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6-13 19:03:51葉子

鉅亨看世界-沉默是金

鉅亨網
2008 / 06 / 13 星期五 18:01
擁有著舉世聞名的人間絕境和金融業的歐洲小國-瑞士,在過去半個世紀以來一直被公認為富人的避稅天堂。

自1934年由瑞士政府制定出西方國家第一部銀行保密法之後,頂著三支深銅色鑰匙商標的瑞士銀行(Swiss Bank)以「沉默是金」的保護客戶原則,開始受到全世界政商名流的青睞,讓這個歐洲的小國竟成為全球主要金融中心之一。

不過也正因為如此,瑞士保密到家的原則已經在國際上樹敵。因為這造成各國富人逃漏稅的情況更加嚴重,也讓不肖份子藉機洗錢。雖然瑞士並非為歐盟成員國之一,不過歐盟和美國均期盼瑞士勿縱容逃稅人士。

法國財政部長 Eric Woerth日前呼籲瑞銀應該要保證「最大的透明度與交換資訊的意願。」,德國在這方面的合作也不遺餘力,因為根據德國稅務工會 (DSTG)統計,在德國每年逃稅金額高達7750億美元。德國前任財政部長 Hans Eichel甚至在瑞士電視臺現身脫口秀時毫不客氣的表示「一個拿贓款的人,也比小偷好不到哪裡去。」

根據德國《明鏡周刊》指出,目前「棲息」在瑞士銀行的資金超過 4.7兆美元,多數已妥善地分散至信託、境外和銀行帳戶。有著瑞士嚴格的保密制度當做免死金牌,全球資金因而紛紛匯入此地,包括中小型企業、商界鉅子、演藝明星、運動員,都很放心的將錢交給瑞士銀行。使得金融業躍升為瑞士最重要的經濟產業,佔去瑞士總體經濟的15%。

在瑞士的金融界,所有的錢都「保密至上,保護到家」,若有員工違反則將予以嚴厲處罰,而且基本上逃稅這件事對於瑞士來說並不算是一種犯罪行為。只有在別國政府要調查企業騙稅 (Tax Fraud)行為時,瑞士銀行才有可能提供相關資料。

對於來路不明的錢,瑞士銀行也一概不過問。追緝黑手黨的國際政府只要遇到瑞士的銀行保密法似乎就無計可施。

儘管外界的質疑聲浪不斷湧出,瑞士金融界還是堅持自己的立場,認為瑞士獨有的金融制度並不是為了富人所設立,「所有優秀的中小型企業都可以享有此權利,這些人的確需要這樣的保護。」

於是銀行保密制度似乎昇華到了人道主義的境界,全球金融界最具爭議的瑞士銀行變成了一塊巨大的磁鐵,無論正派經營或意圖不軌的千億資金照單全收。使得這間曾經默默無名的銀行蛻變成業界大老,雖然在美國次貸風暴的摧殘下損失不少,不過瑞士銀行和其信貸集團 (Credit Suisse)仍然為投資經理人心目中的最愛。

瑞士銀行謹慎保密的作風,已有70年的歷史,無論是納粹主義者或是流亡的猶太民族,對於這間立場堅定的銀行都表認同。二次戰後,從哥倫比亞藥頭到非洲獨裁者等來自全世界各地的逃稅人士更先後將贓款藏匿於瑞士銀行內,最著名的案子包括菲律賓的第10任總統與獨裁者Ferdinand Marcos,光在瑞銀戶頭裡的存款就高達 6億美元。

但之後在國際間的輿論壓力下,瑞銀凍結了Ferdinand Marcos的帳戶,並配合菲國政府的調查行動,創下有史以來瑞銀首度願意和其他國家合作打擊洗錢的紀錄。在2000年,瑞銀更開始主動向各國政府通報關於可疑資金的相關資訊。

然而有人擔心,難道這意味著瑞士傳統著名的銀行保密法將走入歷史了嗎?

