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9-12 10:37:53其石山人
懷舊
看了格友雷爸的《憶舊放閃》,對當年的青春歲月懷念不已。
就在前兩天到武士街(Knight Street)去理髮的時候,赫然驚見附近那間很有味道的雪松木屋咖啡店(Cedar Cottage Coffee House)已經停止營業,即將改建為六層樓的住商公寓。
過去數年,每次來這裡剪頭髮,看到這間咖啡屋,曾想過哪天也坐進去喝杯咖啡,吃頓午餐,沒想到已經沒有機會了!
根據網上資料,1886年有位威爾森先生在此蓋了木屋,這裡也確實長有許多雪松。雪松木屋社區由1890年開始發展,1900~1970年為商業最鼎盛時期。
回顧過去,也不需想到許久之前,就這十幾、二十年間,一些喜歡的老店逐漸消失。移民剛來時,住家附近沒有中式餐館,偶然看見一間簡餐店(Cafe),窗口貼的菜單上加有中文,為之大喜。這家店由一對老夫妻經營,胖乎乎、喜呵呵的老板娘在外招呼客人,老板在廚房裡做菜。其實賣的都是西式餐食,不過海外見老中,雖然他們是香港移民,彼此還是很有親切感。他們的咖啡香濃可口,老板娘毫不吝嗇,不斷的免費續杯。連我兒子愛喝熱巧克力,她也一次沖兩杯來,只收一杯的價錢。
(以往未曾留影,這是網上找來的形似圖片)
可惜後來老板心臟不好,手術後決定關店退休。一群老外鄰居們還在店內辦了一場惜別會,橫布條上寫著「服務社區二十年紀念」。
常去海灣百貨公司(The Bay)國王大街(Kingsway)對面的興隆餐廳,那是一間老式的海外港式中餐館。飯菜量大價平,鄰近的學校學生和上班族擠滿店內,常常一桌難求。幾年前結業,原址改為一間以老外食客為主的連鎖中餐廳了。
老中常愛去那裡買菜的麗晶廣場(Crystal Mall),商場大樓名稱的由來是最早時有家台灣移民在原址開了一間晶晶小館,英文店名就是Crystal。大溫地區最早賣波霸珍珠奶茶的地方,就在這家店內。是後來當過本那比市議員的張境(Richard Chang),那時還在高中就讀,和他女朋友合作的生意,可惜沒有成功。
本那比最早的複合式台菜餐廳珍珠小館,去年關了在本那比的主店。他們家的排骨飯令人懷念。
麗晶廣場一樓的阿里山餐廳,去年也結束了營業,阿里山鐵路排骨便當就此成為絕響。
十年前常去的日式家庭餐廳嗨‧元氣(Hi Genki)仍在,可惜物價一直漲,十年前兩個人吃一餐,加了稅和小費也才加幣16元,現在一個人就需要花這個價錢。那裡有一道秋刀魚飯,我還蠻喜歡吃的。有一次看見一位老外點這道餐,我很好奇他會怎麼吃?果然,從上菜到他離開,那兩條魚都沒有動,一直完整的放在盤裡。
那附近另有一間The One美味關係,常去吃他們的酸菜白肉鍋,加一盤鹽酥雞炒飯。將那盤炒飯裝兩個便當帶回家,還可吃一頓。以前去的比較勤,有位服務小姐記得我們,每次一入座,她主動問是不是點這兩樣,連菜單都不用拿來,就點菜完畢。
憶舊放閃
(大家如有興趣看看雷爸格友年輕時的英俊模樣,請點擊這個連結前往: http://mypaper.pchome.com.tw/leiba/post/1342412228 )就在前兩天到武士街(Knight Street)去理髮的時候,赫然驚見附近那間很有味道的雪松木屋咖啡店(Cedar Cottage Coffee House)已經停止營業,即將改建為六層樓的住商公寓。
過去數年,每次來這裡剪頭髮,看到這間咖啡屋,曾想過哪天也坐進去喝杯咖啡,吃頓午餐,沒想到已經沒有機會了!
