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8-12 16:19:28Desmon

看完網路上一篇關於中年人的文章之後~~

一個老友傳來一篇網路上流傳的文章,作者訴說著自己驚覺成為中年人的心路歷程,因為或許老友在異鄉工作,寂寞的孤獨感加上陌生環境造成的生活空洞,讓他產生前中年期恐慌症候群,學長建議我可以整理一下觀察週遭同志朋友的類中年老化現象,可能,會有不一樣的感受,於是,我認真地在抽完兩根菸之後,決定把自己的心得轉化成文字,雖然,我一點都不確定對於老友會是鼓舞?是慰藉?亦或只是另一種形式的打擊?但是,我清楚地知道,該面對的是怎麼都躲不掉的!



雖然我並不很想把同志跟異男作絕對的二分切割,但實際上,在生活的很多面向上卻不得不承認的確產生大相逕庭的差異,撇開那些隱身於異男世界中的中年同志不談,身邊的同志朋友還是在邁入中年後,逐漸地在分水嶺的兩邊各自發展出涇渭分明的類型,無所謂好壞,只不過是各自在搜索尋覓著適合自己的生活節奏罷了!




很多人開始吃素、慢活輕食,因為深怕老弱孱病之際無人照料;另一票人索性放肆酒肉,然後跟自己說反正熊族是現今的主流。前一派的人練瑜珈、學氣功;後一群鍛鍊肌肉、勤跳有氧,但不管如何,健身事業蓬勃發展中,同志朋友至少貢獻6成以上的業績。



有人年輕時社會風氣太保守,好不容易媳婦熬成婆走到這把年紀,開始建立自信不在意外界眼光,於是,花枝招展地繽紛上身,試圖與年輕小輩競逐風情,當年不敢穿的緊身衣褲,現在除了要求色彩亮眼,還得打孔穿洞上鉚釘、或是水鑚流蘇加蕾絲;當然,還有從頭到尾缺乏自信的,格子襯衫打折褲、脫線棉T運動鞋,同志服飾消費比全台收入均線圖更加M型,一票人支撐高價名牌的年銷售營業額成長率;另一族群堅持反正上床就脫光,能蔽體禦寒也就足夠,寧可看著存摺數字不斷翻升,享受著比性愛還愉悅的高潮!




年輕時瘋狂跑轟趴、嗑藥、雜交的小伙子;轉眼間Home Party竟是一群老頭坐在家裡喝養生果汁、嗑瓜子、交換大容量硬碟中的G片。當然也有當年努力打拼錯過太多精采人生的那些人,累積了些許財富後,定期援助泰國的貧苦童男、或叔叔扮演哥哥努力在床上證明自己雄風仍在,卻在隔天腰酸背痛需要跌打藥酒、拔罐刮痧外加網購高人氣補藥加持;有了多年固定伴侶的,為了苦修多年的鶼鰈情深牌坊,只好勉力將就著枕邊乏味的雞肋,讓想像雲遊替換個另自己滿意的對象。




年輕時,共騎機車南征北討,晝夜不捨一點也不嫌累,圖書館、實驗室、書店廁所、公寓樓梯間、公園樹叢裡..無一不是貪歡極至之處;一轉眼,就算有人開著賓士600,訂好薇閣頂極房型,懶得出門的竟然就用星光大道本周總決賽推託掉;勉強出門的,邊撘車邊嫌棄,做愛也嫌對方不賣力,回到了家還外加一句,早知道就不出去。比較知恩惜福的中年人也是有的,謊稱身高、體重、年紀,就是為了把網友騙出去,真誠、用心、幽默、熱情,包辦晚餐外加電影,小伙子吃飽喝足拍拍屁股,丟下一句,我們的年齡好像有差距?不過你的招待,你是個好人不過跟你在一起似乎不是很有趣!




回想幾年前,到屈臣氏主要累積會員點數的品像是KY與保險套;曾幾何時,菜籃裡裝的是抗老化保養品與養生保健維他命。從前週末六日可以唱歌、灌酒、打牌、夜遊、泡Funky、洗完溫泉、外加麻辣鍋整整48小時不休息;現在光是個午夜場電影,就讓有人隔天睡到下午喝完雞精加蠻牛還覺得疲倦,體力無法恢復。中年的同志很矛盾,永遠搞不清楚自己到底要繼續追求下一段關係?還是索性訓練自己習慣一個人生活?也總是不斷問自己,究竟該奮力抓住青春的尾巴?還是專心地往老年垂暮之路走去?




我知道我的描述很偏頗,有太多有質感有品味有層次的中年同志生活被我忽略;也有很多中年同志是不埋怨不八卦不碎嘴用力認真在生活與關係中取得平衡點,我都知道,我真的都知道,不過,老實說,如果八點檔連續劇或當下火紅的偶像劇,男女主角從一開始到結束都恩愛甜蜜,幸福和諧,你會想看下去嗎?我的文章是為了送給那個覺得自己患了恐慌症的老友,其實,人生就是這麼一回事,不管你在哪個關卡重新做了抉擇,你之後還是一定會有不滿足的地方,很多人希望人生像錄影帶一樣可以倒帶重來,但是,他們都忘了那劇情是同樣的,所以,還是設法讓自己開心點,對吧?管他已經走到哪個年齡,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