瑞士稅務處(Swiss Tax Administration)的前任主管 Robert Waldburger教授樂觀地認為,雖然現在瑞銀願意讓步的程度,多少會替歷史悠久的隱密文化造成影響,不過與歐盟間的代扣預繳稅款相關可以讓銀行保密法不至於消失。

因為歐盟和瑞士在多年來雙方不斷協商下,決定同意瑞士可以透過課徵來源稅(source tax)的方法,對海外客戶的利息酌收稅金,之後再轉交為該客戶的原籍國,這樣的過程讓歐盟成員國可如願追回稅金,瑞銀也就可以不必破壞為客戶資料保密的傳統。

目前奧地利、盧森堡、比利時已採用此法,課徵來源稅 35%後在移往應稅地母國。而且瑞銀也同意未來會協助提供歐盟國家處裡逃稅案時應有的辦案資料。

歐盟的問題暫時擺平了,但是世界另一個角落仍然有一個強國不太滿意。

雖然在美國發生 911恐怖攻擊事件後,瑞士銀行態度已經有所軟化,也推出許多打擊黑金的措施,主動追蹤可疑組織的帳戶情況,不過仍然無法博得美國的滿意。

近年來這場國際金融界的拉鋸戰更逐漸白熱化,上個月瑞銀北美洲財富管理業務主管Martin Liechit按照往常行程赴巴哈馬 (Bahamas),途中經過美國轉機時卻遭到美國司法部人員以涉嫌幫助客戶逃稅為由,強制扣留離境。

事實上,美國官方日前已經對瑞銀前雇員 Bradley Birkenfeld 和理財諮詢顧問Mario Staggl幫助富人逃稅一事提出控訴。協助的對象包括身價上億房地產開發商Igor Olenicoff,他藏匿於瑞士金融界的金額就估計高達 2億美元。

美國證交所 (SEC)的法律顧問 Robert Heim表示,瑞士銀行像是一個大玩兩面手法,一方面表示出與各國合作打擊逃稅的意願,另一方面又暗中保護自己的客戶。當全世界都在積極對避稅人士採取行動之際,瑞士的金融界卻仍秉持著自己一貫的中立態度,無形中等於助紂為虐。瑞士私人銀行 Julius Baer前經理Rudolf Elmer更因此痛批其為「經濟犯的同夥」。

於是,瑞士銀行不得不在今年關閉了針對美國客戶的跨境私人銀行業務,也有不少人曾經負責美國富裕客戶的銀行團隊,由於擔心在美國遭到拘留而紛紛求去,瑞士銀行也已警告他們不要前往美國旅行。

美國國會對此展開冗長的聽證會,根據長達百頁的報告書指出,瑞士銀行讓美國非法逃稅人士找到一個管道藏匿,造成美國稅務局每年可能損失高達好幾億美元的稅金。

美國強硬的打擊逃稅態多年來始終如一,自從在爆發安隆案 (Enron)後就相當注意會計事務所的動向。在2005年時美國四大會計事務所之一的KPMG,就因替富人做節稅規劃而遭到政府罰款4.56億美元。目前美國有三位官方代表開始調查瑞銀的投資組合經理人,美國司法部 (US Justice Department)、美國證交所 (SEC),現在也都將逃稅案的偵辦方向轉向瑞士。

而令瑞士最坐立難安的是美國參議員向國會提出一項「防範濫用避稅天堂」(Stop Tax Haven Abuse Act)的議案,在長達68頁的提案報告中要求改變美國稅法,並將34個國家列入美國公民可能會選擇的避稅管轄區,確實掌握海外逃稅事件的動態並加強處罰。這34個國家中,就包括了瑞士。

雖然目前這項提案通過成立的機率尚低,不過在今年美國11月總統大選後之後恐怕就很難說了。因為,極有可能入主白宮的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歐巴馬,正是當初草創此案的成員其中之一。

(程宜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