累積經驗、動力也漸漸地消逝。

已深陷衰退 10 多年的日本,對這種情況自是知之甚深。據日本生產力中心的調查顯示,那些於衰退中前展開職涯的人,容易出現憂鬱、壓力大的情形,也出現了與工作相關的精神官能症狀。

人力資源公司藝珂表示,當這些失業者終於在復甦中得到工作時,很多人的位階可能會低於那些工作不間斷的人,而剛畢業的新人也可能因為在衰退時進修,優勢壓過失業者,這將造成「失落世代」不滿。

北美藝珂副總 Richard Thompson 表示:「當衰退遠走,工作機會回籠時,將可看到不同世代的人們搶破頭的局面。」

尤有甚之,嬰兒潮世代也仰賴年輕人的勞動力,已籌措其退休資金及醫療保健費用,但在失業潮衝擊使得情勢不怎麼樂觀。耶魯大學管理學院教授 Lisa B.Kahn 表示,失業可能會使年輕人收入低落,也讓社會安全局及醫療保健相關收入減少。

■年輕人苦不堪言

美國 9 月時,16-24歲的人口只有約46%的人有工作,這是自 1948 年政府有紀錄以來的最低水準,就連大學畢業生都苦不堪言,過一天是一天。

現年 25 歲,甫從威斯康辛大學獲得英文學士學位的Dan Schmitz,正是失業潮的最佳例證。

Schmitz 說:「我申請了許多餐廳職缺,但就算求的基層的服務工作,依舊石沉大海,沒人回電給我。我每天早上醒來都覺得今天會有工作,不過我已經失業一個月了,這實在令人挫折感很深。」

達特茅斯學院經濟學家 David G. Blanchflower表示,政府必須強力介入,以免失業的損害更行擴大。他不確定什麼是有效的,但認為從補助教育訓練,到降低年人或實習生基本工資都該試試。

Blanchflower 說:「必須要立即行動,不能將問題拖個兩年。」

許多分析將青年失業的焦點擺在 16-24 歲;的確,就以往來看, 16-24 歲已涵蓋了高中輟學生到大學畢業生,但是現在最低學歷門檻上升的情況下,多的是人直到27歲以後才投入職場,但這也使得年輕畢業生大受衝擊。

根據《BusinessWeek》分析, 22-27 歲的大學畢業生,與較年長的同儕相比,受到的影響較劇。兩年前,年輕畢業生約 有84.4% 的人有工作,只比年長的就業律 86.8% 稍低一些,然而從那時起,差距就越拉越大,缺口已擴大近 1 倍。

西北大學的職涯中心表示,該校法學院學生自 5 月畢業後,就有 2/3 人呈現失業的狀態,有些人甚至一年都沒有工作。史丹佛大學教授 Robert I. Sutton ,也感受到班上學生對未來充滿了焦慮與恐懼。

這還算好的,失業潮對於因沒有大學文憑而選擇較少的人們來說,衝擊更大。Charlie Black 在許多電視秀跑龍套、也曾在服飾店值大夜班,現在失業近一年的他,卻連想當清潔工都不可得。

在衰退中,受害最深的竟是年輕人?這讓人感到訝異。一般的想法是,衰退時企業會寧願雇用較便宜的年輕人,將薪水豐厚的老員工革職,但事實卻不然。真相是,雇主以不變應萬變,老員工堅守其位,因為這是在不穩定的市況中,風險最低的運作方法。

沒有職缺,企業連看履歷表一眼都不願,年輕人就業的機會大門就這麼重重地被關上。

■各國失業現況

這種甫於西方國家出現的停滯不前的狀態,箇中滋味日本可是了然於心,該國從1995 年就有了「失落世代」的說法。日本總務省資料顯示, 25-34 歲的約聘員工已經來到了 310 萬人, 10 年前的數據不過 200 萬人。

許多日本人將問題歸咎給日本年輕人,認為他們被寵壞了,不想好好工作只願當派遣一族。不過名古屋大學經濟學家 Souichi Ohta 表示,問題出在日本雇主過於重視經驗,而經驗正是年輕人最缺乏的。

歐洲提供的教訓則又有所不同;在西班牙,雇主多給予老員工牢不可破的長期合約,而當經濟下挫時,便將年輕人一腳踢開,這也說明了為什麼西班牙 16-24歲失業率是齊天高的 39%。相較之下,同年齡層失業率於法國為 24%,英國則是 19%。

多國的經濟學家正戮力研究高失業率帶來的影響;耶魯教授 Kahn表示,在衰退時出社會對薪資有長遠的不利影響。失業率每攀高 1 個百分點,新鮮人起薪就掉落 6-7 個百分點;就算已經畢業 15 年,薪水依舊比市況好時謀職的人們低 2.5%。

■搶救失業大作戰

該怎麼做才能杜絕上述慘狀?必須從企業身上著手,就算公司正在裁員,也應該要雇用年輕人,這也正是奇異電子的做法。

奇異電子副總 Susan P. Peters 表示,公司從其航空部門學到教訓,知道若於衰退不招生力軍,未來市況好轉時將面臨人才乾涸的窘境。 Peters 表示:「我們告訴旗下事業體,就算市況艱難,仍要徵人。」

自由市場經濟學家則認為該移除年輕人的就業阻礙,像是過高的最低薪資。分析師 Kristen Lopez Eastlick指出,某種程度來看,這是政府的錯。她說過去兩年美國聯邦最低薪資上揚了 40%,降低了雇用年輕人的吸引力。一個可能性是,某些美國州及歐洲國家,針對青年降低其最低薪資。

更多的工作訓練也可能會有幫助。 4 月時英國保證,到明年 1 月,那些未滿 25 歲且失業超過 1 年的人一定會有工作、訓練機會或是受薪實習經驗。

美國則較晚端出青年就業牛肉,這或許與它預算赤字過大息息相關。歐巴馬政府擬替雇主提供方案,即每雇用一位新人可減稅 3000 美元,不過白宮發言人表示一切仍在草擬階段。

較有可能的是,美國學習德國的學徒制,讓高中的年輕學子接受訓練,成為藍領階級的一員。如此作為,也正是德國年輕人失業率,與其他已開發國家相比低上不少。

市況飄搖,年輕人也自有應對之道,有的選擇繼續唸書、有些決定增添自身技能,也有人採取到企業實習的方法做為職涯的敲門磚,甚至選擇自行創業。

然而,壞消息是, OECD 預期年輕人失業的情形將持續增溫。

雖然年輕世代的失業危機不若一年前的金融風暴那麼懾人心魄,但是其影響或許更為長遠。

(陳律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