根據網上資料,1886年有位威爾森先生在此蓋了木屋,這裡也確實長有許多雪松。雪松木屋社區由1890年開始發展,1900~1970年為商業最鼎盛時期。
回顧過去,也不需想到許久之前,就這十幾、二十年間,一些喜歡的老店逐漸消失。移民剛來時,住家附近沒有中式餐館,偶然看見一間簡餐店(Cafe),窗口貼的菜單上加有中文,為之大喜。這家店由一對老夫妻經營,胖乎乎、喜呵呵的老板娘在外招呼客人,老板在廚房裡做菜。其實賣的都是西式餐食,不過海外見老中,雖然他們是香港移民,彼此還是很有親切感。他們的咖啡香濃可口,老板娘毫不吝嗇,不斷的免費續杯。連我兒子愛喝熱巧克力,她也一次沖兩杯來,只收一杯的價錢。
(以往未曾留影,這是網上找來的形似圖片)
可惜後來老板心臟不好,手術後決定關店退休。一群老外鄰居們還在店內辦了一場惜別會,橫布條上寫著「服務社區二十年紀念」。
常去海灣百貨公司(The Bay)國王大街(Kingsway)對面的興隆餐廳,那是一間老式的海外港式中餐館。飯菜量大價平,鄰近的學校學生和上班族擠滿店內,常常一桌難求。幾年前結業,原址改為一間以老外食客為主的連鎖中餐廳了。
老中常愛去那裡買菜的麗晶廣場(Crystal Mall),商場大樓名稱的由來是最早時有家台灣移民在原址開了一間晶晶小館,英文店名就是Crystal。大溫地區最早賣波霸珍珠奶茶的地方,就在這家店內。是後來當過本那比市議員的張境(Richard Chang),那時還在高中就讀,和他女朋友合作的生意,可惜沒有成功。
本那比最早的複合式台菜餐廳珍珠小館,去年關了在本那比的主店。他們家的排骨飯令人懷念。
麗晶廣場一樓的阿里山餐廳,去年也結束了營業,阿里山鐵路排骨便當就此成為絕響。
十年前常去的日式家庭餐廳嗨‧元氣(Hi Genki)仍在,可惜物價一直漲,十年前兩個人吃一餐,加了稅和小費也才加幣16元,現在一個人就需要花這個價錢。那裡有一道秋刀魚飯,我還蠻喜歡吃的。有一次看見一位老外點這道餐,我很好奇他會怎麼吃?果然,從上菜到他離開,那兩條魚都沒有動,一直完整的放在盤裡。
那附近另有一間The One美味關係,常去吃他們的酸菜白肉鍋,加一盤鹽酥雞炒飯。將那盤炒飯裝兩個便當帶回家,還可吃一頓。以前去的比較勤,有位服務小姐記得我們,每次一入座,她主動問是不是點這兩樣,連菜單都不用拿來,就點菜完畢。
雷爸
2018-09-15 09:00:54
The old good days and things! 2018-09-17 10:55:50
年少時,物質饋乏,打赤腳 穿天主教會贈的衣服 玉米粉 媽媽的味道就是荷包蛋 窩窩頭和燒煤炭 煤油燈的味道.
年青時,進入軍旅之後是日後不同,吃大鍋飯的日子...
版主回應
我小時候家裡沒有自來水,院中有個裝木把的手動幫浦,用來打井水。忘了有沒有燒煤炭爐,但記得有用過煤球。沒有電冰箱,最早是將剩菜放在碗櫥裡,後來添了一個要買冰塊來放的木製冰櫃。The old good days and things! 2018-09-17 10:55:50
雷爸
2018-09-13 18:35:22
幾年前,幾位好友也互相在FB上放年青時的相片。原來,大家都有黑頭髮的時候啊! 2018-09-14 10:04:59
有時候,懷舊會感觸情傷
有些時,緬懷中療癒心靈
食物是家鄉的味口,特別有媽媽的味道
到的這年記,觸景感受最深了
謝謝您幫我推薦年青時,放閃的美好回顧.
版主回應
很可惜的,一直都沒能找到我媽媽和我岳母的味道。形似而味不同,或連形都不怎麼相似。又或者,時間過得太久,我已經忘掉媽媽和岳母所燒的菜的味道究竟是什麼樣子了。幾年前,幾位好友也互相在FB上放年青時的相片。原來,大家都有黑頭髮的時候啊! 2018-09-14 10:04:59
As Time Goes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