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2-11 21:29:58coolanews

腦外傷之中醫「活血化瘀」療法有助逐步改善症狀





〔記者林孟蒨南市報導〕隨著科技發達交通便利,車輛與日俱增,交通意外事故有增無減,事故傷害為二0一二年台灣十大死因中的第六位,佔所有死亡人數的四點五%,事故傷害易造成「創傷性腦損傷」,奇美醫學中心中醫部醫師宋光迪指出,腦外傷之中醫「活血化瘀」療法,有助逐步改善症狀。
  宋光迪醫師指出,「創傷性腦損傷」(腦外傷)是指外傷引起的腦組織損害,若病情需要則必須進行開顱術或減壓性顱骨切除術,待病人生命徵象穩定後,便可出院進行後續治療。
  然而,病患出院後,仍有「腦外傷後綜合症」另一棘手的問題要處理,這是指病人在恢復期出現以頭昏頭痛及不同程度自律神經功能失調或精神性症狀為主的症候群,包括頭痛、頭暈、注意力不能集中、判斷力、記憶力減退、情緒失控、肢體無力或癱瘓、視覺、聽覺及平衡覺受損等,其中以頭痛為最常見之症狀,通常會隨著時間改善,是腦外傷最常見的一種後遺症,常為病人的日常生活帶來困擾。
  中醫學認為:「頭者,精明之府」。腦受外物撞擊,則血溢脈外,讓氣閉壅塞而成瘀;瘀阻腦絡,氣血便難以上注,以致腦失所養。「血為氣之母,氣為血之帥」,血瘀則氣滯,氣滯血瘀謂之不通,「不通則痛」。故頭痛為腦外傷後綜合症最常見的主症。
  依據中醫辨證論治的精神,「外傷性腦病」可概略分為以下四種證型:(1)瘀阻腦絡證:傷後頭痛如刺,痛有定處,心煩欲嘔,常昏倒跌撲,舌紫暗有瘀點,脈弦澀。治宜活血化瘀、通絡止痛,可選用血府逐瘀湯加減。(2)氣血雙虧證:腦外傷後,頭昏頭痛,面色蒼白,氣短神疲,嗜睡,心悸易驚,舌質淡,苔白,脈弱。治宜補氣益血,可選用補中益氣湯加減。
  (3)腎精虧損證:腦外傷後,頭暈頭痛,記憶力衰退,耳鳴,失眠,心悸,舌紅,腰膝酸軟,無苔,脈細數。治宜補腎填精,可選用左歸丸加減。(4)痰濕內阻證:腦外傷後,頭痛,頭重如裹,身倦肢重,胸脘滿悶,納少,噁心。舌淡,苔白厚,脈滑。治宜祛除痰濕,可選用二陳湯加減。
  宋光迪醫師說,大腦受傷後,除電腦斷層可見之出血處、位移外,在斷層看不出的地方亦有許多小出血,中醫就認為是屬於「瘀」證。在治療時常採用「活血化瘀」療法,包括放血、針灸與口服中藥。
  宋光迪醫師舉腦外傷案例指出,一位三十五歲男性,車禍撞擊到後腦,傷口約二點五*二點五公分大小,病人恢復意識後即有複視現象(即一個物像看成兩個的情況),電腦斷層顯示在腦部基底池有出血情況,經會診眼科證實眼睛本身無異常,複視是由腦部受傷所引起,出院後至中醫門診尋求針灸治療。
  病人經中醫辨證為「瘀阻腦絡證」,決定施以放血療法,第一次於兩側風池放血,治療後勉強可走一直線,經數次放血後,行進時頭昏及偏左轉之頭昏皆獲改善,且左右看已無頭昏情況。
  因病人往下及往左右看皆會產生複視,推測其為中腦損傷,再經幾次放血治療,並改為推拿第一頸椎兩旁,找出痛點,於痛點處進行針灸及燒針尾做強刺激,此後複視逐漸改善。口服藥選擇以活血為主,劑量可能需一般人用量之數倍,以病人可接受度為準,用附子、薑、水蛭組成之口服藥,如病人出現黑便及不適感則需減藥,目前患者改善良好。